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陪白血病女孩走完最后一程
“中国医生,你的家乡也有海吗?那里的孩子有汽水喝吗?等我好了,你能带着我去青岛看看吗?”12岁的坦桑尼亚女孩法西雅白血病复发,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医生出现了,在孩子生命的最后旅程中带给她温暖。当孩子永远离开后,女孩的父亲握着青岛医生曲先锋的手连声感谢。援坦一年来,除了儿科医生曲先锋外,眼科医生朱健、关节外科医生朱金强和耳鼻喉科医生司卫锋在坦桑尼亚书写着一个又一个的感动。
给白血病女孩带去温暖
今年43岁的曲先锋是青岛市妇儿医院的一名儿科医生。来坦桑尼亚援助初期,他救治过一名手术后低心排综合征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孩子,和一名严重肺水肿的孩子,当地医生对这两个孩子的病情束手无策,曲先锋坚持自己的诊断,制定了科学的治疗方案,两名患儿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从这以后,凡是危重患儿,当地医生都会来和曲先锋交流,并邀请曲先锋为当地医护人员开展业务讲座。曲先锋还利用业余时间教当地医护人员打太极拳、包饺子。
去年10月,曲先锋在查房时遇到一名白血病复发的12岁小女孩法西雅。“当时孩子非常虚弱,由于长期化疗加上营养不良,她瘦得已经皮包骨头了,12岁的孩子体重只有46斤。但这个女孩的眼睛却闪闪发光,显露出顽强的生命气息,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曲先锋讲述,法西雅被临床诊断为高危白血病,唯一的治疗办法就是骨髓移植,但是当地医院没有骨髓移植手术的医疗条件,只能通过不断化疗来延续孩子的生命。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曲先锋每天都会来到法西雅的床边,握着她湿冷的小手,用不熟练的斯瓦西里语问她:“小姑娘,感觉怎么样? ”“今天开心吗? ”“她是一个很坚强的孩子,每次都会给我一个微笑,她跟我主要是用简单的英文交流,不时还会说几句中国话。 ”曲先锋回忆,随着化疗的进行,孩子的血液指标一天天好转起来,这让他非常欣慰。但曲先锋发现,当地的儿童血液病房没有隔离区,化疗后的患儿抵抗力非常差,非洲细菌又非常多,孩子一旦感染,后果不堪设想。曲先锋建议医院为患儿设置隔离区,然而当地医生为难地告诉他,医院并没有这样的医疗条件,一切都只能慢慢来。
悲剧最后还是发生了,一天,曲先锋查房时发现法西雅发烧了,咳嗽中还带有血丝,查看她的血液指标,曲先锋意识到孩子还是被感染了,而且是可怕的粒细胞减少合并感染。他能做的就是查找感染的病原体,继续给孩子用最合适的抗生素,同时在心里默默为孩子祝福,期盼奇迹的发生。有一天查完房,曲先锋来看望法西雅,发烧到40℃的法西雅虚弱地看着曲先锋,用英语写下了一个小小的愿望:“你能帮我买一瓶汽水吗? ”曲先锋知道,对这个家境窘迫的孩子来说,能喝上一瓶汽水可以说是一种奢望。曲先锋很想满足孩子的心愿,但法西雅的身体条件不允许,汽水会刺激她的肠胃,曲先锋和法西雅约定,等她病好一点,一定给她买汽水。曲先锋送给法西雅一本中国书,希望她快点好起来,两人为此还“击掌为誓”。遗憾的是,第二天早上,曲先锋发现法西雅的病床空了,孩子前一天晚上去世了,曲先锋和孩子的约定再也无法实现了。曲先锋站在法西雅的病床前,一个高大的黑色身影出现在曲先锋面前,法西雅的父亲握住曲先锋的手,说了三次asante (谢谢),他很感谢中国医生在女儿生命最后时刻带给她的温暖。
往返上千公里提供眼科义诊
48岁的朱健是市立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此前他曾经主动报名,在2006年至2007年期间前往新疆阿克苏进行医疗援助,这次他同样是第一时间报名,主动申请加入第24批援助坦桑尼亚医疗队。为了顺利通过英语选拔,他利用休息时间复习英文,并顺利通过考试。援助坦桑尼亚不但是技术选拔,更是体力的考验,一般队员的年龄要求都在45周岁以下,48岁的朱健先后两次报名,才获得了破格批准。 “像白内障、青光眼这样的眼科疾病,在非洲比较常见,但由于当地缺少眼科医生,也缺乏手术医疗器械,很多眼病患者得不到及时医治。”朱健将治疗眼科疾病的精湛技术带到了坦桑尼亚,为很多当地患者带来了光明。
朱健讲述,他到坦桑尼亚后不久,遇到一名右眼患肿瘤的3岁小患者,孩子眼部的肿瘤有鸡蛋大小,因为缺乏眼科检查设备,朱健靠一张不清楚的CT片,凭借多年的手术经验,尽可能为孩子切除完整的肿瘤组织。由于驻坦桑尼亚医疗队穆索玛分队及塔宝拉医疗分队没有眼科医生,朱健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多次前往上千公里之外参加义诊活动。他经常驱车在颠簸的土路上走五六个小时,只为前往坦桑尼亚最偏远的山区和农村,进行医疗卫生宣传和提供医疗帮助。
除了工作外,朱健还是援坦青岛医生中的老大哥,他手把手教会了很多中国医生炒菜做饭。因为年龄大,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患疟疾,援坦一年时间,他整个人瘦了几乎一圈。坦桑尼亚生活物资匮乏,生活用品依赖进口,所以物价很昂贵。援坦医生每个月有200多美元的生活补助,但在当地仍然入不敷出,尤其缺少水果和蔬菜,很多援坦医生都有严重的口腔溃疡。朱健带头在驻地院子里开垦了一块大概30平方米的菜地,种植了豇豆、大蒜、土豆等蔬菜,还种下了4棵香蕉树。他到当地的中资公司拉来鸡粪或牛粪给菜地施肥,保证了队员们的蔬菜供应。
在非洲大陆抢救车祸伤者
今年35岁的朱金强是海慈医院关节外科的医生,抵达坦桑尼亚后,他被安排在莫西比利医院骨科研究所工作。坦桑尼亚,尤其是达累斯萨拉姆市,交通拥堵,路况差,摩托车多而且车速快,骨科研究所每天平均有10台手术,收治的病人大部分是创伤骨折患者。朱金强还记得有一天晚上,他接到求助电话赶到医院,发现一名车祸病人右下肢多发骨折,因为被车拖行,造成大面积皮肤脱套缺损,手术非常棘手。朱金强和当地医生一起,应用外固定支架进行骨折固定,尽量修复皮肤缺损,一直忙到后半夜手术才完成。病人术后出现了皮肤坏死,朱金强每天到病人床前,亲自为病人换药,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病人慢慢康复了,感激地冲朱金强竖起了大拇指说:“aktariwaChi-na,asante sana”(斯瓦西里语:中国医生非常感谢)。
平安夜抢救十个月大婴儿
来自市第八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司卫锋是6名青岛援坦医生中,唯一一名在多多马省立医院工作的援坦队员。多多马省立医院与中国国内较大的乡镇卫生院相似,耳鼻喉科只有一名护士和一名去年刚分来的医生,司卫锋到来前,这里能开展的手术很有限,但这里的病人很多,他们大部分很穷,都是拖到病情非常严重才来看病。
司卫锋印象最深的是在去年的平安夜,一名两天前误食猴面包树种子的10个月男婴被紧急送到耳鼻喉科,当时孩子饿得哇哇直哭,不停地在妈妈怀里找奶吃,可因为异物阻塞食道,孩子吃的奶水全部从嘴里溢了出来。司卫锋立即为男婴紧急手术,由于异物已经卡在孩子食道里两天了,取的时候很容易被夹碎,司卫锋耐心地分好几次才把异物清除干净。手术做完时已经接近凌晨1时,司卫锋在手术室里过了当地人的新年。
2015年11月10日,援坦医疗队多多马分队前往距多多马约300公里外的鲁达瓦村进行义诊,司卫锋在给病人看病时连灯都没有,他只好让当地助手打着手电充当光源。当天他们共为260名当地居民义诊,回去时天已经黑了,他们的车为了躲避对面高速驶来的大卡车,冲进了路边的沟里,差点发生翻车事故。
司卫锋说,虽然坦桑尼亚条件非常艰苦,但青岛医生把这当成是一种挑战和锻炼,积极面对,适应环境,克服困难,努力工作,不辱使命,一定会圆满完成援坦任务,为青岛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