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子口战斗后,毛泽东率领红军陕甘支队(中央红军暨红一方面军)继续北上。 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陕甘支队进入陕北苏区大门——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第二年10月,红一方面军策应北上的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分别在甘肃会宁和宁夏将台堡会师。1936年10月22日,将台堡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2016年10月10日至16日,记者辗转甘肃、陕西、宁夏三地,还原红军三大会师的历史瞬间。
一张报纸改变长征行动方针
10月10日,记者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腊子口乡来到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镇,一条长约1200米的“红军街”出现在眼前。这条街上有一个“哈达铺邮政代办所”遗址,1935年9月20日,毛泽东率领陕甘支队抵达哈达铺,在该邮政代办所意外找到了一张1935年9月15日出版的《大公报》,报纸的头版刊登了《徐海东窜甘》、《陕匪势猖獗》以及《陕北军事形势转变刘志丹徐海东有合股趋势》等描述当时革命形势的文章。 “当时通讯条件非常差,毛主席从这张报纸上发现陕北有红军活动的消息,遂作出了把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而在此前召开的俄界会议上,毛泽东根据形势变化提出新的行动方针,改变原川陕甘计划,准备打通国际联系,首先到中苏边界,创造一个根据地,再向东发展。毛泽东在哈达铺阅读的这张报纸,改变了此前制定的行动方针。哈达铺因此成为红军长征北上的里程碑,是长征即将胜利完成的转折点。
中央红军胜利抵达吴起镇
10月12日,记者由哈达铺抵达800公里之外的吴起镇。吴起镇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西北部,今吴起县城内,得名于战国时期的名将吴起,他曾在此驻兵戍边。快到吴起县城时,记者看到一座立在山坡上的纪念碑,碑上镌刻着“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 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抵达这里。
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后,红军总政治部就立即派人去与陕北红军徐海东联络。1935年11月7日,正在指挥攻打张村驿的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得到从后方传来的一封急信:“海东同志:毛主席今天下午到司令部来。请见信速回。程子华”。一看这信,徐海东高兴极了,他立刻命令部队停止攻击,自己骑上快马三个小时就赶到指挥部,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
记者从吴起县宣传部了解到,当年红军到达吴起镇时,周边只有七八户人家。80多年历史变迁,如今的吴起县下辖8个镇1个街道办,161个村8个城市社区,总人口14.3万人,吴起县出产石油,是“全国百强县”之一。
长征最后一次战斗“切尾巴”
陕甘支队到达吴起镇后,国民党的骑兵部队尾随追来。毛泽东明确指出:打退追敌,不要把敌人带进根据地。 1935年10月20日,国民党东北军骑兵第三师、第六师和马鸿宾第三十五师骑兵团分别沿头道川、二道川追来。毛泽东和彭德怀指挥陕甘支队利用有利地形设伏,严阵以待。 21日7时战斗打响,陕甘支队采用分割包围的战术,把敌人包围在杨城子、塔儿湾、圪坻梁一带,经过数小时激战,歼灭敌军一个团,击溃三个团,缴获战马800多匹。 “切尾巴”战斗的胜利,中央红军切掉了长征途中一直甩不掉的“尾巴”,结束了长征中的最后一仗,宣告了蒋介石围追堵截中央红军的阴谋彻底破产。战斗结束后,毛泽东作诗《赠彭德怀同志》。
1935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吴起镇召开会议,会议认为中央红军经过长达1年的行军到达陕北苏区,开始新的有后方的运动战,当前任务是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以陕北苏区来领导全国革命,这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
红一、四两主力第二次会师
一年后的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分别与红四、红二方面军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会师。 2016年10月13日至16日,记者折返甘肃、宁夏进行采访。
会宁县城,古朴的红军会师楼、庄严的红军会师大会会址(文庙大成殿)、巍峨的红军会师纪念塔,都在向记者“讲述”着那载入史册的一天:1936年10月10日,古老的会宁城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五颜六色的标语贴满了大街小巷,鲜艳的红旗在城头上迎风飘扬,写有“中国工农红军万岁”几个大字的横幅挂在会师会场上。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避开敌机的袭扰,会师大会被刻意选择在了黄昏。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陈赓出席了大会,宣读了党中央的贺电。徐向前、陈昌浩、陈赓分别代表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互致贺辞。接着,红一方面军指战员把早已备好的大批慰问品——毛衣、毛袜、手套等赠给红四方面军的战友,把庆祝大会的热烈气氛推向高潮。
这是红一、红四方面军第二次会师,第一次是在四川懋功(今小金县),当时是红四方面军南下接应红一方面军,此次在甘肃会宁,是红一方面军南下接应红四方面军。由于张国焘错误路线的干扰,红一、四方面军1935年9月在茫茫草地中分离后,经过一年的艰苦斗争,又在黄土高原的会宁城胜利会师,两军战友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放下手中的武器,抛下肩上的背包,含着热泪互相拥抱,互致问候。掌声、笑声、欢呼声,像一阵阵春雷,响彻会宁城上空……
将台堡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11天后的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和西征策应的红一方面军在宁夏将台堡会师。红二方面军由贺龙、任弼时领导,于1935年11月由湘鄂川黔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7月2日同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会师于今四川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张国焘企图拉拢红二方面军,对抗党中央北上的命令,被红二方面军领导坚决抵制,最终,在朱德、刘伯承、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力争下,张国焘被迫同意北上。 1936年7月上旬,红二、红四方面军从甘孜出发,并分别在甘肃会宁和宁夏将台堡与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会师。
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馆的讲解员王佩佩指着一副残垣断壁的照片告诉记者:“这是战国时期的秦长城,1935年10月5日,毛主席领导的陕甘支队抵达宁夏西吉县兴隆镇一带,在此跨越了南北走向的秦长城,并留下诗句‘不到长城非好汉’。 ” 1996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有关文件明确,1936年10月22日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之日。(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杨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