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600年前青岛海滨海防史 海禁政策影响海上丝路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6-07-28 06:29:16 字号:A- A+

600年前青岛海滨海防史

600年前青岛海滨海防史

    原标题:600年前青岛海滨隐藏一部“海防史”

    《明史》记载:洪武年间,日本海盗——倭寇多次大规模侵扰山东沿海,当时的莱阳、即墨、胶州、诸城受害严重。为了防御倭寇掠夺,朝廷起初在战略要地派守重兵,建起众多卫所等海防设施,抵抗倭寇入侵。但连续数年的沿海战乱,迫使朝廷最终不得不实行海禁政策,这也使作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起航点之一的青岛各个港口在贸易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灵山卫、古镇口、浮山所、雄崖所……行走在青岛7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许多古代军事海防卫所的名字,讲述着明代那些历史故事,让现代人回味着发生在身边的海防历史——曾经海上贸易兴盛、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才引来外敌入侵,这从另一方面印证了青岛当时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

    明朝设立灵山卫防倭寇

    明代,我国宗教信仰盛行。说起灵山卫,青岛民俗专家马光亭对明朝卫所制有自己的见解。她说,卫所制是明朝最主要的军事制度,由明太祖朱元璋创立,是明代特有的军民合一的管理体制,成为当时沿海一线牢固的军事防线。自元末明初开始,来犯的倭寇,正是顺着古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根据海洋气候和环境的变化规律,进行军事行动。每年清明前后,倭寇借东南风从朝鲜西海岸进入山东半岛,一番烧杀抢掠之后,随即乘船而去,民众不堪其扰。

    “灵山卫当初是为了抵御倭寇袭扰而修建的沿海军事重镇。”黄岛区博物馆馆长翁建红介绍,灵山卫位于现在的青岛黄岛区东部,因与灵山岛隔海相望,由此得名“灵山卫”。“卫”指的是明朝军队驻防屯田的地点,后来沿用当地名。马光亭说,灵山卫古城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之后经3次营建,城池整齐,规模宏大。城外还有社稷坛、风坛、城隍庙、关帝庙、福寿寺、朝阳寺等宗教建筑。

    马光亭介绍,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东南沿海是明政府的主要财源之地,倭寇的入侵严重威胁到明王朝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安全。于是,朱元璋先后派遣汤和等人前往沿海进行大规模海防建设,“跨县设所,连府设卫”,灵山卫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设立的。明代的一卫有军队5600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

    据2002年出版的《灵山卫志校注》,当时灵山卫辖有前、后、左三所。前所在琅琊古城(原胶南琅琊镇驻地夏河城),后所在胶州城,左所就在灵山卫城内,三所都是千户所。

    从清顺治末年到康熙初年,是否保留灵山卫曾争论激烈。到雍正元年,朝廷认为,沿海卫所原为防倭而设,倭寇已经有百余年不来侵犯,灵山卫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雍正十二年(1734年)灵山卫归并胶州。

    600多岁城隍庙讲述历史

    “提起灵山卫,多数青岛人知道这个地名,但对于这是明朝为抵抗倭寇而设立的军事海防,可能知道的人就少一些。如今,灵山卫古城已难寻踪迹,只留下一座古老的城隍庙。”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郑禄红说,明清时期,灵山卫作为青岛西海岸线上的一个海防地点,对防御来犯的倭寇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岛早报记者和考古队员一起,在当地老人的指引下,顺着灵山古城遗址一直向西,看到了这座古城隍庙。庙前有一尊鼎,中间刻着“卫城古庙”,两侧刻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树后就是城隍庙主殿,门上方的牌子上写着“威灵公府”,殿内有城隍爷塑像,左右是两个判官的站像。

    “我小的时候庙里有很多塑像,有城隍爷和城隍娘娘,有判官,还有小鬼。在主殿的东面有一座钟楼,里面的铁钟比人还高,敲起来全村人都能听见。”76岁的当地村民陈成富说,“逢年过节村民都会到这里来祭祀一下。现在城隍庙对外开放,庙会也每年举行一次。”郑禄红说,据史料记载,这里古时候就每年定期举办祭祀仪式,以祈求家和兴旺、国泰民安。

    “在青岛地区的两卫五所中,灵山卫古城是拆除比较晚的。1958年,我从薛家岛一个叫安子的车站坐车去当时的胶南,就从古城中间穿过去,东门进西门出,那时古城看着还挺完整。而同一时期的琅琊的夏河所就破败很多,城墙已经不完整,在夏河我住的旅馆,院子西边就是一段城墙,城墙虽然不好看,但很古朴。旅馆条件也不是很好,却很有味道。”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先生说,他对于灵山卫古城的拆除感觉很遗憾。

    张大雅骑驴指挥打仗

    对于明海防设施的历史,青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所所长、青岛理工大学副教授朱艳讲述,明朝中后期,由于倭患平定,卫所军基本上已失去其原有作用,作为军事制度象征的卫所也变为驻兵的场所。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进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这时胶州、即墨、昌邑等地都有农民起义,灵山卫人张大雅、张千出兄弟也参与其中。

    清代著名学者张谦宜所写的《增修胶志·杂述》中,《张大雅韩继本攻胶州》一文记载了这一事件。文中大意是:张大雅和张千出兄弟俩本是灵山卫的军户,都能说会道,做事也机灵,他们聚集了一帮兄弟,扯旗举事,不仅攻占了灵山卫,而且联合胶州的韩继本等人进攻胶州。这群人当时都很穷,手里没钱,装备也就很简陋。没有马匹,头领们就骑驴,打仗时挥舞的旗子都是用妇女的破裙子制成。

    当时的胶州知州是郭永祥,他招募闲人扩充兵力,组建了100多人的骑兵团,出城和张大雅打仗,互相都有损失。张大雅带人在城外掠夺财物,腰包鼓了一点才开始造攻城的武器。登莱巡抚(也称海防巡抚)曾化龙和郭永祥是老乡,便派了500人去帮忙。张大雅一看情况不妙,就和夏庄的单之赏结盟,左右呈犄角之势攻打胶州,最终却没有成功。后来张大雅又和城内一个叫朱黑子的人约好,里应外合,谁知这朱黑子不靠谱,泄露了秘密被郭永祥捉到砍了头。

    1644年6月,昌邑的李好贤率众向曾化龙投降,两人想出了一个灭掉张大雅的办法。李好贤移兵灵山卫,招呼张大雅来结盟,一起攻打胶州,张大雅不知道李好贤已投降,就和张千出赶了过来,没想到被李好贤绑了送给郭永祥,被当街斩首。

    顺着如今的青岛滨海公路,一路向北穿过仰口遂道,再走不到10公里,就是600年前的海防军事重镇鳌山卫。2012年,鳌山卫规划为蓝色硅谷核心区域,如今这里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生活在这里的人却很少知道,这片土地上隐藏着一部滨海古城的海上“边防史”。

    即墨市博物馆馆长张文波介绍,即墨鳌山卫,东南濒临大海,西南环依群山,北部连接群岭。如此绝佳地形,决定了这是一处天然的“临海屏藩”。如今,鳌山卫古城遗址,还依稀可见护城河、城门门额、庙宇等遗迹。张文波介绍,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鳌山卫古城初建于明洪武21年 (公元1388年),屹立海滨565年。古城原样呈正方形,城墙四周环绕一条护城河,是为抵抗倭寇之用。据考证,鳌山卫护城河深一丈五尺(合8.25米)、宽二丈五尺(合13.75米)。

    牢固的军事防线抵御倭寇

    “整个鳌山卫古城所处位置的地形,像一只头朝西尾朝东的鳌。”张文波说,鳌山卫地名源自“鳌山”,但“鳌山”来源的说法在民间也有两个,其中一种说法是,在北城内李氏家庙后的东北方向有一座小山,形似鳌,因此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在鳌山卫古城十字街偏西北处,有一片石岚子,当地人称之为“鳌山”。

    《明史》记载:山东的卫所主要集中在沿海一线,共有20多处。按照明朝编制,鳌山卫至少统辖官兵5600名,应建有大规模营房,遗憾的是,这个历史旧址尚未考证。鳌山卫护城河里流淌的是海水,船只可以从海上直达护城河内。南门外护城河上,立有吊桥一座,遇有战事拉起吊桥,关闭城门防御敌人。所以,护城河战时用于加强防御,平日作为通向海上的水路通道,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而古城墙上炮台高昂,四座雄伟的城门楼耸立,高悬门额:东门 “镇海”,南门“安远”,西门“迎恩”,北门“维山”。城墙内古城镇方正规整,宽大的十字街与密集街巷纵横交织,文武衙门及72座大小庙宇星罗棋布,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古城防线。

    在史料记载中,鳌山卫征战的历史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当时的鳌山卫,兼具军事指挥和行政管理的双重职能,设有文、武两个衙门。《鳌山卫古城》记载,文、武衙门位于圣人庙的西北处,离十字街东大道不远,西侧有一条南北方向的大道,两边各有一道高墙,人们称它为箭道,是练武射箭的地方。两衙门相连,文衙门在东,武衙门在西。“鳌山卫建成之后的200多年间,有过一番非常兴旺的景象,对于防御倭寇掠夺起到了重要作用。”张文波说,甚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为了防御海上的外来侵犯,当时的青岛海军司令还在鳌山卫派驻了海军陆战队的一个中队,营房就设在文、武衙门旧址内。

    明代古城成青岛文化符号

    提起青岛唯一保存比较完好的雄崖所古城,张文波颇为兴奋。这是青岛沿海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历史符号,印证着明军与倭寇斗争的故事。张文波说,明清两代,山东莱州府的沿海一线曾建有三卫八所,数百年间,这些卫所在防御倭寇入侵、巩固国家海防中有巨大震慑力。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当年雄踞沿海的海防重镇,如今多已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唯有即墨境内的雄崖所城依然屹立在青岛沿海的东北端。尽管仅是雄崖所残存的一部分,但它却真实地显示了当年古所的雄姿以及先民们不屈不挠的保家卫国精神,从而成为青岛深厚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和节点,引来诸多今人前往瞻仰。

    雄崖所位于即墨市东北44公里处黄海之滨的丁字湾畔,现属田横镇所辖。它东瞰大海,与迎面的白马岛咫尺对峙,西扼群峰,同背后的玉皇山唇齿相依地势险要,选位得当,实为古代海防要塞,因其对面白马岛上有一雄伟的赭色大断崖,故名为“雄崖守御千户所”,简称“雄崖所”。这座古城数百年来一直矗立于丁字湾畔,向后人讲述曾经的英雄壮举。

    600岁雄崖古城遗址保存完好

    清同治版的《即墨县志》记载: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明政府在东南沿海择要设戌,广建卫所,以抵御倭寇之入侵,保境安民。在雄崖所古城,如今还保留着石头城墙、石头屋、石板路,古井、古树、古院落。在有着600多年历史的雄崖所村,大多数村民们依然保留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朴生活方式。

    站在高高的古城楼之上,放眼望去,只见整个雄崖所城呈方形,坐北面南,偏东南向。城设四门,其中,东、北二门已倒塌,如今只剩南、西二门。南门于清末民初多次维修,现为古城最壮观的城门,顶部建有城楼。带有镇威石匾的西城门和门边城墙是明代原物,东南部尚有残余城墙。进村时所见的南城门是最完整的,多年来几经修整,城墙上的几处现代水泥和明朝古砖的结合处格外显眼。除此之外,村里还有上马石、教堂等古物。

    古镇口见证“东方海上丝路”

    “公元1372年,明朝魏国公徐达指示佥事朱兴从内地往灵山卫一带迁民筑卫城。朱兴除了在灵山筑城屯守外,还在重点位置上建造了古镇口炮台和唐岛炮台,这两处炮台形成东西对峙,可以同时夹击来敌。”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林玉海认为,炮台等海防设施的增加,也与“海上丝绸之路”有一定关联。

    2014年,考古人员对炮台遗址进行了勘察,古镇口炮台位于斋堂岛北部与大珠山之间的古镇口湾,耸立于湾口海岸的高处。坐山面海,与海岸线相距百米左右,呈“凸”形。至今部分石砌墙体已残败,炮台匾额与券门题额均已毁失,残墙上蒿草凋零。炮位后方曾建有宽大的石梯,便于军士登城,石梯现已坍塌,但遗迹清晰可辨,所遗石条尚散落于一侧。自明朝起一直延续至清朝,古镇口还增设了“巡检司”机构,成为沿海一处军事枢纽。清朝兵力有所减弱,废除了世袭官兵制,古镇口改设为“千总汛地”。“千总”为清朝下级军官,千总所管辖的属兵就是汛兵,汛兵的驻地为汛地。至民国年间,“口”的编制被改为“营”,古镇 “口”也就成为古镇“营”,直至古镇口炮台被废弃,古镇口才改回原来的名字,但留下一个村落仍旧名为 “古镇营村”,也见证了这段历史变迁。

    现黄岛区积米崖港区西南方向有一座唐岛炮台。黄岛区博物馆馆长翁建红介绍,据史料记载,这座炮台初建于清雍正四年,道光二十年重建,与古镇口炮台组成东西相向的“姊妹炮台”。此外还有亭子兰炮台、吴家村墩台、西桥子墩台等多处海防遗址,共同勾勒了黄岛区海防卫所遗迹全貌。其中,黄岛区西桥子墩台和即墨鳌山卫、田横烽火台遗存是新发现的几处墩台,都是明代沿海防倭和防海盗设置的海防设施。

    海禁政策影响“海上丝路”

    “明末清初的海禁政策,使海上丝绸之路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对北线海路影响更大。”朱艳介绍,清朝时从东北到朝鲜半岛的陆路畅通无阻,海路作用减退,加之海上倭寇入侵、胶东半岛诸海港作为门户首先被关闭。南线“海上丝路”在海禁的同时,朝贡贸易仍然进行,民间商贸和文化往来也一直没有间断,因此明清时期仍在广州设市舶司。

    另外,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发现了东方新航线,从十六世纪开始,西方的殖民者、商人、传教士、探险家纷纷来到东方,中国的对外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海上丝绸之路因西方掠夺和战争的挑战而衰败。

    林玉海说,青岛的海防设施在当地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是当地民众的精神家园,更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保护好这些曾经抗击外侮的明清海防设施,会让人们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把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让文物成为社会的一部分,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朗拿度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