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书记市长坐镇指挥,全市总动员建设美丽青岛

2023-09-07 23:38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这里是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生态城市”名片日益闪亮。

生态文明,一头连着国家的整体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的美好生活。今年以来,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先后以最高规格召开,分别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山东的进军号令。

9月7日上午,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美丽青岛建设推进会召开。市委书记陆治原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鲁明,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张惠出席。

会上,西海岸新区、莱西市、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作交流发言。

这场高规格的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饱含浓浓的“生态”情怀,可以看到美丽青岛建设的“方法论”越来越清晰。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强龙头”青岛需拿出更大决心、使出更多气力,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开辟出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发展新境界,着力打造山风海韵、魅力宜居、活力善治的美丽青岛。

01

一场大仗、硬仗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人心所盼。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云海日出、与雁同飞,这是近年来,我们亲历的生态变化。而这背后历经的是一场场保卫蓝天、碧水、净土的持久攻坚战。

“全市空气质量连续3年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PM2.5平均浓度10年累计改善60.6%;优良水体比例10年提升38.1个百分点,近岸海域优良水质达到99%;实施两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10年累计减排主要污染物13.26万吨……”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杨钊贤在会议现场晒出的一组数字,是对青岛生态环境质量不断跃升的最好说明。

近年来,青岛全过程、全方位、全地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机制改革都取得显著成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生态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成绩面前摆差距,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效和基础并不稳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还需保持定力,负重前行、加压奋进。

建设美丽青岛,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首要任务,打赢这场大仗、硬仗、苦仗,需要各部门各区市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要在污染防治攻坚上创新突破,就要坚决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等标志性战役,三年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8.5%。”西海岸新区工委副书记、黄岛区区长王清源在发言中表示,抓好白马河等重点工程,建立土壤分级分类管理名录,推动无废岛屿、无废工厂创建。

在莱西市委书记周科看来,要在全域治理上促成效,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大力开展工业废气、城市扬尘等生态专项治理行动,加大污水管网、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02

一场深刻革命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问题。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读懂这次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更多深意,需要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推进美丽青岛建设,必须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围绕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我们关停燃煤小机组19.2万千瓦,靶向突破24条产业链,我市‘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五年提高10个百分点,‘十四五’以来,全市能耗强度下降5.3%。”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卞成说,将继续实施新能源倍增计划,加强氢能储能、节能环保等领域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组织开展重点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不断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目前,我市仍处于绿色低碳转型关键期,在处理发展和减排关系中,需要创新突破,打开发展空间。

西海岸新区发挥先行先试这一最大优势,统筹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生态颜值与经济价值,大力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绿色能源、建设绿色城市,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推动生态资源资产化,在全国率先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开展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灵山岛成为全国首个“负碳”海岛。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就要把绿色发展深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城市是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区域。要围绕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等重点,提升传统产业绿色化水平,培育壮大绿色增长动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等加快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发展壮大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加快交通领域绿色转型,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03

打好“组合拳”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付出扎扎实实的行动。

科学划定并启用“三区三线”,锁定生态保护红线1705平方公里,实现一条“红线”管生态;推行“田长制”,2022年耕地总面积首次实现净增加;修复各类矿山210处,“三区两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率由17.9%提升至95%……近些年来,青岛一系列政策措施紧锣密鼓推行,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最终目的就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生态环保工作,推动美丽青岛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吕恒良作出表态,强化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促进内涵集约发展,实施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力推进重点低效片区开发建设,深入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环胶州湾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推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建设美丽青岛任重道远,需要有力举措保驾护航,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打开全面推进美丽青岛建设新局面。

比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守住资源安全底线。

又如,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强氢能储能、节能环保等领域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实施市场主体间用能权交易。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青岛将以这次大会为新开端、新起点,按照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响鼓重锤再出发,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守护好青岛的绿水青山、碧海蓝天,让环境美、产业兴的生态底色更加厚重,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作者|吴帅 摄影|刘栋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