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9月3日讯(记者 李丽涛 徐斌)9月3日上午,来自西藏日喀则市的11名藏胞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成功接受骨关节手术,同时“青岛市援藏公益项目暨青岛市市立医院‘高原疾病’救治项目”启动。项目启动后,医院将进一步加大对藏区医疗卫生健康工作的帮扶力度和范围,让更多藏族同胞在“家门口”即可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跨越4000公里 守护藏胞骨关节健康
受高原地理气候等条件影响,骨关节病是西藏当地高发疾病,受限于藏区医疗条件,很多藏民无法及时得到治疗,不得不常年拄拐生活,不仅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身体也承受着病痛的折磨。
此前,在青岛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桑珠孜区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由青岛市市立医院正在桑珠孜区开展援助工作的魏见伟副主任医师带队到各乡镇进行了患者筛查。此次来青的11位藏胞主要是农牧民,大多患有多年的关节疼痛、损伤等病史,女性患者9名,年龄段在55-62岁。
开通绿色通道,给藏族同胞家一般的温暖
此次来青的11名藏胞于8月31日晚抵青,9月1日医院便为他们开通了绿色通道集中收入院。
此前,医院成立了专门的诊疗工作小组,先期对筛选出的患者进行了远程会诊,预留床位,从病人的住院日用品、藏区人民的饮食习惯、病房的布置、手术安排以及术后康复等细节做了充分的准备。9月1日一早,藏胞们顺利入住病房,并陆续开始术前评估,完善各项术前检查。
“自接到此次任务后,我们便积极开展各项准备工作。”东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护士长李云负责藏胞们的日常护理工作,小到饮食起居、调配床位,大到术前术后物资康复器具的准备。“为了便于藏胞阅读理解医嘱,医院提前根据手术方案制定了个性化的出院指导手册,包括出院须知和康复计划等内容,最大限度为远道而来的藏胞提供舒适便捷的就医体验。”
“上次您也来过吧?“此次来青的次旺卓玛一眼被医务人员认出。据了解,今年4月份,次旺卓玛就陪婆婆来青接受了手术治疗,效果非常好,这次她是陪着自己的妈妈来做手术。对于她来说,这里不再陌生。
“婆婆的手术非常成功,现在已经能下地干活了!”她开心地向医务人员介绍,同时用手势不停表示着感谢。“妈妈的腿也疼很多年了,连上厕所都疼,更别说干活了”这次来,她希望自己的妈妈能和婆婆一样,经过青岛市市立医院专家们的治疗,不再被关节的疼痛折磨。
“手术后,我想带妈妈去爬珠峰”
在来青的11位藏胞中,记者发现,他们普遍穿着比较厚,63岁的石塔普赤甚至还穿着棉裤,膝关节还缠着毛毡护膝。“这样能保暖一些,腿就不会那么疼了。”虽然已时值立秋,但无论是青岛还是西藏实际上仍然夏日炎炎,我们无法体会她的关节疼痛,但这样的穿着已然看出骨关节疾病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不便。这次的治疗之旅同样为石塔普赤带来了新的希望,有了对康复后新生活的向往。
患者次仁普尺的女儿拉巴琼达告诉记者:“妈妈膝关节疼痛十多年了,现在只能在家里做做饭,转经都不方便了,用了好多药,试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效果,这次有幸来到青岛,感谢政府、感谢青岛市市立医院的医护人员!”手术后,她要带着妈妈在青岛看看大海,回去再爬珠穆朗玛峰,让妈妈圆梦。
3个手术团队同时开台 成功为藏胞手术
9月2日,经过骨科、康复科、血管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科、麻醉手术科等多个学科会诊,为每一位病人量身定制诊疗手术及康复计划。最终确定为10位病人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1位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
为了让病人尽早的接受手术,早日康复出院,9月3日,青岛市市立医院为藏胞派出了精锐团队,党委书记、总院长,骨关节科专家于腾波、骨关节科戴世友、郭传友教授等,分3个手术组同步进行手术。
为了提高手术效率,麻醉手术科也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确保每台手术无缝衔接。下午13:30,11位藏胞的手术全部结束,并返回病房。
半个世纪接力帮扶 做守护藏胞健康的“格桑花”
9月3日早,由青岛市红十字会和青岛市市立医院联合启动的“山海相拥,大爱同行——青岛市援藏公益项目暨青岛市市立医院‘高原疾病’救治项目”启动仪式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举行。
“高原疾病”救治项目不仅是一项医疗援助活动,更是一份对藏族同胞的深深关爱和责任担当。医院通过发挥专业优势,为高原常见疾病的防治和治疗贡献一份力量。也希望来青的藏族同胞,能够通过医院“手术护理康复一体化”模式的诊疗和精心照护,快速康复,重获健康。
据悉,青岛市市立医院自1975年就同桑珠孜区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和长期的医疗援助关系。48年来,累计20批次39名市立人进入西藏开展医疗卫生援助,他们扎根雪山、情洒高原,累积诊疗患者7000余人次,填补刷新区域医疗技术空白50余项。近两年来,累计接收三批20名来青手术的藏族同胞。同时医院也不断创新援助模式,与桑珠孜区人民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通道,搭建起跨越山海的互联网健康“天路”,医院还竭尽所能捐赠帮扶资金和医疗设备,帮助提升医院建设,谱写了“鲁藏一家亲,共圆健康梦”的动人篇章,与藏族同胞结下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