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海边风筝争奇斗艳 老手艺人扎140米龙风筝(图)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赵健鹏 2017-05-03 07:23:32 字号:A- A+

海边风筝争奇斗艳 老手艺人扎140米龙风筝

    原标题:如痴如醉 老手艺人扎140米风筝

    67岁的苗成升专门腾出家中一间房制作风筝 称只要有风筝即便有烦心事也会烟消云散

    随着天气转暖,岛城又进入风筝飞满天的季节,空中像鲜花一样争奇斗艳的风筝,已经成为海边、广场的一景。近日,青岛风筝协会主席苗成升告诉记者,放风筝这项流传了2000多年的中华传统游戏,在青岛有无数爱好者,但随着流水线成品风筝进入市场,传统的手工风筝已经成了稀罕物,岛城能制作传统风筝的老人不足百人。

    工厂流水线风筝飞满天

    春暖花开,每到双休日,汇泉广场、五四广场、海水浴场沙滩等空旷的场地上,就会有众多放风筝的游客和市民。风筝的花样很多,有机器猫、金鱼、福娃、章鱼、蝙蝠鱼……但细心市民发现,天空中的风筝虽然颜色艳丽,但样子雷同。原来,这些风筝大多是工厂流水线生产的成品风筝,价格不高而且很容易放飞。

    “我们这些风筝都是从潍坊批发来的,便宜的三角风筝二三十元,贵一点的金鱼风筝也不过四五十元,线轴和风筝线都是免费赠送。”在路边销售风筝的小贩告诉记者,他摊上的风筝有10多个品种,都是风筝厂流水线成批加工的。这种风筝最大的特点就是携带方便,风筝的主体就是一块印了图案的尼龙绸,折叠起来甚至能装进兜里。放飞前只需将三四根很细的塑料杆插进预先缝制好的布套里,就能把整个风筝撑起来。

    青岛放风筝有天时地利

    “青岛老百姓喜欢风筝,开春之后到广场上放风筝的人很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青岛市风筝协会会长苗成升告诉记者,1990年,国家体育总局把风筝纳入了比赛项目,1991年青岛市风筝协会正式成立,别看协会是个“90后”,但青岛人玩风筝却历来是传统。“青岛紧靠海边,有天时地利的条件。”苗成升说,青岛地处的经纬度,每年春天都会有东南风从海上吹来,风速比较平稳,非常适合放风筝。在苗成升的记忆里,他年轻的时候,几乎每个同龄人都有过海边放风筝的童年体验。

    协会成立前,卧虎藏龙的岛城风筝界就已有了一批能人。由于距离风筝之乡潍坊不算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岛的风筝爱好者就自发聚集起来,带着自己制作的风筝,去潍坊参加国际风筝节。等到青岛市风筝协会成立的时候,风筝爱好者可以说是“一呼百应”,聚集了不少“风筝高手”,只要天气允许,五四广场、汇泉广场、八大峡广场、石老人沙滩……这些青岛人最熟悉不过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他们调试自己扎制的风筝的身影。苗成升介绍,在传统的风筝比赛里,工艺制作和放飞都要进行考核。也就是说,真正的风筝高手,不仅要放得好,更要是能工巧匠,可以自己设计、制作。二三十年过去了,这批“风筝高手”好多已是八九十岁的老者,眼下岛城能扎制传统风筝的老人已不足百人。

    风筝用上新材料新工艺

    风筝从中国漂洋过海传到国外,立刻引起外国人的兴趣。国外先进的材料和工业设计,很快被应用在风筝制作中。苗成升介绍说,中国传统风筝的制作材料主要有竹子、宣纸、绢,而国外将尼龙布和碳素杆运用在风筝制作中,其强度大大增加,而且重量还明显减少,有些高质量的风筝甚至是用降落伞专用的布料制作。苗成升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还有一种从国外引入的软体风筝也开始流行,这种风筝完全用超薄布料缝制而成,没有一根硬性骨架,放飞时通过空气将风筝撑起来,将空气动力学运用到极致。

    “风筝的发展也应该跟随时代发展。”苗成升介绍,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叫“鸢”。最早的风筝只是用于军事、通讯,春秋时期,鲁班就 “制木鸢以窥宋城”。唐代晚期,有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风筝”的叫法。随着时代发展,曾经是军事用品的风筝成了老百姓手里的玩具,并且走出国门转了一圈,又转了回来。

    【探访】

    风筝达人曾是田径教练

    67岁的苗成升是岛城不折不扣的风筝达人,他担任了10多年青岛市风筝协会主席。来到苗成升的家,就像走进一个风筝博物馆和风筝作坊,到处是散开或组合好的风筝,墙上也挂着各种类型的风筝。苗成升专门将家里一个房间当成工作室,里面堆放了各种制作风筝的原料和工具。苗成升说,他最喜欢一个人待在工作室里制作风筝,只要手里拿上风筝,即便有烦心事也会烟消云散。

    苗成升说,年轻时他是专业田径运动员,后来做田径教练时认识了一个喜欢放风筝的朋友。 1988年,苗成升陪朋友参加潍坊国际风筝节,正是这次比赛让他与风筝结下不解之缘。“我从小喜欢画画,在部队时专门学过绘画。”苗成升说,制作风筝是一个细活,这些绘画功底让他的风筝工艺水平提升不少。

    “我制作的风筝还随同‘克利伯’帆船游历过世界呢。 ”苗成升说,2006年4月,11艘“克利伯”帆船到达青岛时,市奥帆委决定由风筝协会制作11只最具中国特色的风筝送给他们。苗成升四处查找资料,最后选取沙燕风筝中最为清秀的瘦沙燕造型,几乎一个多月没出门,制作出11只瘦沙燕风筝,并在每只沙燕上画了牡丹、梅花等传统花卉,每只风筝上还有鲜红的“中国印”。这些沙燕风筝随后跟随“克利伯”帆船从青岛扬帆起航。

    在苗成升家的墙上挂着一个造型威猛的龙头,龙角到龙嘴足有1米多长。苗成升告诉记者,这个龙头是他长龙风筝的一部分,他制作的长龙风筝足有140米长,需要十几个人共同协作,才能让它“飞龙在天”。与普通长龙风筝不同,苗成升扎制的龙头可拆卸成10多个部件,龙角、龙嘴、龙须等部位都可拆卸下来。“外国朋友最喜欢这种长龙风筝,但长龙风筝最大的缺点就是龙头太占空间,不便携带。 ”苗成升说。(记者 赵健鹏)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龙喵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