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到2025年,产业集群效应初步彰显,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综合水平进入全国高新区前十。”记者日前从红岛经济区了解到,今后该区将按照“2311”的工作思路推动区域发展全面跃升,即围绕打造美丽青岛示范区、创新创业先导区的“2大目标”,实施全域统筹、创新驱动、产业育成“3大战略”,扎实推进软件信息产业、互联网产业等“10大工程”,重点抓好“100个项目”,实现产城融合,在青岛北岸打造一座活力新城。
据了解,“十大工程”包括软件信息产业、医疗医药产业、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产业、互联网产业、金融业、高端服务业等六大产业的育成工程和围绕全域统筹和创新驱动战略确立的创新创业、城市品质提升、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四大工程。
软件信息产业育成工程,红岛计划用5至8年时间,进入国家硬、软件信息产业示范基地的先进行列,同时,通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成30平方公里的青岛软件科技城。
医疗医药产业育成工程,则主要涵盖精准治疗、高端医疗设备研制、新药研发三大领域,致力把高新区打造成为医疗医药创新中心和产业基地。
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产业育成工程,围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创新基地”和“石墨烯科技创新中心”等,大力实施“互联网+、物联网+”工程,重点聚焦传统生产线、传统营销模式“平行设计”,提供智能系统解决方案,在机器人、石墨烯等领域保持领先。
在互联网产业育成工程上,聚焦打造垂直互联网平台总部基地和物联网创新基地,力争为青岛乃至山东在互联网、物联网产业领域打出一片新天地。
在金融业育成工程发展中,主要将加快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争取用3至5年时间,引进形成集传统金融、基金、互联网金融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建成青岛北部的金融中心。
在高端服务业育成工程领域,着力培育与引进包括文化创意、旅游业等在内的高端服务业,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高端服务业聚集区,提升对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
创新创业工程,重点抓好高端人才引进服务、创新平台和“双创”高地建设,到2020年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团队100个、创新型领军人才项目等300个,院所系、高校系、企业系、国际系四大创新体系初具规模,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50家,新规划建设1千万平米产业载体。
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合理布局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稳步推进全域村庄改造;高品质推进美丽青岛示范区标志区建设,将华为、中兴、腾讯小镇等打造成特色智慧小镇;推进市级重点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供水供电、燃气热力等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
社会治理工程,进一步完善网格——社区——街道——管委四级链条;扎实推进高效能城市管理,促进由“村民”向“市民”转变过程中的素质提升和文化蝶变。
民生改善工程,每年推出一批民生实事,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难点、热点问题,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记者 刘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