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上午,青岛市秋季海葬举行,43名外地逝者归于大海,这也是青岛市首次正式举行小规模海葬。
自今年秋季起,青岛市殡葬管理所将以往大规模、一批次的海葬模式,改变为小规模、多批次的海葬模式,根据报名情况安排海葬批次和船只数量,并增加家庭包船形式的个性化海葬服务项目,以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
市殡管所工作人员介绍,青岛海葬已经举办了26年,每年分别在春季和秋季各举行一次,在山东半岛乃至全国都很有影响力。自1991年至2016年春季海葬,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1594名逝者魂归大海,青岛海葬已经成为我市文明殡葬、生态殡葬的一张名片。
在民政部等九部门提倡推行节地生态葬的大背景下,市殡管所创新海葬系列服务,挂牌成立了海葬工作办公室,将原先临时成立工作小组改变为组建长期专项服务机构,集中精力提升海葬服务水平。
探索小规模、多批次海葬模式,在主管部门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增加海葬次数,让群众对海葬时间有更多的选择。
同时,通过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包船服务等方式,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这是一次大的突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将青岛海葬品牌发扬光大。”海葬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说。
据悉,今后,每年1-2月可预约3-5月的春季海葬,6-9月份可预约10-12月的秋季海葬。往年最多允许4名亲属登船,今年因为模式改变,对登船人数不再限制,4人以上的亲属可以购买船票登船。如若家属登船人数过多,市殡葬管理所还推出了单独包船服务。海葬的具体时间和次数将根据预约情况确定,计划满1-2船即举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