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北:棚改攻坚不畏难
52个集中片区、173处零星片区实施棚户区改造,占市内三区棚改任务的70%……艰巨的棚改任务,成了市北区转型发展必须啃掉的 “硬骨头”。
2016年,市北区将棚改任务定为 “实施改造1.7万户”,与过去4年改造的总量相当。面对重任,市北区仍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棚改工作 “成绩单”:启动棚户区改造项目49个,签约居民1.72万户,完成年度改造计划。1.46万户签约居民领到补偿金,占比85%以上。
“市北区作为主城区、老城区,共有棚户区居民约4.9万户,占市内三区总量的70%多,涉及户数多、工作难度大。尤其是今年,工作力度比往年都要大。”市北区开发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体量大,时间紧,如何又快又好地完成计划目标,搞好群众协调、做好签约征收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个挑战。”
产权人去世,子女为争夺遗产引纠纷;产权人购买单位的房子,因各种原因没办房产证,原单位又拿不出相关手续和证据……遗产纠纷、扩建违法房、房屋产权问题等是棚户区改造中最“热”的问题,也是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掣肘。为了更好地化解纠纷,保证征收工作顺利开展,市北区创新机制解难题:在每个棚户区项目设立现场联合办公室和居民监督委员会,每个项目都有区领导挂帅,并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共同为棚户区改造工作提供政策法规、法律服务、困难救助等。
与此同时,各街道也“见招拆招”,想方设法化解棚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为解决宁化路一期,海岸路36号甲、30号两处棚改项目中遇到的大量产权人去世问题,兴隆路街道首次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利用专业的调解队伍和律师队伍在短时间、低成本的前提下解决纠纷。“街道棚改区摸底时,我们发现涉及产权纠纷的多达206户,占棚改比例23%,为顺利启动棚改,解开‘死扣’,我们在棚改启动前就引入第三方调解机构。”兴隆路街道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了解,截至目前,兴隆路街道棚改项目中涉及产权纠纷的206户均已签约。
对于棚改居民来说,签约之后拿到拆迁款就像是吃“定心丸”,这颗“丸药”当然越早吃越好。但在房屋征收工作运转过程中,“办理相关手续涉及的部门多,提交的材料多,造成产权证注销慢、补偿款发放慢、腾空房屋拆除慢等三大难题,居民因不能及时领取补偿款颇有怨言,腾空房屋因不能及时拆除形成安全生产隐患。”市北区开发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只是“腾空房屋”一个环节,街道作为腾空房屋处置的主体单位,从办理规划手续、拆除备案到实施房屋拆除,就要提报审核材料20余份,经过7个不同科室 (或大厅)审批、盖8个章。为了破解这三大难题,市北区创新思维,再造流程,将各环节审批涉及的部门组团、服务打包,设立团队“把关人”审核,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流程再造后,房产证注销进展迅速,补偿金于房产证注销后20个工作日内就能发放到居民手中;全区61个拆除项目一个月内全部确定拆除单位。
“市北区即墨路街道和辽宁路街道的部分棚户片区,在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街区范围。原则上对于风貌保护范围的腾空房屋,无论是否属于历史文物保护建筑均不得拆除。”市北区开发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拆不等于省事。由于年代久远,棚户片区的房屋结构老化,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市北区开发建设局安排专门经费,委托专业队伍对文物保护建筑进行保护,并多次与规划部门对接,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非历史文物保护建筑先行拆除。
据了解,市北区计划在2017年再改造1.7万棚户,全区棚户区改造任务将于明年年底全部完成,卸掉“包袱”的新市北将迈着轻快的步伐昂首阔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实现幸福宜居的主城中心区的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