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头条图片 > 正文

突破200万户!这是青岛的最大财富、最硬底气

2022-05-25 05:20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它们是经济的力量载体,是社会生产力,是成就青岛今天、筑梦城市明天的关键力量。在青岛,这支特殊的队伍规模刚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5月24日上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来一个好消息:截至5月23日,青岛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00万户。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从2016年12月突破100万,再到如今突破200万,青岛只用了5年半。

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青岛市场主体总量排名第5位,稳居全省第一;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量193户,排名第3位。

市场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稳就业的“顶梁柱”、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青岛历来是制造业重镇、品牌之都,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市场“弄潮儿”。它们敏锐地捕捉机遇、搏击风浪,实现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城市前行贡献力量。

“200万”,承载着更大的产业、更多的就业、更好的民生、更强的经济发展动能,支撑起更大的城市能级。

在最近的五年间,青岛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五年跨越五个千亿元台阶,2021年突破1.4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368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202.9万人……这些成就的取得,市场主体居功至伟。

它们是青岛面向未来的最大底气,是实现新的城市梦想最强大的“筑梦者”。

200万市场主体是青岛市场体系培育、完善、成熟的最大自变量,而蕴藏在市场主体中的生产、管理、服务、创新和技术能力不断积累提升,是未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最可贵、最可靠、最可预期的战略资源。

01

“画像”200万

经济发展的根基在于市场主体。  

市市场监管局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001023户,同比增长6.25%;实有注册资本83508.95亿元,同比增长6.44%。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开场,副市长赵胜村现场为新注册登记的第200万个市场主体青岛雷神数智科技有限公司颁发营业执照,并送上一份包括全套公章印章、市监法规通、青岛政策通等材料的开业大礼包,为这个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增添注脚。

事实上,青岛市场主体近年来呈现喷发之势,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前2012年底突破50万户,到2016年年底突破100万户,再到2022年5月突破200万户。10年间,市场主体总量连续翻番。即便是在受到疫情冲击的2020年和2021年,全市每年新登记市场主体超过30万户,平均每天就有八九百个市场主体“呱呱坠地”。

在这200多万户市场主体中,企业748474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37.40%,同比增长7.55%。个体工商户1234854户,同比增长5.64%,占市场主体总量的61.71%。

从市场主体类型看,民营市场主体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超98%,民营企业占全市实有企业总量超95%,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已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也正是青岛的新动能所在。

2019年、2020年、2021年全市民间投资分别增长20.9%、13%、8.3%,高于全国16.2、12、1.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分别为52.5%、57.5%、59.8%,民间投资热情高涨,微观经济活力增强,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今年以来,受疫情和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总量增速放缓,但增长的质量仍然保持良好势头。

一季度新登记的6万多户市场主体中,企业占比40.87%,超出全省12个百分点;新登记企业数量为2.47万户,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2倍。结构明显优化,这为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场主体的规模以及新增市场主体的变化趋势,可以反映出城市的经济是否具备活力和发展潜力,同时其带来拉动就业的实效,也能反映人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在今年以来的新登记市场主体中,增长率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4.7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4.6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9.3%)。

当前,一些新兴的业态、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兴起。特别是随着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新业态蓬勃涌现,新动能保持高速增长,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塑造城市发展新优势,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02

“顶梁柱”“发动机”

市场主体是一座城市运行的基本盘和“温度计”。

200万户市场主体的蓬勃健康发展,推动了青岛经济行稳致远。  

2021年青岛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136.46亿元,比上年增长8.3%,位居全国第13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368亿元,增长9.1%。今年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为3372.47亿元,同比增长5.3%,实现“开门稳”。

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细胞,其数量的多少、规模的大小、增长的快慢、结构的优劣,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以2020年青岛市常住人口1010.57万计算,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量为193户,这就意味着5个青岛人里,就有一名“老板”。这恰恰是社会创业创新有活力、市场主体有信心的体现。

从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50户左右,青岛城市的基本盘稳定度可见一斑。

这些市场主体成长快、活力强、业态新、支撑面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稳增长、应对外部冲击的重要着力点。  

其快速发展,不仅有力支撑了青岛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大关,提升了城市总体经济实力,同时也支撑了政府财力的稳定增长。

数据是最好的说明,2021年,全市民间投资增长8.3%,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到59.8%。民间投资在建项目4362个,拉动全市投资增长4.8个百分点。同样2021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251.9亿元,同比增长16.5%,民营税收占同期国内税收的比重全年稳定在六成以上。

各类市场主体是全社会财富的主要贡献者,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磅礴力量。

市场主体活跃的“温度计”功能,还可通过带动就业得到验证。尤其是在疫情冲击下,市场主体是稳就业扩就业的“顶梁柱”。

200万户市场主体,为巩固存量就业和吸纳新增就业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撑。近年来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新设市场主体,就业容纳能力强、创业带动就业特征明显。

尤其对于民营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而言,对社会的贡献大小首要因素不在于税收,而在于就业。

就拿在市场主体中占据数量最多的个体工商户来说,绝大部分集中在服务业,这是百姓生活最直接的服务者,主要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居民服务等业态为主。调查显示,个体工商户平均从业人数为2.68人,以此推算,目前我市个体工商户可以解决全市320多万人的就业,而企业的吸纳力则更强。

2021年,全市民营经济新吸纳就业33.6万人,占全市城镇新吸纳就业的88.1%,持续发挥着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

庞大的市场主体带动数以万计的城乡基层人员扩大就业、勤奋创业、勤劳致富并先富带后富,这也是青岛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5万元的一大支撑面,有力保障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03

一场脚步不停的“双向奔赴”

200万户,这在青岛的经济发展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  

从落地生根到开花结果,市场主体的培育和成长壮大,如同生命一般,离不开“土壤”和“阳光雨露”,也需要“有形之手”全程呵护。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有胆识、会创新的青岛企业家主动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潮流和紧跟城市发展战略茁壮成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磅礴力量。

青岛市场主体出现“井喷式”增长,肇始于2014年启动的商事制度改革,从对前置审批“大刀阔斧”进行删减,到推行“证照分离”,不断放宽市场准入等,有效激发了民间投资创业热情,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与财政、货币政策相比,“放管服”改革基本不花钱或者花很少的钱,且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具有事半功倍、一举多得的效果。

近年来,青岛把简政放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先手棋”,不断推进商事制度等改革,着力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为他们厚植发展壮大的土壤,并加强事中事后、公平公正监管。

去年青岛发布《青岛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推出46条创新突破政策,对标国内外最优水平,全力服务“四个全生命周期”、提升“六种服务能力”,推动青岛营商环境进入全国前列。

今年3月1日《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统一规范公司、非公司制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行政法规,市场主体准入更加宽松便捷、市场主体退出更加兼顾效率与安全。

青岛聚焦企业开办流程、耗时、费用、便利度四个方面,深入整合营业执照、印章刻制、社保登记、公积金开户、税务发票等业务,将7个环节压减至1个环节,0.5个工作日办结,企业开办效率全国领先。围绕企业“准入、准营、准出”全周期,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改革。

转变市场监管执法理念,将服务挺在监管前,出台推行服务型执法的实施意见,着力营造安全、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搭建市场监管“法规通”服务平台,解决企业面对众多市场监管法律法规无所适从的问题。对市场主体“多予少取”“只予不取”,形成“放水养鱼”生态。

这些改革创新抓住了关键点、打到了要害处,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效果不亚于财政货币政策投入的资金,可以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软投入”。

市场主体强则经济强,复杂环境下的经济稳定恢复进程印证并强化了这一内在规律。这也正是把“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作为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的目标与成效检验标准的深刻逻辑所在。

今年以来,青岛助企纾困与激发活力并举,有力保住和催生了大量市场主体。

密集出台各项纾困惠企政策。全市推出助企纾困42条和“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市场监管部门推出抗疫情促发展“暖企行动”20条措施和“赋能青年企业家创业发展”17项举措,优化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工具,这些都有效应对疫情冲击、提振市场信心。

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创新方式方法,支持企业扩投资上项目,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突出培强育新,努力打造民营中小企业多业态发展态势,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做专做精“专精特新”企业,做新做优“四新经济”企业,融通融合大中小企业。

市场主体兴,则国民经济兴。当前市场主体创业发展仍面临不少掣肘,然而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挑战,保住市场主体、“留得青山”,并努力使市场主体更加活跃、“青山常在”,青岛经济发展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吴帅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