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越来越多优质高校进驻 家门口就能读名校(图)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7-04-14 07:15:07 字号:A- A+

越来越多优质高校进驻 家门口就能读名校

    原标题:家门口读名校

    随着越来越多优质高校进驻我市 城市活力将会进一步

    上海工程大学的李迅是名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他2012年毕业时就有读金融硕士的想法。几经周折仍然没有考上心仪的学校,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家门口却能读到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去年,他考上上财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成为上财-伯克利金融硕士的首批学生。像李迅这样,在家门口读名校的人不在少数。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的学生享受到青岛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带来的福利。

    随着越来越多的优质高校进入到青岛,青岛的城市活力将会进一步被激发,城市内涵将会更加厚重,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将会更加迅速。

    家门口完成读名校心愿

    去年9月份,在中信证券工作的李迅顺利考取了上海财经大学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成为上财-伯克利金融硕士的首批学生。学习期间只要修满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就可以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学位证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授予的课程结业证书等三个颇有分量的证书。记者采访了解到,该项目也是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资产配置视野、掌握前沿金融分析及创新工具、精于专业化财富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金融专门人才。课程设置参照国际水准,上海财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各自承担一半课程。换句话说,李迅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美国顶尖高校的金融学教育。

    李迅是上海工程大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学生,大三开始有了考取金融学研究生的想法。“2011年大三时,有了做投资银行的想法,可入行的门槛比较高,几乎都要求是‘211’或者‘985’等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就准备跨专业考复旦大学的金融学研究生。”李迅告诉记者。跨专业考试难度大,他连续考了3年也没能如愿。最终听取了父母的建议,回到青岛工作。

    “去年,爸爸从报纸上看到上财要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共同举办金融学专业研究生招生,就让我报了名。可能是因为之前有了些底子,准备了两个月的时间总分就考了385分,顺利进入到了家门口的学校学习,实现了读金融学研究生的愿望。 ”李迅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如今他已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高级经理,他离自己的梦想也越来越近。实际上,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高校资源带来的便利。

    跨入人才培育新时代

    据了解,现在上财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金融硕士等在读生规模已超过200人,超过了上海财大本部同专业在读生数量。截至目前,研究院成功举办了18期沙龙活动,邀请了近20名知名学者及评论人士,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演讲和互动,吸引了2000余名政府决策者、金融机构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与。

    其实,上财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仅仅是青岛高校引进,促进高端人才集聚的一个缩影。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近年来本科、专科教育招生500名,全日制研究生招生300人,MBA招生100人,MPA招生50人。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和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今年都计划在青岛招收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去年已有100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入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等6个学院今年会整建制迁到青岛校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已开工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年内也将会开工,对外经贸大学也有在青岛设立校区的打算。

    不久的将来,随着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引进,青岛高校的办学层次将会更加完善合理,将为城市创新发展积蓄强大智力支撑。统计显示,仅2015年一年,青岛高校毕业全日制专本研学生8.86万人,其中本专科生7.93万人,硕士研究生8941人,博士研究生510人,引进368名博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国际上通用的城市教育水平衡量标准,即当年所有高等教育在校生占18至22周岁人口的比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以下属于精英化高等教育阶段,15%至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 10年前,青岛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30%,到2015年底已经达到53%。伴随着更多高校校区和研究院的启用,青岛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必将会大幅度提升,青岛市也正在跨入一个崭新的人才培育时代。

    得到激发 高端人才的会聚也使城市内涵得到更大的提升

    城市格局与品位双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刘国新认为,近年来青岛在引进高校方面,确实做了不少工作,花费了不少力气,可谓是成果卓著。在城市空间布局上,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多是与海洋工程、船舶工程相关的产业,引进的主要是哈工程、海大等高校;蓝色硅谷引进的山大、北航等大学;金家岭引进上海财经大学等。这些高校或是设立研究院,或是设立校区,每所高校的引进与区域的产业发展都密切相关。“未来城市的竞争,与城市的人员结构和人员素质紧密相关,青岛引进高校对未来整体城市格局和品位的提升,都大有用处。 ”刘国新说。

    “一个城市的发展,城市厚度的积累,内涵的提升都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数量上可以不多,但一定要高水平。 ”刘国新告诉记者。他认为,青岛应该着重引进几所综合性大学,提升城市人文社科专业的水平。刘国新说,青岛目前高等教育资源成果显著。今后,青岛应该着重引进一些世界级水平、世界格局的高端人才。这类人才的数量可以少,但是水平一定要高,能够起到带头引领的作用。

    吸引高端人才青岛发展

    “一个城市要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和腾飞,文化、科技、教育等都是城市发展所必须的。这几年青岛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对提升青岛的城市文化品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山东省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统战部部长张军说。引进优质高校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可以吸引一大批高端人才集聚青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引进,还可以更好地培育出适合青岛城市发展的高端人才,从而为青岛的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储备,最终可以为城市发展打造强大的智库。

    高校形成的大学文化,对城市的文明、社会的进步、文化的提升,都会起到强大的辐射带头作用,青岛也不例外。将来,优质高校资源的聚集必然会促进青岛城市内涵的发展,还可以促进高校之间的互补与借鉴,增多相互学习的机会。“比如说各个学校的师生可以相互交流,学科相互协同发展,实现专业学分的互认。”张军说。高等教育资源的集聚,还可以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提升厚重城市发展内涵

    “对于青岛来说,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发现青岛城市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明确青岛在什么地方补短板。”市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冷静说。近几年,青岛大力引进优质高校资源,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高校具有集聚性,可以集聚学生等高素质人才,可以集聚大量的创新力量,高校周边会形成一个个产业经济发展的增长热点。 ”冷静说。借助高校这种高端的平台,引进创新人才,让创新人才直接参与到青岛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青岛城市内涵的提升效果会非常明显。

    目前,青岛的东部和西部已经集聚了不少优质高校资源,未来平度、莱西、城阳、即墨等地也需要集聚一批优质高校资源,从而实现青岛全域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促进全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布局。

    去年,青岛规划了建设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橡胶材料与装备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虚拟现实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学仪器设备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材料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生命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中心等10大创新中心,这些创新中心不仅仅涉及到了青岛原有的优势产业,还涉及到了一些未来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而这些产业的发展都需要高校资源和高端人才的支撑。

    “青岛引进的高校中,除了理工科高校,还有像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偏人文社科类的高校,两种类型的高校一起,提升厚重青岛城市发展的内涵,对青岛城市发展提供科技、人文社科专业的支撑。 ”冷静说。

    我市已签署合作协议并正在推进的国内外高校(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中科院科教园)

    同济大学青岛高等研究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园

    西南交通大学青岛轨道交通研究院

    清华大学大数据中心和清华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

    大连工业大学

    北京大学青岛科技园和海洋研究院

    中国政法大学中美城市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青岛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岛研究院

    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

    青岛科技大学与德国耶拿应用大学等5所德国大学合作共建中德双元工程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与德国BITS大学共建中德创业大学联合国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普华永道大学

    我市原有高校(部分)

    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崂山校区、浮山校区、黄岛校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青岛大学(麦岛校区、崂山校区、胶州校区)

    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四方校区、中德校区)

    青岛理工大学(四方校区、黄岛校区)

    青岛农业大学(城阳本部、平度校区)

    大学,青岛城市成长的助推器

    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了城市。大学就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一流的城市一定要有一流的大学来支撑。

    “青岛之地势及气候,将来必为文化之中心点,此大学之关系甚大。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这样说。青岛与大学向来缘深。去年,百年山大重回青岛。今年,建校800余年的英国剑桥大学首次将目光投向中国,选择了山东青岛,联合青岛与山大共建创新转化学院和国际创新转化教学实践基地。实际上,这些仅仅是青岛引进高校的一个缩影。

    青岛出台 《关于加快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提出引进的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一揽子”政策支持,到2020年,在青高等教育机构(含军事院校)总数增加至50所以上。青岛对高校资源的引进可谓“苛刻”,国内外知名高校,境内大学原则上应为国家“985”“211”工程大学或国内专业排名前5名的高校,境外大学原则上应为世界一流大学或拥有一流学科。即便是这样,青岛引进高校的步伐依然迅速,仅2016年一年就与11所国内外顶尖大学牵手。

    “青岛的东部和西部已经集聚了不少优质高校资源,未来也要集聚一批优质高校资源,从而实现青岛全域资源的均衡。 ”市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冷静说。这与青岛将蓝色引领作为经济发展主导战略,全力打造“三湾三城”,引导青岛从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转型为以高新技术和高端服务业为主的国际化城市息息相关。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刘国新认为,未来城市的竞争与城市的人员结构和人员素质紧密相关,青岛引进高校对未来整体城市格局和品位的提升都大有用处。

    随着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集聚,大学作为城市成长助推器的效果也会越加明显。在不久的将来,青岛也将变成一座大学中的城市,城市中的大学,形成一种水乳交融的状态。(记者 王世锋)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龙喵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