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社会 > 正文

相处13天即结婚 丈夫指使同伙杀妻骗保300万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 2016-09-21 10:02:05 字号:A- A+

    (原标题:临盆女子为合法生子闪结闪离)

    为了给未婚先孕的孩子能合法出生、办理户口,广东韶关市曲江区一名孕妇与一名仅认识8天的男子结婚。孩子出生后户口办好了,她便一纸诉状起诉刚刚“喜当爹”的丈夫要求离婚。

    据曲江法院查理查明,2014年7月,原告杨某与前男友未婚先孕,但其前男友却以对杨某未婚先孕“有看法”为由,死活不愿与她结婚。为了合法生下孩子,杨某“心生一计”决定随便嫁个男人,把孩子生下来合法上户口后再离婚。

    2015年1月30日,经人介绍,杨某认识了被告谢某。同年2月6日,杨某与相识仅8天的谢某登记结婚。3月25日孩子出生,谢某很开心,很快给孩子办了户籍。然而,杨某坐完月子后,以小孩生病谢某不愿意出钱治疗为由,带着孩子回到娘家至今,并于日前向法院起诉与谢某离婚。

    庭审时,谢某坐在被告席上显得非常委屈。他说,杨某称其没有拿钱为小孩看病不是事实,他有医疗费票据为证。但双方没有夫妻感情,婚后没有夫妻生活是事实,只要原告返还礼金和金饰,他同意离婚。

    曲江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为了生育小孩与被告登记结婚,婚后未履行妻子的义务,且生育小孩3个月后即离开被告至今未归,原告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欺骗了被告的情感,使被告在经济上也受到了损失。同时,双方虽然登记结婚,但均确认未有过夫妻生活,属于确未共同生活的情形。

    因此,杨某收取谢某的12900元及金器属于彩礼的性质,考虑到金器属于个人专用品,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性,不适宜返还原物,折现6306元返还。据此,该院判决准许原告与被告离婚;原告应返还收取的彩礼及金器折现共19206元给被告。

    中新网7月19日电 据外媒报道,美国田纳西州一名71岁老太太阿尔梅达,在儿子的葬礼上认识了17岁的少年加利,两人虽然年龄相差甚大,但却一见钟情,双双坠入爱河,交往三周后就火速结婚。

    报道称,阿尔梅达和第一任丈夫唐纳德结婚43年,对方在2013年7月去世,而45岁的儿子罗伯特后来也过世,让她相当悲痛。加利表示,当时他的姑姑邀请他参加姑丈罗伯特的葬礼,两人也因此在丧礼上相遇。

    阿尔梅达对加利一见钟情,她说:“我注意到这名年轻人有着可爱的笑容,心想"就是这个人"……”

    两人之后开始约会,交往三周后就闪电结婚,加利说:”她真的是我的梦想女人!”

    加利指出,年纪较大的女人对于自己更有吸引力,他曾在8岁对老师有好感,还曾和一名77岁的老妇交往。

    虽然阿尔梅达和加利的感情非常甜蜜,但这段婚姻却遭到不少亲友反对,阿尔梅达对此回应称,“有些家人认为加利对我来说太过年轻,说我一定是疯了,但我告诉他们"我并没有疯掉",而且我们彼此相爱”。

昨日,唐西在朋友圈晒刚领的结婚证。受访者供图

  昨日,唐西在朋友圈晒刚领的结婚证。受访者供图

    商报记者 郑三波

    实习生 晏萌

    4小时能做什么?对于上班族而言,不过就是半天的工作;对于自驾族而言,可从重庆主城赶到巫溪、城口……而唐西和张燕,4个小时就完成了从相见、相知、相爱到决定登记结婚这一人生大事。就像周杰伦歌中唱的那样,爱情像龙卷风,昨日,唐西和张燕在渝北区登记结婚。

    相见

    虽是同事但接触不多

    聚餐时同事撮合他们

    昨天上午,唐西和张燕来到渝北区婚姻登记中心,正式登记结婚。当两人将结婚证晒在朋友圈时,群里的朋友一片惊呼——头天晚上,大家还在开玩笑让他俩凑一对过七夕呢,来得也太陡了吧!

    “昨晚一起吃饭时,大家还在开他们玩笑,这对大龄单身青年正好凑一对,一起过情人节脱单。”唐西的好友兼同事赵斯恒说,这也太突然了,不过仍要祝福他们。

    昨天下午,两人忙着请假去旅游,领导也非常愿意促进两人的感情,准备批准两人的假期。

    唐西告诉记者,他在位于人和的一家客运公司办公室做行政工作,张燕则是分公司财务。8月8日下午,公司举办业务培训活动,活动结束后,大约晚上8点,大家一起聚餐。

    “我们20多人乱坐,她刚好坐在我旁边。”唐西说,他俩虽然也算认识3年,但由于张燕在分公司从事财会工作,自己在公司办公室上班,平时接触不多,只是偶尔联系过几次,没有深交。

    两人坐在同一桌吃饭,由于都是大龄单身,其他同事就拿两人开玩笑,“看起你们两个男才女貌,很登对。”“一起过七夕脱单算了。”“你们两个现在都单起的,啷个不耍朋友呢?”

    相知

    都被父母逼婚逼怕了

    从窘遇聊到共同爱好

    “当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让我有点心动了。”唐西说,他今年35岁,最近四五年父母一直逼婚,还被拖去相亲七八回,但有的见面不满意,有的耍一段时间没感觉分了,拖到现在仍是单身。而从张燕的交谈中,发现她的遭遇和自己差不多。“我已被我妈老汉逼婚三四年了,但都没有找到一个如意的人。”张燕向唐西吐槽。

    张燕说,她和唐西交谈中,发现两人都有遭父母逼婚的窘遇,话题就此打开。两人从吐槽逼婚聊到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后来发现大家有一个共同爱好旅游,于是又热聊旅游。

    到聚餐结束,张燕发现,要是和唐西耍朋友也不错,有同样遭遇,有共同爱好,而且唐西比自己高,对人友善,是一个不错的结婚对象。

    相爱

    送她回家依依不舍

    临别决定天亮结婚

    晚10点聚餐结束后,唐西主动提出送张燕回家。“送她回家路上,我们又聊了很多话题。我们心里都明白已经喜欢上了对方。”唐西说,到了张燕家小区,两人都有点舍不得分开了。

    两人卿卿我我到零点分别时,张燕突然发现唐西挺适合自己的,成熟稳重,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她突然半开玩笑地说:“既然我们都被逼婚,你敢不敢跟我结婚?”唐西一听,说:“结就结。”“那好,明天早上8点来我家接我去扯证。”“一言为定。”

    两人从相见、相知到相爱再到最后决定登记结婚,前后只用了4个小时。

    唐西

    缘分来了

    就果断结婚

    我们拿结婚证也不算很盲目,因为认识了3年多时间,只是了解不够深。聚餐期间我向张燕的朋友和领导问了她的情况,大家说她比较本分,和蔼,没有架子,工作做得也不错,缺点就是有些挑,挑到30岁还没有男朋友,偶尔耍耍小脾气,能容忍就没有问题。

    这么多年来,我也处了不少对象,但一直没有找到一个让我有结婚冲动的人。虽然和张燕只交流了三四个小时,但感觉对方很适合自己,比较适合结婚。可能感觉到了吧,缘分来了就果断结婚。

    张燕

    遇到合适的

    就一定抓住

    当晚我也私下问了几个唐西的同事,打听他的为人。大家都说他不错,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没什么不良嗜好,就是比较懒散,回到家就窝在沙发上看电视,不爱收拾家。我既然选择了他,就要慢慢改变他。

    之前我比较挑剔,如今过了三十这道坎,自己也开始着急了。现在优秀的大龄单身男青年不多,通过聊天发现唐西还不错,遇到合适的就一定要抓住。

    反应

    父母先惊后喜

    昨天早上8点,唐西去见张燕的父母。“我们很吃惊!”张燕母亲说,但经过了解,知道两人是一个公司的,且认识3年了。女儿能找到一个不错的结婚对象,我们还是开心。

    之后唐西带着张燕的父母见自己的父母。双方父母同意后,两人11点左右便到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

    声音

    选择闪婚要冷静

    重庆社会学家谭刚强称,闪婚是好是坏不好判断,有的闪婚很幸福,有的很快离婚,但选择闪婚时要头脑冷静,婚后要宽容和忍让对方,这样的闪婚才会更幸福长久。

    楚天都市报8月14日讯(记者聂丽娟 通讯员洪法 实习生罗曼斯 赵华 )一对大龄青年,在相亲角经父母撮合后闪婚,可婚后不到半年,妻子竟提出离婚,理由是丈夫拒绝与她同房。

    刘小姐今年32岁,在武汉一家大型企业当行政文员,她研究生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父母每天催着她去相亲。

    去年5月18日,刘小姐的母亲跟朋友在中山公园散步,无意在相亲角的一张相亲帖上相中一个武汉男生。刘小姐觉得这个男生跟自己的女儿年龄相仿,而且工作稳定,在武汉也有固定居所,老人当即拨通电话,让女儿跟这个叫小陈的男生见面。

    刘小姐跟小陈同岁,见面后,两人感觉性格气质都比较相似,家境也相当。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两个人谈起了恋爱。男方的父母也见过了未来儿媳妇,觉得两个人很般配,对这段婚姻很满意。

    去年底,刘小姐与男友小陈举行婚礼,两家人大宴宾客。刘小姐的母亲也非常开心,女儿兜兜转转,终于找到意中人。婚礼仪式上,刘小姐的父亲激动得泪水涟涟,将女儿的手亲自交到女婿小陈的手中。

    洞房花烛夜当晚,小陈醉得一塌糊涂,倒头就睡。刘小姐想他肯定是太累了,也没在意。谁知,第三天,小陈竟然出差去了……

    后来,小陈又以工作太忙为由,每天晚上睡沙发,跟刘小姐分房睡。刘小姐觉得不好意思,没有当面跟他提出来。2个多月后,刘小姐觉得实在太委屈了,就跟丈夫吵了一架。

    今年3月,刘小姐向洪山法院起诉离婚,她认为丈夫小陈身体上有疾病,不能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但是对此,小陈回应称,完全是刘小姐无理取闹,自己身体是健康的,正常的,不存在妻子所说的无法过夫妻生活的事实,因为工作忙,可能确实冷落了妻子。陈先生认为,妻子对自己缺乏起码的信任,他觉得这段婚姻他没有信心走下去,也愿意离婚。

    法官审理此案认为,双方是有感情基础的,夫妻只要互相尊重,夫妻关系还是可以得到改善的。至于女方提出无法完成正常的夫妻生活,男方不认可,而且女方也没有充分证据予以证明,故不予采信。

    昨日记者获悉,法院不准许双方离婚。

    新京报快讯(记者左燕燕)离异多年的陈女士在网上交友,结识了比自己年轻十岁的鹿某,并开始恋爱。鹿某声称已购买价值几百万房产准备结婚,却在多次向其借款后失联。经查,案发前鹿某其实是一名洗车工,临时起意想从陈女士手里骗些“零花钱”。近日,海淀分局马连洼派出所破获这起婚恋诈骗案,并将嫌疑人鹿某抓获。

    2015年8月,陈女士在微信上认识比自己年轻十几岁的鹿某。陈女士已离异多年,俩人又聊得投机,很快确认了恋爱关系。

    几个月后,鹿某声称在前门给陈女士买了一套价值好几百万的房子,准备二人结婚时用,但陈女士数次提出去看房子时或者要房产证时,鹿某却以种种理由推却了。

    此后鹿某便又以朋友出事住院等各种理由,向陈女士借现金近4万元。今年7月份,陈女士突然联系不上鹿某,才察觉自己可能被骗了。8月9日下午,陈女士向海淀分局马连洼派出所报警。

    “根据经验,这很可能是一起以婚恋为名的诈骗案。”办案民警称,根据陈女士提供的线索, 8月11日,在房山将鹿某抓获。

    鹿某,41岁,2003年曾因诈骗被海淀法院判刑11年,并于2014年出狱。

    案发前,鹿某是马连洼地区一家洗车店的洗车工,去年8月,通过微信搜素“附近的人”添加事主陈女士为好友,通过聊天发现事主比较单纯,容易相信别人,就临时起意想从其手里骗些“零花钱”。目前,鹿某因涉嫌诈骗罪被海淀警方刑事拘留。

8月23日,成都交大路某咖啡馆,姗姗给记者讲述自己的遭遇。

  8月23日,成都交大路某咖啡馆,姗姗给记者讲述自己的遭遇。

婚恋公司指导老师和姗姗的聊天记录。

  婚恋公司指导老师和姗姗的聊天记录。

婚恋公司提供的“婚恋指南”。

  婚恋公司提供的“婚恋指南”。

    姗姗是地道的成都妹子,1米68的高挑身材,面容姣好,有着成都妹儿的开朗、大方。

    在机关单位上班,是家中的独生女,按她的条件,谈恋爱结婚很容易。可谈了好几个男友,都觉得不合适。

    今年年初,姗姗又和男友分了手,但她心有不甘,于4月找到一家婚恋公司,花7000元定制了一款“挽回前男友”服务,想让恋爱专家帮忙挽回恋情。不料,签完合同不到一个月,前男友就闪婚了,“挽回男友”服务失败……

    姗姗要求婚恋公司退还部分款项,但婚恋公司回应称,公司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失败不是公司的责任,没法退款。

    和男友分了手

    她定制“挽回前男友”

    和姗姗见面,给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很受欢迎——身高1米68,面容姣好,家庭条件也不错。

    姗姗为人大方、开朗,聊起天来滔滔不绝,很有异性缘。可是,虽然谈了几个男友,她至今没能结成婚,之前有过谈婚论嫁的男友,都因为各种原因,没能终成眷属。拖啊拖,年龄大了,她也有点着急了。

    2014 年,姗姗认识了一个男友,仅仅三个月就分手了。一年后,她对前男友念念不忘,主动去找前男友复合。

    “他是做生意的,属于沉稳大叔型,他认为我的心态还像小孩子一样,说我们不合适。”姗姗说,两人再次接触了很短一段时间后,今年年初分了手。

    分手之后,姗姗仍念念不忘,那段时间胡思乱想,在上网时无意发现,居然还有“挽回前男友”的公司……

    今年 4 月 2 日,她选定了成都幸福家婚姻服务有限公司,花7000元定制了“挽回前男友”服务,双方签了合同。幸福家公司承诺向她提供三个月的指导服务,帮她挽回前男友。尴尬/

    前男友闪婚“挽回”失败

    有了恋爱专家指导,肯定有希望挽回前男友!抱着这个想法,姗姗开始接受恋爱专家的指导。指导她的是一位女老师,两人加了QQ,开始了网上授课。

    学习情绪管理、沟通技巧、调整自我成长……指导老师不断通过QQ向她授课,教她为人处事。“最主要是教我怎么和前男友聊天,怎么才能复合”。姗姗说,她也能听进去,一切似乎在向好的方向转变。

    不料,本以为接受了恋爱指导就能挽回恋情的她,在和前男友的一次通话中,竟然得知前男友闪婚了,“前男友还说,我瓜得很,居然相信啥子‘挽回前男友服务’……”

    在前男友闪婚后,家里又给姗姗安排了一次相亲,指导老师还陪着她一起去相了亲,“我真的把指导老师当成了朋友”。

    但姗姗认为,她交钱定制“挽回前男友”的目的,是挽回恋情,现在挽回已经失败,幸福家公司应该退还一部分款项。

    公司回应/

    失败责任不在公司

    8月24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见到了双方签署的那份合同,合同名为“情感疏导协议”,上面特别添加了“帮助男友和女友度过感情危机,实现复合”、“实现自我成长以及自我提升”两个服务项目。

    幸福家公司负责人刘主任回应称,姗姗的情况比较特殊,之前有过多段恋爱失败史,“签合同的时候,我就说挽回前男友的可能比较小,但她坚持要签。”

    刘主任说,严格来说,这个协议并不是姗姗所说的“挽回前男友”,而是“综合性的恋爱指导协议,无论是挽回前男友,还是寻找新恋情,目的都是帮助姗姗解决婚姻大事”。并且,在三个月期间,公司派遣多位老师,先后为姗姗进行了心理疏导、形象指导等,“挽回失败不是公司责任,确实不能退款”。不过她说,公司已经额外向姗姗免费赠送一个月的择偶指导服务。

    律师说法/

    如无明确约定公司应退还部分费用

    北京安博(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杨认为,姗姗与婚恋公司形成服务合同关系,双方均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从实际履行情况来看,姗姗没有能与前男友复合,显然没有实现双方签订合同的目的。

    陈律师说,如果在双方合同中,有过不保证结果或服务费任何情况均不予退还等明确约定,婚恋公司则不用退款。如果没有,则可以参照适用《合同法》关于居间合同的相关规定,即居间人没有完成居间事务的不得收取居间费,但可以收取为完成居间事务支付的必要费用。

    因此,除双方合同另有约定外,婚恋公司应当向姗姗退还部分费用,至于退回的具体金额,建议双方协商解决。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智摄影雷远东实习生吴林昊

网传战某行凶后点火烧房。 贴吧网友“郭郭打i ” 图

  网传战某行凶后点火烧房。 贴吧网友“郭郭打i ” 图

    8月31日,山东省招远市一男子在家中将妻子、岳母杀害后自杀。网传该男子是吸毒人员,因毒瘾发作作案,作案后还点火烧房。9月1日,招远市公安局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嫌犯已自杀,案件正在调查,其他情况不便透露。

    有网友在“招远吧”发帖称,31日上午,招远市尚水花园小区一住户两口子发生争吵,女方把母亲喊来,两人随后被男方杀害;作案后,男方点火烧房。多张网传照片显示,房内有明火,部分外墙已被熏黑。

网传战某行凶后点火烧房。 贴吧网友“矮新觉特洛” 图

  网传战某行凶后点火烧房。 贴吧网友“矮新觉特洛” 图

    澎湃新闻注意到,有网友跟帖称,上述吵架两口子有一个小孩,正在上幼儿园。

    9月1日,招远市公安局在其官方微博@招远市公安局 通报称,8月31日10时许,招远市尚水花园小区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经查,疑犯战某(男,46岁,招远人)因家庭矛盾将妻子及岳母杀害,后畏罪自杀。

    对于网传“战某是吸毒人员,因毒瘾发作作案”,招远市公安局工作人员称,案件正在调查中,以通报内容为准,嫌犯战某是否吸毒人员,是否作案后点火烧房等网传说法均有待调查。

    【新民晚报】为了提高英语水平,大二学生通过某交友网站认识了一位自称是英语培训机构的老师,结识半个月两人便领了结婚证,婚后半个月两人又来到法院要求离婚。最终虹口法院判决两人离婚。

    小云是沪上知名高校X大学大二的学生,虽然学习的是理工科专业,但学业优秀的小云打算大三时报考中级口译。去年12月初,小云通过交友网站认识了网友凯文,凯文自称是某英语培训机构的老师,愿意跟小云交朋友,帮小云一起练习口语。小云喜出望外,与凯文约定平安夜在人民广场碰头。此后,两人按约见面,凯文英语口语流利,风度翩翩,让涉世不深的小云彻底放下了心中的疑虑。与凯文一起吃过晚饭后,凯文邀请她去自己家里玩。在凯文家,小云又和凯文一起喝了不少红酒,当晚,两人便发生了关系。

    此后凯文不断打电话给小云,让小云跟他结婚,还经常到小云的学校找小云。在与凯文相识短短半个月后,小云便瞒着父母从家里偷偷拿出户口本,与凯文登记结婚了。两人结婚后并没有居住在一起,在凯文的要求下,小云带凯文回家见父母,小云父母这才知道女儿已经登记结婚了。他们大吃一惊,坚决要求小云和凯文离婚,甚至报警要求凯文离开自己家。凯文不同意离婚,于是婚后短短一个月,两人便闹上了法庭。

    庭审中,原告小云诉称,自己与被告凯文通过网络认识,因婚前了解不够,婚后即发生矛盾,期间原告及家人多次报警,夫妻感情未真正建立,现要求与被告离婚。双方无共同财产,离婚后各自自行解决居住。

    被告凯文辩称,自己与小云系一见钟情,双方自愿结婚,不存在强迫、欺骗等情况。现既然小云的父母不同意这桩婚事,自己与小云感情渐淡,愿意接受法院判决。双方没有共同财产,离婚后各自解决居住问题。

    虹口法院一审判决认为,原、被告婚前了解不够,婚后未能妥善处理彼此关系,现双方对离婚、财产、居住等达成的一致意见,与法不悖,依法予以准许。判决做出后,双方当事人均没有提出上诉。(以上人物均系化名)(通讯员张宁记者袁玮)

    爱情像龙卷风

    他们相处4小时闪婚

    商报记者 郑三波

    今年8月9日,七夕节,一对只用了4个小时就完成从相见、相知、相爱到决定登记结婚的恋人在渝北区登记结婚(本报8月10日曾独家报道)。昨天凌晨,男主人公唐西在朋友圈突然发帖称,爱情可以浪漫温馨、轰轰烈烈、卿卿我我,而生活则是油盐酱醋。感谢好友们的关心,但我们双方都已尽力了,我们走过了一段美好的生活,现在已是该各走各的了……

    据了解,两人于9月1日离婚。

    很快,就有亲朋好友留言表示惊讶,也有人表达慰问和理解,还有朋友表示可惜。

    婚后摩擦

    女方抱怨

    他吃饭像抢 天热就赤裸上身

    “我们结婚开始一周时间多幸福的,一起做饭,一起洗衣……”唐西前妻张燕回忆起婚后生活,还满脸甜蜜。她说,可能是新鲜感过了,他们在生活上的摩擦开始凸现。

    她举例称,唐西每次吃饭像打仗一样抢,一碗饭几分钟就吃完;他怕热,只要热起来就光着上身,有时无论有没有客人都一样,不文明也不礼貌。开始提醒,他还改,但时间久了,说也好,劝也好,假装生气也好,他就是不改。“结婚前他说为了我,有些毛病要改,但他真的没变。”她说。

    闺蜜结婚 新郎喝可乐他抵黄

    她说,结婚大约10天后,她和唐西一同去成都参加闺蜜的婚礼,在婚礼宴会上,唐西的一系列行为让她很难堪。

    张燕称,由于新郎不胜酒力,敬酒时以可乐代替,唐西却当场拆穿,还像个孩子一样要新郎必须喝白酒……在唐西的强烈要求下,新郎喝了一大杯白酒。为此,闺蜜私底下向张燕抱怨,认为唐西有些行为比较幼稚,不成熟。

    “可能是他不爱喝酒抽烟赌博,接触的人较少,造成他做事有些不太成熟吧。”张燕说,唐西为人处事方面的确有待提高。

    她还告诉记者,婚礼当晚,几个朋友在一起打麻将,唐西一直在她背后指指点点,“让我觉得很没面子。”在回去的路上,张燕表达了对唐西的意见,唐西认为自己没错,两人在路上大吵了一架。

    男方抱怨

    她凌晨一两点还玩游戏 爱睡懒觉

    唐西承认张燕说的是真的,“可能是我们的磨合期太短,两人的性格还没有完全了解,但我一直在努力改,而改是要一个过程的。”他说,很多争吵都是因为生活琐事。

    唐西说,除了生活琐事,还有两人的生活习惯也很不一样。他习惯早睡,而张燕是“夜猫子”,经常凌晨一两点还躺在床上玩游戏,要么逛淘宝;他不爱睡懒觉,而前妻爱睡懒觉。

    “我希望她能与我一起早点起床弄早餐,一起上班。”唐西说,但张燕认为结婚不久,不想过早进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在外面吃早餐就可以了,何必自己弄。

    矛盾爆发

    他想要孩子

    她说还没耍够

    导致两人最终离婚的导火线是8月下旬,唐西向张燕提出想要孩子的想法。他认为两人年龄不小了,是时候要小孩了,但张燕觉得刚结婚,还在甜蜜期,有了孩子就不自由了,她还没做好当妈妈的心理准备。

    “前面的琐事,我都可以忍,但突然要孩子,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我还没做好当妈妈的准备。”张燕说。

    而说到孩子,张燕希望以后由自己的父母来带,因为婆媳间不可避免会发生矛盾,母女间即使有矛盾也不会生气。而唐西则坚持要自己的父母带,因为他们就在重庆,而且婆婆爷爷带孙子天经地义。

    两人为了孩子的事闹了几天,之前累积的矛盾一起爆发,唐西指责张燕不会过日子,耍心太重;张燕则指责唐西不成熟,不会处事。争吵之后,张燕一气之下回了娘家。此后,两人又在电话中争吵,张燕提出离婚,唐西不同意。拖了几天,唐西也火了……两人最终在9月1日离婚。

    亲朋反应

    男方母亲:本来很看好这次婚姻

    昨天,唐西母亲告诉记者,婚后,张燕做饭、洗衣等都很勤快,爸爸妈妈喊得很甜,也尊重长辈。“当时我们都很看好这次婚姻,给他们两人很大的空间。”她说,但事态的发展始料未及:“有时在卧室外听到他们吵嘴,我还私下教育儿子,但没有效果。当他们突然提出离婚,我劝了两人,但他们都很激动,坚持要离。他们都是成年人,做父母的不支持他们也要离,只能同意他们离婚。”

    女方母亲:遗憾两人未过磨合期

    “我真的没有想到这样快就离婚了。”张母提起女儿离婚一事,十分痛心。她说,她认为两人如果要离婚也要一年半载,但如果过了这一年半载的磨合期,就不会离婚。

    张母说,女儿第一次回家,她就劝了女儿,但女儿说到要孩子就胆怯了,还不停地说唐西不是。越说越伤心,痛哭不已。见女儿这样痛苦,想到两人结婚不久,没有财产纠纷,早点离了不耽误两人再找伴侣,张母最终同意女儿离婚。

    男方好友:婚前不看好这段婚姻

    “当时都有些不看好他们的婚姻。”唐西好友陈某说,他们闪婚前,他曾劝过唐西再考虑考虑,恋爱可以轰轰烈烈,而结婚就是一个家庭油盐酱醋的琐事,但唐西却说缘分来了,就果断结婚,能容忍妻子的问题。见好友如此坚持,他只好祝福他们,却没想到他们还是离了。

    声音

    闪婚需要一个磨合过程

    重庆社会学家谭刚强称,闪婚前两人接触过少,彼此性格不够了解,这就需要结婚后两人多宽容和忍让彼此的缺点和错误,这是一个磨合的过程,如果磨合期内吵嘴、矛盾不断,那两人的结婚不被看好。

    具体到唐西张燕两人的闪离,谭刚强分析原因称,首先是对婚姻缺乏足够的认识。婚姻和爱情完全是两码事,不能将婚姻与爱情混为一谈。爱情是激情和浪漫,婚姻生活则是琐碎与平淡。如果对婚姻没有足够清醒全面的认识,那就很容易离婚。

    其二,对家庭责任缺乏担当。对婚姻负责,就一定勇于承担婚姻和家庭的责任与义务。如果不愿付出自己对家庭的热情与力量,不懂得包容与理解对方,这样的闪婚难免会闪离。

    第三,太快结婚不懂得珍惜。闪婚,因为结婚太快,彼此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懂得彼此退让,不懂得感恩,遇到点事儿就一味地指责和抱怨,这样的闪婚注定会闪离。所以,婚姻大事不宜草率,要想清楚再结婚。

    小调查

    不同年代的人

    咋看待闪婚闪离

    81岁的黄婆婆:我们结婚那会儿,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一样不认识对方,不知道对方的脾气秉性,婚后才去了解磨合,生活还不是过得美美满满,我们结婚就是一辈子。现在的年轻人选择多,对婚姻家庭不珍惜,说结就结喊离就离,完全搞不懂。

    53岁的谢阿姨:很难理解闪婚闪离的孩子,感觉婚姻像儿戏,没有一点责任心。不过,现在的孩子自主性强,在他们结婚之前,我们这些长辈要多引导,给他们做工作,让他们认真对待婚姻。

    26岁的林先生:闪婚就是玩新鲜,新鲜感过了,谈得拢就继续过日子,谈不拢就离婚。高中、大学朋友耍得多了,不在乎那个结婚证。而且婚姻不是枷锁,应该是快乐的生活。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对婚姻都看得很淡,闪婚也无所谓,过不到一起就离。

    9月19日凌晨零时许,北京警方通报称,9月18日晚7点,密云区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王某某(男,37岁,北京市密云区人)因感情纠葛,持刀先后将其妻李某及李某亲属等5人扎伤,导致3人死亡,2人受伤。后王某某向警方自首,现已被控制目前,目前,案件具体情况仍在调查中。

    重案组37号(微信号:zhonganzu37)探访现场了解到,密云区密云镇新里格庄小区内,37岁的王某某持刀将妻子杀害后,又来到约3公里外的妻姐家,将屋内包括岳母、妻姐及其两个女儿在内的4人砍伤,并致其中2人死亡。制造这起3死2伤的惨剧,王某某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其作案动机,目前仍不得而知。

9月19日凌晨零时许,北京警方通报称,9月18日晚7点密云区发生3死2伤刑事案件。 微博截图

    9月19日凌晨零时许,北京警方通报称,9月18日晚7点密云区发生3死2伤刑事案件。 微博截图

网友拍摄的案发现场图片。 网络图片

  网友拍摄的案发现场图片。 网络图片

    租住车库内 丈夫持刀杀妻

    凶案地点:密云镇新里格庄小区

    中学生吴明(化名)记得,9月18日晚上,小区内忽然警笛大作,紧接着,身穿急救服的医生和身穿制服的民警,在24号楼一层车库前忙活开来。警戒线很快拉好,戴着口罩的法医,在楼前不大的空地上进进出出。

    吴明家所在的小区,是密云区密云镇新里格庄小区。这天晚7时许,租住在24号楼底层车库内的一名女子,被人持刀杀害,而行凶嫌疑人,正是女子的丈夫王某某。

    昨日下午,重案组37号(微信号:zhonganzu37)在新里格庄小区内看到,事发车库经过简单装修后,成为一处出租屋,周边同等房间的年租金约在8000元上下。透过窗户向内看,屋内设施简单,但衣物堆积,显得非常杂乱。

    有小区居民告诉重案组37号探员,事发二十多天前,死者刚刚租下这处房屋。而周围邻居则称,遇难女子平时一个人住,未见与其他人有来往。

北京密云刑案3死2伤:男子感情纠纷杀妻,再奔妻姐家行凶

  密云镇新里格庄小区案发车库改装的出租房内非常杂乱。 新京报记者 王煜 摄

    4人倒在血泊 两人当场亡

    凶案地点:密云李各庄小区

    目前还不知道当晚的王某某,为何会骤然丧失理智,可以确定的是,在将妻子杀害后,他的疯狂之旅并没有结束。

    当晚,陆续有网友发消息称,密云城区一住宅小区内发生凶案,时间约在晚7点半至8点。网友提供的视频及图片资料显示,一座居民楼的一层门面房外,至少有两人躺在血泊中,周围有民警和医务人员清理现场。此外,事发地附近的路面上,也设有警戒线。

    重案组37号(微信号:zhonganzu37)了解到,事发小区即密云李各庄小区,该小区一楼一间30多平米的出租屋内,住着王某某的岳母、妻姐及其两个女儿。其中,长女系王某某妻姐与前夫所生,今年15岁,幼女为其与现任丈夫所生,刚刚8岁。李各庄小区距离新里各庄约3公里。当晚,在杀害妻子后,王某某持刀来到这里,将屋内4人砍伤。其中,妻姐及其幼女当场死亡,岳母及妻姐长女重伤。

北京密云刑案3死2伤:男子感情纠纷杀妻,再奔妻姐家行凶

  李各庄小区案发现场被贴上封条。 新京报记者王煜 摄

    探员追访

    知情者:疑犯自首前曾回家与父母告别

    9月19日凌晨,重案组37号(微信号:zhonganzu37)在李各庄小区内的案发现场看到,一座六层老式居民楼的一楼外,推拉门上已经贴好封条,在门前的窨井盖周围,仍残存大量血迹。透过推拉门向内看,不大的房间内,放置着一张双人床,床上有两只书包,床单和床前地面上,明显留有血迹。

    在案发现场外,一名小区居民介绍,自己在听到响动后来到案发地,随后见到一名女性头朝北,倒在门前地面上,周围有血迹,随即报警。

    提及凶案制造者王某某,不少居民的印象都是“内向”、“脾气好”。一名曾经经营饭店的居民说,王某某一度经常到店里吃饭,经常与周围人开玩笑,性格显得很大度。

    知情人士透露,王某某老家在密云山区,平日在北京市区开出租车。案发后,他曾经到老家与父母告别,随即自首。

    重案组37号(微信号:zhonganzu37)获悉,王某某没有岳父,岳母独自与两个女儿生活。王某某妻子的姐夫以做电焊工为生,在小区内已经租住十来年,其店面就在案发地附近。案发时,姐夫尚未归家,因此逃过一劫。

    9月19日下午,王某某妻子姐夫的家人向重案组37号探员确认,目前,其岳母已无生命危险,而其妻姐15岁的长女,则仍然未度过危险期。他为何杀害岳母及妻姐一家,目前依旧不得而知。

北京密云刑案3死2伤:男子感情纠纷杀妻,再奔妻姐家行凶

  李各庄小区事发地附近地面上,仍残留血迹。 新京报记者王煜 摄

    2013年,无力还贷的赌徒李军,想出一条结婚杀妻骗保的毒计。为此,他与网友廖仙相识13天后闪婚,并为廖仙购买了两份人身意外保险。婚后2个月,他雇凶杀人,价值300万保金的廖仙被溺死,李军也因此被判处死刑。但骗来的300万元保金怎么办?廖仙的父母和保险公司打起了官司。2016年9月20日,上海浦东法院一审开庭审理了这起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

    丈夫处心积虑骗保险

    出生于1984年的李军是江苏人,沉溺赌博欠了不少外债。为了狠赚一笔,他想到了意外险高额的保金。他故意制造各种借口和前妻发生矛盾,并于2013年2月初离婚。

    离婚后,李军开始在网上撒网,将目标定为没有正当职业、听话、贪财以及爱慕虚荣的女子,寻找作案对象。与李军微信上认识的廖仙上钩了,13天后,两个人领证。在婚后一周内,李军悄悄地在网上购买了一份人身意外险,一份旅游意外险。由于是网上购买,默认受益人是“法定继承人”,但没几天,李军就将“法定继承人”改为他本人。一切都准备好了,只要妻子死亡,李军就可以拿保金了。他雇佣了自己的老乡周某,承诺事成之后给他20万,唯一要求就是让廖仙的死亡看上去是一场意外,能经得起保险公司的调查。

    为了让周某能接近妻子,李军主动给自己戴上了“绿帽子”。结婚后,李军故意不和廖仙同房,还安排周某住进自己家,给他和廖仙发生不正当关系提供机会。周某时常给廖仙烧菜做饭,又进一步约对方出去玩,最终成为“地下情人”。

    按照计划,2013年5月9日这天,周某约廖仙到案发地湖边,故意将电动车开到湖里。当周某发现湖水很浅后,残忍地将廖仙的头按在水中,致其溺亡。

    杀妻败露被判死刑

    次日,常州高新区龙虎塘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在电子产业园的人工湖里漂浮着一具女尸。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后发现,死者上身穿红色外套,下身着黑色裤子,戴一条金项链和一条金手链,手上有钻戒,口袋里有400元现金和钥匙。经检验,死者身体无明显致命外伤,系溺水死亡。

    当天下午4点多,李军报案说,自己的妻子骑着电动车外出,一直未归。见到廖仙的尸体后,李军痛哭流涕,表现得十分正常。不过警方在调查中发现,廖仙身高1米6,还穿着高跟鞋,水深才1米45,鞋底都是淤泥,是在水中站立过的,怎么会溺亡呢?期间,李军又急于证明廖仙是意外死亡,让警察起了怀疑。在警方审讯过程中,李军还交代自己为了骗保,设想了“旅游意外死亡”“车祸杀人”等多种方法。

    据了解,廖仙死亡后5天,李军就向保险公司报案,要求300万元保金的赔付。不过,最终他杀妻骗保败露,江苏省高院终审判决李军因故意杀人死刑,保险诈骗罪有期徒刑8年,执行死刑。

    妻子家属为保金起诉保险公司

    让廖仙丧命的这300万保金,又起了波澜。廖仙的父母以及她与前夫所生的孩子将保险公司告到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要求保险公司进行赔付300万保金及利息。

    在庭审中,廖仙父母表示,李军与女儿沟通买保险的事宜时,故意让她看到了其为前妻购买的保险单,让廖仙产生了买保险的念头。其认为,廖仙以自己为投保人,在丈夫的帮助下购买了涉案保险,且得到保险公司的认可,因此该保单是合法有效的。本案保险的相对人是廖仙和被告保险公司,虽然李军存在保险诈骗的事实,但并不影响廖仙与被告之间保险的合法有效。

    保险公司则认为,投保人应当如实填写投保单,从填写投保单这个事实到缴纳保险费,这样的事实和行为都是由李军实施的,本案的保险是李军的意思表示,是他作出的行为,本案的实际投保人是李军,且李军的目的就是为了骗保,购买保险的行为是无效的,因此有权依据法律规定拒绝赔偿。

    法庭当庭并未宣判。(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一对男女,通过微信认识,相处了13天后就领证结婚。这段“闪婚”的表面,是丈夫对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动不动就买金首饰、苹果手机、电动摩托车等。可奇怪的是,他又在领证后的第3天和第5天,接连为妻子购买两份人身意外保险及一份旅游意外险,保金共计达450万元。到了婚后2个月零5天,妻子就溺亡了。这起杀妻骗保案很快就被侦破,丈夫李某及同伙同某最终被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及死缓。昨天下午,该案在浦东法院公开审理。

    保险买了,而被保险人也确实发生意外了,2份人身意外保险到底应不应理赔?被害人的家属将拒赔的史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并提出了300万保险金的赔付诉求。昨天下午,该案在浦东法院公开审理。

    婚后接连给妻买巨额保险

    2013年5月10日上午7时许,常州龙虎塘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一电子产业园人工湖里漂着一具女尸。

    当天16时多,一名李姓男子到派出所报警称,其妻廖某5月9日晚骑新买的电动车外出后至今未归。经李某辨认,从人工湖里打捞上来的死者即为廖某。民警深入调查发现,李某今年2月离婚,当月20日通过微信认识廖某,两人在认识仅13天后,于3月5日便领了结婚证。

    经了解,3月8日和10日,李某分别为廖某购买了两份人身意外险,保金共计达300万元,随后不久又购买了一份旅游意外险,保金150万元。并把受益人从法定继承人改为李某本人。5月9日,廖某死亡。

    警方同时了解到,李某没有正当职业,平时开赌博机为生,外面有四五十万元欠债。

    指使同伙制造“事故”杀妻

    警方从廖某手机通话记录中发现,事发前几日,一个尾号“716”的手机号曾发短信邀请廖某去案发现场。警方进一步查证,该号码事发前可能为一名周姓男子使用。而周某是李某的老乡,两人系同学,长期跟着李某“混”。

    在确认李某和周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后,警方决定实施抓捕。到案后,周某交代了作案过程。随后,李某也详细交代并自行书写了伙同周某实施杀害廖某骗取高额保险金的犯罪事实。

    原来,李某认识廖某并与之结婚的目的,就是为了杀妻骗保。为了让“事故”更加真实,李某让周某勾引廖某,周某通过送廖某电动车等礼物,与廖某发生了性关系。周某约廖某出来,骑电动车载她在电子产业园里兜风,故意将车开入人工湖中,将廖某的头按在水中,致其溺亡。廖某死亡时,距其结婚仅仅两个月零5天。

    事后,检察机关已就李某、周某故意杀人案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公开宣判,判处李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判处周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死者家属提继续履行保单

    因为李某被判定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丧失保险受益的权利。而廖某家人则认为,他们具有保险金的继承权。从而要求保险公司对两份人身意外保险继续履行,但遭到了受保的史带保险公司的拒赔。无奈之下,廖某家人将史带保险告上法庭。

    法庭上,廖某的家属方认为,人身意外保险是死者所购买,虽然是被别人雇凶所杀,但确实是个“意外”,虽然李某因为涉嫌犯罪丧失了收益权,而三名原告系死者廖某第一顺位继承人,有权要求被告给付保险金。依法享有的受益权,相应权益由其他三位原告享有。故要求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300万元,并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自2016年3月14日起至给付之日止的利息,承担诉讼费用。

    史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则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保险诈骗罪,因其故意造成廖某身故,所以涉案保险合同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主张涉案保险合同应该属于无效合同,保险公司也无需承担义务。此外,保险公司认为根据相应的法律规定,投保人杀害被保险人的,保险公司不承担法律责任。

    廖某的家属在庭上提供了一份公证书,证明廖某在保险公司处投保意外保障险,保单生效时间2013年3月9日至2014年3月10日。

    廖某家属认为,保单的投保人是廖某。刑事判决书没有明确载明投保人是李某,只是载明李某购买,不能认为李某购买就是投保人是李某。李某当时在和廖某沟通购买保险的时候,李某故意让廖某看到其为前妻购买的保险单,廖某遂产生了也购买保险单的念头,在此情况下,李某帮其询问保险购买事宜,而且据向刑事案件法官了解,保险公司曾经有电话录音向廖某电话询问其投保意愿并进行录音。廖某明确表示该保险是她要购买的。

    对此,史带保险公司则辩称,李某才是投保人。“李某与保险网客服的通话录音、录音文字稿,均证明了李某实施了投保行为,其通过网络、电话向中民网咨询购买涉案保险并取得变更受益人所需提供的资料,实际投保了涉案保险。”实际操作人是李某,登记的是廖某。从刑事查明的资料和认定,投保人就是李某,在此情况下存在骗保。现在没有证据证明廖某有自己投保的意愿,反而有证据表明都是李某在操作。

    法院将择日对该案做出判决。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莫非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