栲栳古村里老宅都是清末富商所建。
栲栳古村的四合院。
一栋栋古韵十足的建筑,一条条历史厚重感的石街,还有保存完好的古祠堂和那仍然矗立的闺阁绣楼……在即墨北部,有一处清代船帮富商留下的古建筑村落,见证了青岛古海上丝绸之路最后的繁华场面。走在古村落,每一块老石头都积淀下厚厚的历史印记,这样的实景仿佛让人穿越时空回到清末,听古人讲述这里发生的历史故事。
探访>>>古村落里感受穿越时空
这是古海上丝绸之路留下的最后繁华,透过古村落中的众多古建筑,见证了历史曾经发生的故事。位于即墨田横镇丰城社区的栲栳古村,分为里栲栳和外栲栳两个自然村落。两个村子相距约一里多地,紧靠着古老的栲栳岛,十分适合居住。因为这个村相对比较偏远,所以知道古建筑的人并不多。走进外栲栳村,眼前出现了许多古老的建筑,这些建筑多为四合院形式,虽然历经风雨,渔民也已不再居住,但大门楼上精美的木雕仍清晰可见,随处可见的青砖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在村中间位置,有一处古老的祠堂是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成为当时渔民祈求海神保佑的中心。
两个自然村落的建筑,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古建筑群,位于即墨里栲栳村和外栲栳村,主要由栲栳码头遗址和古建筑两部分组成。记者了解到,即墨市博物馆专家在进行海防遗迹调查时,发现了这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可以说是清末古建筑的代表之作。经考证发现,这里的古建筑都是由当时的商船老大所建造,房屋建筑风格极其讲究。
看点>>>栲栳船帮富商留下“豪宅”
外栲栳村和里栲栳村的房屋多为砖石木混结构,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屋顶多用青色小板瓦,以合瓦屋面和仰瓦灰梗屋面为主,无吻兽和脊兽,滴水以莲花形为主,饰以简单花卉纹;门窗皆为木制,部分木窗用格栅组成精美图案;墙体多用毛石干砌而成;整体布局及细部表现匀称精美,为本地区古代传统民居代表之作。外栲栳村杨家祠堂相传也是“栲栳帮”鼎盛时期,这些大富户筹资所建,保存完好,祠堂为砖木结构。村西头里还保存一座方形二层绣楼,是大户人家给女儿建造的闺阁。
据考证,金口古港淤积后,距离不远的栲栳岛码头成为当时对外通商船只的重要口岸,当地许多船商纷纷加入海上运输队伍,船老大发家后,在栲栳村建造了大量的四合院建筑,古朴精美的建筑群历经风雨依然保存完好至今,对研究青岛在清末时期海上丝绸口岸和古建筑风格,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讲述>>>船商造出山东“第一舟”
“青岛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发展到了靠近丁字湾的栲栳岛,最后,青岛古港口的忙碌历史也在这里结束。”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玉海介绍,他们考证发现,金口开港之初,大多数是南方宁波、温州、上海等地的商家、货船来贸易经商。当时的即墨、莱阳、平度等本地人,多在码头上开店铺经营南北土产杂品的购销业务。清末,在金口港经营土产代理的经商大户和搞舢板驳运业的沿岸船户都看到了南方船商暴富的巨大利益,纷纷开始涉足远航货运。
民国初期,丁字湾内以栲栳村为主的货运商船队形成,几乎包揽了整个港的进出口货物,并承揽江浙、福广、东北、山东沿海码头的许多土产杂品转运业务。根据民国十四年(1925年)的调查,金口商船载重20万斤(老斤)以上木帆船有27只,丰城有26只,而里外栲栳就有20只,故称“栲栳帮”。杨志君和王环清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杨志君的商船“金长生”号被称为“山东第一舟”,其长60米、宽9米,船员37人。伴随着金口港的逐渐淤积,到清朝后期时大型商船已无法正常驶入金口港,大型商船只能先在栲栳码头停靠,然后使用小船将货物运送到金口港,于是栲栳码头成为了金口港的中转站。
调查>>>古建筑群是古港贸易延伸
栲栳岛出现的古建筑群,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细细研究历史,虽然没有更多文史资料记载,但把金口港和这些古建筑村落的地理位置联起来后,就会发现一个很有逻辑性的关系。林玉海说,金口古港距离这些古村落并不远,也就是说这些地方在清代可能都是古港贸易的场所。像金口镇南里村的大量建筑群,推断这里的“豪宅”多数都为当年在店集经商的富甲商贾建造居住。而像栲栳古村这样一个清代古建筑群,也说明了海上丝绸之路在清代最后的繁荣程度。
即墨市博物馆馆长张文勃说,根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青岛交通上是南北海运的枢纽和中转站、军事上是防倭抗敌的前线、商业上是商贾云集百货辐辏的贸易口岸。青岛口(现人民会堂附近)、胶州塔埠头、即墨金口成为三大港口,由于饱受日寇侵袭,从这出发的商船前往日韩的并不多,当时青岛的港口主要是南北商船的海上驿站,来自福建、长江口岸的船舶前往北京通州,会把青岛三大港口当成避风港并补给淡水。
“重走南方丝绸之路穿越喜马拉雅”跨国采访活动9月启动
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