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年9月10日 星期日
地点: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海拔3860米)
天气:7℃/20℃ 阴
6月下旬,“知名摄影家走进日喀则”创作活动的最后一天,我们要用一整个白天的时间从吉隆赶回日喀则市区。中午时分,我们赶到定日县协格尔镇白坝村加油,因318国道拉孜段正在修路,我们由此拐上219国道奔向定结方向准备从萨迦县绕回市区。午后太阳高照,暖风熏得行人醉,我昏昏沉沉睡了过去,迷迷糊糊中听见一阵阵的音乐声和小多吉为了开车防打盹唱起的藏语歌声。突然,小多吉大叫了一声并踩下了刹车,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正在我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时,小多吉呆呆地拿着一个手机接起了电话,电话中传来索朗旺堆的声音:“你们就没有发现车上少了一个人?”等反应过来,我们同时大笑起来。原来,在白坝加油站,同行的索旺下车登记,小多吉守在车边加油,油一加满,小多吉就上了车踩着油门冲出了加油站。车顺着219国道奔出50多公里,跨过了曲洛乡和长所乡,小多吉才发现索旺落在车后座上的手机一直在响。
高空俯拍白朗,大棚区为山东援建白朗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在这个过程中,索旺先是发现了小多吉上了车开出加油站,不管是吹口哨还是大声呼叫,我们都没有听见。无奈索旺只好先后借了三个人的手机不停地拨打自己的手机,无奈我们一个在专心唱歌开车,一个迷迷糊糊睡过去了,都没有听见陆续响了十多次的手机铃声。索旺只好又从加油站搭了一辆车追我们,一边还是不停地拨打手机,直到联系上我们。这个极大的“乌龙”事件让创作团的老师们知道后都大笑不已,也让第一次见面出行的我们更加熟悉起来。索旺从小在白朗县长大,又是白朗县融媒体中心的资深记者,对白朗感情深厚又熟悉无比,就在回市区的路上,他向我们创作团发出了邀请:9月上旬前往白朗拍摄西藏唯一一个斗牛节——白朗县者下乡斗牛节。
白朗县城附近,右侧大棚区为山东援建白朗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白朗县,位于日喀则南部,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主要支流年楚河中游,也是由日喀则市区沿349国道即拉日南线前往江孜、亚东、拉萨的必经之路,是“拉萨-羊卓雍措-江孜-日喀则”旅游环线的重要驿站。白朗,藏语发音是由公元13世纪时著名僧人译师巴扎·尼玛扎巴和纳朗·多吉敦炯的名字首字发音演变而来。由于白朗县地处日喀则地区河谷农业区的中部,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传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现代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出有机果蔬、有机青稞、有机枸杞、畜牧业乳制品、民族手工业等五大优势产业,是一个富饶的现代农业大县和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县城,素有“高原果蔬之乡”的美誉。同时,白朗还是山东省济南市的对口援藏县,依托党中央的特殊优惠政策和山东省、济南市多年来的无私援助,白朗县确定“三区一廊”产业发展格局,先后荣获国家农业科技园核心区、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果蔬全产业链典型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13个国家级荣誉,打出了“西藏蔬菜看白朗”的品牌。
当木雄草原上的牦牛群。
而这西藏唯一的斗牛节,就位于白朗县者下乡的当木雄草原上。接到白朗县关于拍摄斗牛节的邀请后,日喀则市委宣传部和日喀则市文联就着手组织日喀则本地摄影师们前去拍摄。由市区沿机场高速转入349国道到达白朗县城,一路可见白朗广阔的青稞田里大部都已收割完毕,青稞穗垛成一个个草垛堆积在田野中,场面煞是壮观。尼玛啦带着我从县城内一条小道曲折南行近一个小时,翻过海拔4500米以上的杰拉山口,视野瞬间变得开阔无垠,眼前就是辽阔的当木雄草原。据说很久以前在这片草原上有很多野驴,而野驴的藏语发音是“江”,当地牧民就把这个草原起名为江雄草原,“江”跟“当”读音相似,慢慢的这里就演变成了当木雄草原的称呼。
者下乡的“普孜”房屋。
由杰拉山蜿蜒而下,可以发现当木雄草原四周尽是连绵不绝的小山沟,每条山沟里都有好多奇特的锥状物,看起来就像之前见过的堆积起来的牛粪堆,形状又像跳棋一般不均匀地摆布在一个个石砌方框周围。索旺跟我们介绍,这些锥状物其实是先民们因地制宜用最稠密的草皮一层一层堆积而成的房屋,周围方形的石堆则是羊圈。这种锥形房屋,牧民们称它为“普孜”,也有部分村称为“布日”。在老一辈牧民的记忆里,这种建筑具有密不透风、雨雪不侵、冬暖夏凉的特点,建筑虽不大,但一家十几个人围坐在一起还是可以的。如今,这些废弃的“普孜”大多改做储存饲草或者当成牛羊暖圈,而它们的主人们都已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易地搬迁新房,安居在这片平坦开阔的土地上,成为当木雄草原上最幸福的新时代牧民。
牧户赶着羊群准备进入斗牛场进行“果孜”仪式。
者下乡斗牛节在每年的9月份举行,此前因为疫情原因停办了三年,所以今年恢复举办后当木雄草原的斗牛场就显得格外热闹,四面八方的农牧民们甚至还有来自周边县的群众都齐聚这里,原本只有2000多人口的者下乡,却在斗牛场吸引来两万三千多人,只为一睹这一年的“牦牛王者”出自谁家。白朗者下斗牛节由来已久,距今已有500余年的传承历史,如今更是西藏闻名遐迩的大型传统文化盛会,属于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当地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据说,起初只是一种以“数羊头”来展示彰显富足生活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数羊头”藏语发音叫作“果孜”,是独具地方色彩的生产成果大展示和牧人比富之举,后来便逐渐由“数羊头”演变成了更为激烈、热血的斗牛比赛,但数羊、赞羊的环节依然保留了下来。每一年的斗牛节,代表数羊环节的冠军牧户身着节日盛装,赶着自家的数百只羊缓缓走入斗牛场,前来参加斗牛节的亲朋好友们也随后簇拥而至,怀着自豪和荣耀感,竞相给“数羊”冠军得主敬青稞酒、献哈达。随后,牧户会抓出一支领头羊来,由一名穿着黄袍的“说唱官”对着带上铃铛和彩绸的领头羊撒糌粑、献哈达、颂赞语,寓意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幸福、国泰民安,并示斗牛活动正式开始。
牧民们赶着牦牛群前往斗牛场。
斗牛是整个节日的高潮,按照传统,每户牧民所属的每一群牦牛中都至少有一头是种公牦牛,其中最健壮的、最勇猛的种公牦牛需要单独照料饲养才能成为合格的参赛斗牛。比赛当天,牧民们赶着一群群牦牛从四面八方赶来,如星罗棋布聚集在斗牛场周边草场,每群牦牛群里面会有一头一人高的斗牛便是其中那颗最耀眼的“明星”。每年的斗牛赛,都采取抽签排顺序、单轮淘汰制方式决出冠军,牧民会为参加比赛的种牦牛披绸挂缎,并在比赛时将整群牛群赶到斗牛场上,种牦牛为了争夺对牛群的独霸与控制权,而且在成群的母牛面前,会更具有好斗性。只见它们或身披“吉祥八宝”纹样绸缎,或身披五爪神龙云纹图样绸缎,翘着尾巴、卷起尘土、喘着粗气,恨不得立刻将“对手”一角撞飞。
精彩的斗牛表演。
有的斗牛,会在比赛时小心接近,用两只牛角小心接触,就如击剑比赛初始时的试探一般,然后猛然相撞,牛角纠缠在一起,难舍难分;有的斗牛,则是一开始就以迅猛速度顶在一起,用自己的智慧,扭颈、跳起,只为让自己的牛角脱离纠缠,然后把对手顶跑;还有的斗牛,或许此前曾经输给过对手,心里落下了阴影,不敢应对,躲得远远的……所以每一场斗牛比赛的时间,有的瞬间分出胜负,有的则要持续十几分钟。一场场众人期待已久、惊心动魄、四座沸腾的斗牛赛在双方牛主人一声声“嘎图”的叫喝声下接连展开,观众则欢呼着、期待着、猜想着最终谁将会是新的“斗牛王”。而,无论谁输谁赢,这头壮牦牛都是主人们心目中引以为傲的斗牛“冠军”,比赛最终胜出的则被称为“牦牛至尊”,摘得名利双收,成为当木雄草原新一代“霸主”。在参赛的种牦牛中,有一头白头黑眼圈的斗牛,被我和吴老师称为“熊猫”斗牛,虽然不是最高最壮的,却是速度最快、动作最迅猛的,先后击败了多头比自身还壮的牦牛,是我和吴老师心目中的冠军“牛”选,可惜因为在决赛阶段受伤而最终没能摘得桂冠。
精彩的斗牛表演。
者下乡的斗牛场吸引来两万多人观看。
牧歌悠扬、牛羊满山的当木雄草原。
“斗牛节”第一天会举行传统的“果孜”和“斗牛”比赛,后面的几日,便是狂欢的日子,锅庄舞、六弦琴弹唱、藏戏、赛马、赛牦牛、抱石头、短跑、拔河等比赛项目会一一上演,进一步丰富了节日的内容。希望在这牧歌悠扬、牛羊满山的当木雄草原,在金秋九月的斗牛故里、生态者下,这场独具特色的高原斗牛文化盛宴能年年上演,让这里年年欢天喜地、高朋满座,成为白朗一处新的文化旅游亮点。(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青岛援藏干部 王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