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凤凰涅槃 老企业搬出“青岛经验”
我市已启动搬迁的老企业超百家 形成的多个工业集群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青岛钢铁、海晶化工、双桃精化、青岛碱业、青岛重工……这些曾经坐落在市区的老工业企业,犹如一个个坐标,标注着青岛这座城市的一段经济发展史。然而,这些分布在我市老城区的工业企业,发展空间受限、安全环保存在隐患,县域工业园区布局分散、业态混杂、发展粗放,严重制约了工业健康持续发展。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空间发展大框架,对生态化的城市空间布局做出了战略性安排,老企业搬迁是其中优化产业布局的一项重要措施。过去五年,青岛倾力推动老城区企业环保搬迁战略,并以大规模的老企业搬迁为契机,经济实现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城市经济实力实现了新跨越。与此同时,搬迁后的新项目经过合理规划,形成了多个工业集群,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市区原本老旧的厂房变身为现代化社区,面貌焕然一新。老企业搬迁后的共赢局面,被央视报道,并誉为“青岛经验”。
关键词·转型
借搬迁之机打开新市场
自2008年9月开始,青岛全面启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老城区企业环保搬迁工作。随着产业梯次转移步伐的加快,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重和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加深,传统企业加速转型成为当务之急,老城区企业环保搬迁战略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老企业搬迁不是简单物理空间移动,而是实现了转型发展的大提升,在生产装备、工艺技术、产品档次、节能环保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高,全面淘汰落后产能。据市搬迁办统计,我市老城区企业搬迁到新厂后,新上设备所占的比率平均在95%以上,有不少企业使用的新装备比例达到100%。在此背景下,我市骨干企业纷纷抢抓机遇加快搬迁升级,实现了产业升级改造。
借助搬迁契机,老企业开辟了市场新局面。通过搬迁转型,青钢的拳头产品钢帘线、胎圈钢丝、焊接用钢盘条分别占全国市场40%、40%、50%以上,居全国第一位,优特钢品种占到90%以上,是国内钢企平均水平的2.2倍。
从旧厂到新厂,海晶化工摒弃了高消耗、低产能、高污染的电石法生产pvc工艺,采用当今世界先进的乙烯平衡氧氯化法生产工艺,产品能耗和污染大大降低,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满足很多特殊用品的高性能需求,为企业打开了新的产品市场。海晶化工总工程师郎需霞告诉记者,由于乙烯需要在零下102℃才能液化,因此过去只能靠深冷液体运输车运输,不但运输成本非常高,而且危险系数也很高,现在通过管线直接输送,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也提升了运输安全性。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由于国内聚氯乙烯严重过剩,且产品品质较低、同质化严重,海晶化工举步维艰。郎需霞告诉记者,这一切变化,得益于海晶化工借助青岛推动老企业工厂搬迁实现的产业升级改造,“借助搬迁到新址的机会,不但改善了企业的物流,还提升了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水平,新的高品质产品帮助我们打开了新市场。 ”
关键词·环保
节能减排指标走在前列
在国内转方式、调结构持续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环保正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市所有老城区企业必须环保搬迁、绿色发展。 ”市搬迁办一相关负责人说。在推进搬迁过程中,我市分类施策、有保有压,对高污染、高耗能、低层次的老企业,坚决予以关停、转产;对一般性、没有污染的工业企业,鼓励其就地转型发展;对具备竞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老企业,则从政策、资金、土地等各个层面进行支持,让这些企业早日环保搬迁,早日投产达产。
“环保就是竞争力! ”青岛双桃精细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张英民曾这样告诉记者。借助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双桃公司将原材料全部吃干榨尽、富余能量全部转换再利用,确保企业污染源不转移,使搬迁后环境生态化得到有力保障。据测算,双桃公司已上的搬迁项目年可减排污水15万吨以上,处理废渣1万多吨,以现有规模计算,仅原料成本每年就可节约8000多万元。
环保搬迁战略的实施,改变了我市老企业的发展现状,同时改变了它们的发展理念,使我市搬迁企业在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各项指标上一举走在同行业前列。
关键词·集聚
成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老企业集体搬迁,不仅企业被激活了,也带火了一片片新的工业集聚区。 “按照规划落实,哪家企业搬到哪里、什么项目进入什么园区,都清清楚楚、井然有序。 ”青岛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按照搬迁企业的特点,一家家企业进驻西海岸新区董家口循环经济区、即墨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园区、平度新河化学工业园区、莱西姜山轻工业园区等功能区或集聚区。
很显然,搬迁企业已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老城区企业的大规模位移,使县域经济实力迅速壮大。我市在老城区企业搬迁过程中,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引导企业、资金向县域工业园区布局。目前,启动搬迁的企业有2/3落户到县域四市及西海岸新区,这些企业完成搬迁改造全部投产后,将拉动县域工业总产值增加1200亿元以上。
日前,记者来到平度新河工业园区。驱车在宽阔的园区马路上,两边是整齐的绿化带,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贫瘠的盐碱地。“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只能用荒芜来形容。”双桃精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善军告诉记者,“你别看现在园区里到处都很现代化,我们刚来的时候基本上什么都没有,就像 ‘北大荒’。 ”如今的平度新河工业园区不仅容纳着来自老城区的“搬迁户”,同时还在不断吸引更多相关企业落户。截至去年10月底,共签约入驻项目57个,总投资252亿元,其中化工项目45个,总投资172亿元,已有21个项目投产运营。平度新河工业园区已初步形成了海湾化工、精细化工、新能源材料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化工潜力园区十强”。
关键词·蝶变
老企业原址变黄金地块
一家老企业搬走了,搬走的不仅是厂房和生产设备,更重要的是“搬”走了被长期污染的空气和声音,腾出了大片土地。这些区域在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土地整理后再整体谋划,成片开发。由此,商贸服务、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高新科技和新兴产业的开拓,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老城区有了极其宝贵、升级发展的新天地。根据规划,老企业搬迁腾出的土地,30%以上用于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以及城市道路和绿地的建设,同时发展高端服务业、都市工业等产业,在实现有效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老厂附近的居民也是老企业搬迁最直接的受益人。 “自从老企业搬家以后,小区附近的空气好了,噪音没了,连多年不动的房价也开始涨了起来,我是切实感受到了老企业搬迁带来的利好。”说起海晶化工搬迁,家住四流南路的刘先生一脸的幸福。
舍不得过去老厂区更喜欢现在新面貌
“位工,你看设备这样调试是不是达标了? ”“位工,裂解系统那边还需要你盯一下。”……在董家口海晶化工氯乙烯生产车间,很难想象,工人们时常请教的这位“位工”竟然是一个小伙子。位浩今年刚刚30岁出头,2005年进入海晶化工工作以来,他从一名普通学徒工成长为海晶化工氯乙烯工段首任工段长。
“舍不得过去的老厂区,但更喜欢现在的新环境。 ”在位浩的电脑上,记者看到了海晶化工老厂区的照片,粗略估计得有200余张,甚至在最近打开记录里,还能看到这些照片的“身影”,即便是在新厂区工作,位浩心里时常还会惦念那片他为之挥洒汗水将近10年的热土。翻看着电脑里的照片,位浩似乎再次回忆起过去在老厂区的生活。 “刚踏入社会的那些年都是在老厂度过的,那里每一处厂房车间都那么熟悉。 ”位浩感慨道。
从老厂区调离后,作为技术骨干,如今位浩已经从原来的班长晋升为工段长,谈起新、老厂区的对比,位浩说,虽然还时常会想起过去的老厂区,但如今拥有着高大整洁厂房、高度自动化设备的新厂区已经成为他将要为之奋斗的新征途。在位浩看来,新厂区完全实现了现代化、自动化,无论是厂区环境还是设备条件,都是老厂区所无法比拟的。 “由于产品品类的限制,之前进入老厂区,首先闻到的就是刺鼻气味,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碳酸钙粉尘,被风一吹,经常会吹工人们一身,一天工作下来,几乎人人都是‘灰头土脸’。 ”位浩告诉记者,新厂区情况有了变化,采用国际领先的设备和工艺后,厂里的空气很清新,也不会再出现那些粉尘,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产能均有了质的提升。
聊起生活,位浩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就在今年1月中旬,妻子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到新厂区工作后,我一个月工资能拿到8000元左右,而在老厂区时却仅能拿到四五千元,虽然有了第二个孩子,生活压力反而比之前小了很多。”位浩说,自己2011年在李沧区贷款买了一套房子,月付两千元,在前几年每个月还完房贷,仅剩的几千元还要用来养活妻儿老小。现在情况不同了,每月还完房贷后,还能有6000元的盈余,如今他已经开始憧憬着攒钱为刚出生的小儿子置办套房子,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好好干,未来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位浩笑着说。
数字新闻
截至目前,全市114家规划内搬迁企业中,已有111家企业启动搬迁,67家企业的搬迁项目竣工,95家企业的老厂区实现关停。
截至2016年底,我市累计关停搬迁企业100家,涉及污染企业60家,2016年关停8家污染企业。 2017年,计划关停索尔维白炭黑、捷能汽轮机等8家污染企业。
对老城区已关停的污染企业统计显示,市区每年可减少工业废水排放量2243万吨,占市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69%;减少烟(粉)尘排放量15512吨,占市区总量的75%。
搬迁过程中,把改善城区居住品质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将腾出地块的约30%用于学校、幼儿园、老年公寓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以及城市道路和绿地建设。
截至2016年末,镇江路、长沙路、瑞普电气、抚顺支路、动力机械和黄海橡胶等6个搬迁片区完成土地出让,昌化路片区已发布招拍挂公告。(记者 王婷衣涛 王建亮 通讯员 刘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