官微晒女生照的悲情前世
栈桥明月
到明年,历经“十年动乱”恢复高考将满40年。我有幸躬逢其盛,成为七七级大学生。
谈论恢复高考40年,可以有很多宏大话题,暂不在这里触及,只说当时有一个明确规定:在大学读书期间不得谈恋爱。
要知道,七七级大学生来自1966年至1976年的高初中毕业生,整整积攒了10年。我所在的班级中,最小的不到20岁,是应届毕业生,最大的已然38岁。七八级那个班更有一位,已然“高龄”42岁(这些“高龄”同学没能早进大学,不仅仅耽误在大学“停课闹革命”,也有的耽误在家庭出身上)。
禁令当然不能阻挡单身同学偷偷谈恋爱,但是中文系七八级有一对儿,夜黑在教室里缠绵被人发现,不幸又被举报。毕业时,他们要求分配(当年大学毕业生不能自己找工作)在一地,却被学校硬生生一个分配在天南,一个分配在海北,其中的男生传说还被分配到了煤矿——似乎有劳改之意。
说上面这一段,是因为近日看到一则新闻:6月23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团委官方微信推送了一条另类的招生宣传,使用了该校的众多高颜值女生照片,声称:“作为一所理工科院校,杭电的男生比例确实会高这么一丢丢,但是小同学,我们学校女生质量高呀!”
细究原委,原来团委官微是在“实力回击”网络上的恶搞段子。该段子称:“我原来想报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后来听说女生很少就算了……”。团委官微还善于借势:“杭电毗邻浙江传媒学院……去传媒打个篮球,地铁站帮帮女生提个行李,带女生周末出去买买买,还担心找不到女朋友?”
40年前的大学禁止学生谈恋爱,40年后的大学官微宣称很容易找女友,如果只是感慨时代变迁、物是人非,喟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知是不是太轻薄,甚至是缺脑?我想到的是,有一些规定,有一些政策,看似正确、必要,甚至堂皇、神圣(当年禁止大学生谈恋爱的一个高大上理由是“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读书”),其实并不能经得起时间检验。
再回想一下,改革开放前限制人才流动、限制人口流动的政策,制造了多少两地分居的不幸夫妻和家庭;六十年代饥荒时期的打击“盲流”政策和收容遣送制度,加剧了多少人的饿死悲剧;以家庭出身为主要审查内容的政审制度,又使多少年轻人梦碎升学、参军、恋爱婚姻!
为什么上面列举的这些规定、政策,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我想到了两大主要原因:违背常识、违反人性。悲剧的是,改革开放前,就是有一些人似乎喜欢制造社会自虐,喜欢制定和完成“悲壮”“悲情”的目标和任务,并且出台相应的违背常识、违反人性的规定和政策。再举一例:曾经有一口号,曰:“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完全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翻版。需要说明的是,那些规定和政策的制定者,自己常常是会逃避掉这种虐待的,受虐的还是底层百姓。
值得警惕的是,这类违背常识、违反人性的规定和政策,直到今天,仍然可以在一些单位、一些地方看到。因而还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再崇高的目标、再宏伟的任务,也不能够成为所谓理由,制定违背社会和生活常识的规定,制定违反人伦亲情的政策。制造破碎家庭、逼使亲人反目和情侣分飞、甚至践踏生灵性命的目标、任务,不可能是崇高、宏伟的,由此生出的规定和政策,注定也不可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