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 正文

青岛振兴实体经济:以制造大国重器为己任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 2017-01-16 15:09:45 字号:A- A+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工业是立国之本。去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一次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不到一个月,被称为“国家级”智囊的中央财办便举行座谈会,“研究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问题”。在这次座谈会上,青岛作为典型城市,专门介绍振兴实体经济的成就、经验。

  青岛实体经济,特别是 “青岛制造”的“本钱”有哪些?后劲怎么样?未来如何发展?听小编跟你说说。

  块头——千亿级产业链 青岛打造10条

  1月9日,“大桥海鸥”号起重船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交付使用。这艘起重船起重量3600吨,主钩最高起升高度距水面以上110米,是目前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起重船。

  这艘起重船被媒体和网友称为“神器”,它将赶赴福建,助力建造世界在建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平潭大桥。青岛制造再一次赢得喝彩声一片

  不仅在国内,青岛的船舶海工已大步走出国门。去年8月,青岛海西重机有限责任公司建造的自升式海工服务平台,从青岛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起运阿联酋。这是海西重机去年交付的第4座海工服务平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刷新了平台交付的新纪录,标志着青岛海洋工程装备走向深蓝。

  船舶海工已经成为“青岛制造”的一张名片,即将成为一条千亿级的产业链。

  实体经济,制造业是根本。在青岛,类似船舶海工的制造业产业链多达10条,涉及电子信息、轨道交通、家电、汽车、机械装备、橡胶等。青岛实体经济的“块头”可见一斑。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表示,“青岛制造”最重要的“本钱”,是在国家战略与全球产业链中的准确定位,牢记国家责任,以研发、制造“大国重器”为己任,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对制造业紧盯不放,早抓、早调、早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看数据

  目前,青岛工业经济总量约占山东的13.6%、全国的1.5%。全市工业企业近8万家,去年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1.8万亿元,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10条产业链为全市贡献了近76%的产值、77%以上的利润,有6条产业链产值过千亿元。

  尤值得一提的是,在制造业的有力支撑下,“十二五”以来,青岛生产总值跨越了5个千亿元台阶,突破万亿元。

  崛起——新“金花”成为“青岛制造”生力军

  说起“青岛制造”,很多人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这四个字:“五朵金花”(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如今,这“五朵金花”依然盛放,同时随着青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新的“金花”正在崛起。

  “高铁之花”—中车四方

  2016年末,曾创造轨道交通领域无数纪录的中车四方,发布了一条重磅消息: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将牵头“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等项目,建设一条高速磁浮试验线、研制一列高速磁浮试验列车。

  这个业内的“火车头”,又一次领跑。而中车四方所在的棘洪滩,已经成为闻名全国的动车小镇,以其为“龙头”,一条轨道交通领域的千亿级产业链“昂起头”。

  “新锐之花”—特锐德

  乘着铁路提速和高铁建设的东风,靠着过硬的研发和产品质量,特锐德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箱式电力产品系统集成商和箱变研发生产企业。2009年9月,特锐德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春天:作为第一股登陆创业板。

  如今,特锐德正深耕电动车市场,“中国未来15年将有1亿辆电动汽车。按每辆车的造车、电池、租车、修车、用车、充电等产业链形成50万元GDP算,1亿辆车就是50万亿元,这个市场谁都不能忽视!”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信心满满地说。

  “智造之花”—红领

  这里是红领的制衣车间,缝纫、剪裁、熨烫,工人们娴熟地操作着电脑或各式工具,从布料到成衣的过程,一刻不停地在流水线上上演。但,挂在衣架上、流转于各道工序之间的衣服,每件都不同。因为每件衣服都是个性化定制,同样的工序,生产着不同的衣服。

  是不是很神奇?颠覆传统产业的红领,已经成为业内新标杆。

  “海洋之花”—明月海藻

  “海洋经济的大潮已经来到,海洋生物产业将迎来一个爆发期,我们要乘风而上、破浪远航。”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防说。成立于1968年的这家企业原旨在提取“碘”防治当时频发的“大脖子病”,如今凭借科技创新已在海藻产业中开辟出了新天地,成为行业顶尖级企业。预计到“十三五”末,集团年产值可达100亿元以上。

  “常新之花”—软控股份

  从2006年登陆深交所的一家生产轮胎配料的企业,到如今为国内外橡胶轮胎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智能化装备制造商,短短十年间,软控股份已位居橡胶机械行业世界第二、国内第一。

  从“五朵金花”,到一批新“金花”,“青岛制造”为何能永葆青春?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道出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他说,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青岛制造”的背后,既有一批批优秀企业家,也有一代代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这是“青岛制造”走到今天的“法宝”。

  同时,李群表示: “企业是我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三中心一基地’的主力军。希望青岛的企业踏准时代节拍,求变、求新、求强, 找准‘坐标’,乘势而上,在时代浪潮中取得新业绩。”

  看数据

  青岛GDP在同类城市中排第7位,但青岛的中国名牌数量、品牌企业数量,却是同类城市第一,近五年,青岛培育出101个中国驰名商标,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申请量连续两年获全国第一。

  后劲——青岛实体经济插上互联网翅膀

  这张照片拍摄于双星轮胎董家口智能化制造(工业4.0)基地。进入车间,偌大的空间内,只看到三三两两的工人,除此之外,便是“安静”工作的机器人。在外行看来,真的够冷清。

  “工厂里目前共有11种、128台智能机器人分布在各个生产线上,包括EMS自动化机器人36台、RGV机器人11台……”站在有条不紊运转的机器前,双星集团副总经理李勇如数家珍。

  振兴实体经济,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升级,离不开“网”。历史实践证明,先进制造业是引领实体经济“突围”的利器。

  近年来,青岛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目前青岛“两化融合”指数已达到74%,比全省平均指数高出17个百分点,海尔、双星等5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以“青岛制造”为代表的青岛实体经济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互联网+工业”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谁抢占了制高点,谁就能引领制造业的风潮。可以说,在这一方面青岛已经成为领军城市。

  2016年9月,在青岛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上,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表示,在互联网工业大潮中,青岛从政府、企业、社会“三维”推动,积极探索互联网工业发展的“青岛实践”,打造中国互联网工业城市,努力为“中国制造2025”贡献青岛力量。

  看数据

  青岛制造业企业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不竭追求。全市有企业技术中心502家、工业设计中心27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居同类城市前列。

  插一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青岛实体经济更健康

  今年初,青岛市有关部门透露了这样一组数字:青岛全面落实营改增、调整电价等政策,全年为企业减负超过1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收入成本同比下降0.4元。青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其实,不只是为企业减负,供给侧改革让青岛的实体经济更加健康。

  比如去产能,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去年前三季度全市粗钢产量下降1.4%,“两高一剩”和僵尸企业授信较年初分别下降16.6%和22.9%。

  比如去库存,坚持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截至去年底,全市新建商品住房库存13.2万套,去化周期8.5个月,处于合理区间。11月份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2%,在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10位,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排名第47位。

  未来——打造“青岛制造”升级版

  “青岛制造”有底蕴、有块头、有品质,基础扎实。未来,青岛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全力打造“青岛制造”升级版。主要做这些事:

  实施“四+”行动

  “互联网+”“ 海洋+”“标准化+”“国际化+”

  “互联网+”就是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新趋势,坚持“一行一对策”“一企一方案”,运用“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等模式,引导企业创新实践、培育新动力。举个例子:海尔集团围绕用户个性化定制、柔性智能互联,将8万多名员工变成了平台、小微和创客,由“制造产品的加速器”转变为“孵化创客的加速器”,打造了崭新的企业形态——互联企业。

  “海洋+”就是抢抓海洋强国战略机遇,突出青岛的海洋资源禀赋和科研优势,依托青岛蓝谷、西海岸新区、红岛高新区“一谷两区”,突出蓝色、高端、新兴方向,打造海洋经济领军城市。

  “标准化+”就是突出标准化这条制造业的生命线,主导和修订更多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加快构建”青岛制造”标准体系,以标准提升竞争力。目前青岛承担了25个国际和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74项、国家标准650多项、行业标准700多项。

  “国际化+”就是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国际城市战略,构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对外开放格局。比如海尔集团收购了美国GE公司家电业务,成为横跨东西半球的家电行业全球领导者。海信集团收购了夏普墨西哥工厂全部资产及营销网络,一跃成为美洲电视市场最具竞争力的公司之一。

  聚焦“四造”方向

  智能制造、精品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

  智能制造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先导作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突出生产智能改造、产品智能升级、业态模式创新、产业生态构建等方向,打造中国智能制造基地和互联网工业领军城市。目前,正实施“555”试点示范行动,即培育5个互联网工业平台,打造50个智能工厂或互联工厂,建设500条自动化生产线或数字化车间。

  精品制造就是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培育更多“百年老店”,打造以质取胜的品牌集聚区,从“合格制造”向“精品制造”迈进。

  绿色制造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有序推进企业搬迁改造,培育绿色工厂,建设绿色园区,构建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制造体系。青岛开展了老城区企业环保搬迁,全市114家老城区企业,已有106家启动搬迁,67户企业搬迁项目竣工,95家企业的老厂区实现关停。

  服务型制造就是支持骨干企业搭建平台,向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培育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青岛已经涌现了海尔“众创汇”、红领“酷特智能”、双星“移动星猴”、特锐德“特来电”、三迪时空“3D智造云平台”等服务型制造平台,引领着制造企业由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转变、由产品制造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型。

  促进“四链”融合

  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融合

  抓产业链延伸,用世界眼光布局产业链,“扩链、强链、补链”,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抓创新链引领,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位置,科学布局和培育创新链条,增强“青岛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去年1-11月份,青岛发明专利授权5894件,同比增长29.7%,增幅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抓好人才链支撑,推进创业创新领军人才计划、青岛英才211计划,引进培养一批国内外一流高端人才。 “十二五”时期,我市人才总量增加了40多万,总数突破160多万。

  抓好资金链优化,用好建设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机遇,促进财富管理金融与实体经济紧密融合,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的资金链条。在伦敦国际智库Z/Yen集团2016年公布的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榜单中,青岛排名由79位上升到第46位,在国内金融中心城市中名列第4位。

  从百年前注入现代工业基因,

  到上个世纪“上青天”的美誉,

  再到“五朵金花”的盛放,

  青岛制造,

  在每个时代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如今,

  投身互联网大潮的青岛制造,

  “本钱”必将越积越厚、

  名气也会越来越大。

  青岛的实体经济,

  明天会更好!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刘薇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