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4月11日电 记者从南京博物院获悉,江苏泰兴一座浇浆墓内近日出土一具不腐男尸,干瘪的皮肤已成棕黑色仍略有弹性,指甲一片不少,唇边和下颌的胡须虽然变得灰黄卷曲却没有脱落。
去年12月起,南博、泰州博物馆和泰兴博物馆在黄桥镇一处房地产工地共发掘出17座明代家族墓,均属于当地望族何氏,其中保存最好的是两座浇浆墓,为张氏墓和何嵩墓。由于泰州地区曾多次出土不腐古尸,考古人员决定将重达11吨的张氏墓和重达6吨的何嵩墓整体运回考古实验室内开棺。果然,考古人员打开何嵩墓的棺椁后,又一次出现了不腐古尸。
考古人员领队马永强介绍,打开棺椁时,墓主穿衣戴帽平躺在棺材里,脸部呈黑褐色,虽然脂肪肌肉都已消失,但皮肤完整,眉毛和胡须都在。古尸的手部也完整呈现,就连右手小拇指的长指甲都没有断裂。此外,墓主身上穿的棉布做的长袍、夹袄和裤子等也韧性很好,解系扣毫无问题,就连棺椁中放的纸钱都可以整沓取出。
据悉,江苏泰州已出土5具不腐古尸,具有一些共同特点:首先是墓葬均是密封性极强的浇浆墓,阻止了微生物和细菌入侵并腐蚀尸体;其次是埋藏较浅且地点较高,基本不受地下水位影响;第三是棺木均为木质坚韧的柏木,棺内放置的香料,起到杀虫、抗菌及防腐作用;第四,棺材内部空间很小,容易形成缺氧环境;第五,泰州独特葬俗,即去世的人要在凉爽通风的祠堂里停枢数月至数年,尸体下还要垫上厚厚的棉被、草纸和灯心草,有很强的吸水、吸油功能。(记者 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