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簇簇缀蜂房,醒酒偏宜子母汤。何物与君堪娣姒,江瑶风味略相当。”宋代诗人宋婉曾如此赞誉美味的海蛎子。每年秋冬时节,随着天气转冷,海水变凉,海蛎子便开始逐渐肥了起来,成为青岛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冬日的海边,海风愈发清冷,红岛黄澜赶海园却热闹了起来。穿着水靴,提着小桶,拿着小铲子、编织袋子……上午10时,随着海潮退去,挖蛎人“全副武装”地聚拢起来。
赶海这件事儿,选对地方很重要,在市区的海滩恐怕收获不会很多,而到了远一点的红岛,可能就是“一挖一麻袋”了。
红岛海滩的岩石上,密密麻麻、一层叠一层,尽是野生海蛎子,向蔚蓝的大海延伸出去,一眼望不到边。这种野生海蛎子个头偏小,但蛎肉肥度不减,且吃起来口感更加细腻鲜美。
挖海蛎子需要些小窍门,更准确地说是“撬”。海滩上,找一海蛎子密集的地方,蹲下身,寻个头较大的,看准壳底与石头间的缝隙,将小铲子插进去,轻轻一撬,连肉带壳从石头上剥落。海蛎子外壳与岩石间的缝隙很小且贴得坚固,小铲子要求铁质的,硬度较高,而铲尖要打磨得很细,这样操作起来才简单省力。
挖出的海蛎子需要用海水淘洗一下,去除附着在表面的泥沙等杂物。
当地人吃海蛎子喜欢原汁原味,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洗净后直接用水煮。出锅后,用大盘或铁盆盛上来,蛎肉饱满且满含汁水,连肉带汁吃进嘴里,满口留鲜。挑选海蛎子时,“肚子”凸起的为“上品”,因为这样的肥度最大,用餐时,主人总是事先挑出最好的献给客人吃。
黄澜海滩一直以来就是野生海蛎子的天堂,这里地处大沽河入海口,海水的盐度偏低,微生物较为丰富,适合贝类生长。与养殖的海蛎子相比,由于多是一年一生,野生海蛎子一般个头较小,外形较圆且不规则,但皮薄、味道鲜美。
这位72岁的老人轻松收获了80多斤海蛎子。
青岛拥有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海岸线、高山和林地……这种地理元素的多元化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使得青岛拥有更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人们在这片广饶的土地上挖掘、采集、捡拾、捕捞……以各种方式领受这份自然的馈赠。
青岛人的饭桌上,流淌着大自然赋予的无穷诗意。青岛人的食物,就像一幅油画,能表现出四季的流转,变幻万千的色彩。也像是一幕电影,凝聚着人间百味,折射着陈年的乡愁,展示着人性的温度。还像是一个博物馆,记录了人与自然的爱恨交战,更浓缩了青岛文化的精髓。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