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完了,生活工作已恢复了正常秩序,但她在春节期间留下的郁闷失落并没消失:被父母要求去见各路亲戚,并被父母和亲戚做各种比较各种点评……
春节7天假
我和父母吵了3架
丁蕴,32岁,巨蟹座
从除夕到初六,7天长假,我和父母吵了3架。他们说过年要走亲戚,我一点不想去,结果去了他们就出卖我,把我的大事小事、根根底底,一丝不漏全说出来。初一去大伯家,堂姐从小就是我的克星,长得比我漂亮、成绩比我好,这么多年我也认了,但我妈不死心,还是要拿我和堂姐比。一坐下她就说堂姐人瘦脸色不好,伯妈抢着回答升了职工作忙,没办法,我就是想过年给她炖点燕窝补补。我妈脸色就变了,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忍着回到家才爆发。初三到表姑家,因为她儿子儿媳出去旅游了,便夸我有孝心回来陪父母,我妈不知是什么心理,就听不得别人夸我,说有孝心有屁用,不会赚钱,不会选人,找的男朋友也是穷光蛋。我咬着牙,看着我妈和表姑二人转,一个拼命指责我有多差,一个拼命赞扬我有多好。晚上回到家我再次爆发。初五父母在家里请客,又见了各路亲戚,他们一道又把我当成了谈资,就像我是一件物品,展览、比较、点评。我明白他们是出于长辈善意的关怀,但心里就是很堵很难受,客人一走我就在家里大吵大闹。
年过完了,郁闷失落还堵在那里,很难受。我不明白父母,尤其是我妈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如何可以避免恶梦继续?
努力独立,才是被尊重的基础
9日中午,我和丁蕴在观音桥一家茶楼见面。她一坐下就继续吐槽父母。我问这是父母一贯风格还是只是春节期间特有的表现?丁蕴一脸痛苦地说,平时他们也对我有很多抱怨不满,但没有过年时这样夸张。过年有了听众观众,更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控诉欲。
我问丁蕴,你知道父母对你的抱怨和不满具体是什么吗?丁蕴说太多了,从小到大,长得不好看,人不聪明,学习不刻苦,没出息,读的大学很普通,工作也很普通,找的男朋友又很穷……我说你自己怎么看这些,她皱皱眉说他们说的是对的,但我也没有办法,我本来就不是什么金枝玉叶,就不要指望我为他们争光,带给他们骄傲。
你这样描述自己时,内心有什么感受?委屈吗?痛苦吗?我问丁蕴。她眼睛红了,泪水慢慢溢了出来。很快她摇摇头说,我本来以为自己早已麻木平静了,没想到春节被密集刺激,还是受不了。我点点头说,情绪表达出来比压抑着更利于身心健康,和父母有冲突很正常,关键是要有解决的能力。你再生气再冒火,即使吵架也还是一直陪着父母,从这一点来说,你仍然是识大体的孝顺乖乖女。丁蕴苦笑了一下说,还不是血缘关系别无选择。
32岁的丁蕴看上去明显比实际年龄成熟,神态、眉宇、唇角、眼神都透出沉重和疲惫。沉默了一会,丁蕴说,他们对我不满意,我对自己也不满意,但没有办法,他们生了我这样一个差劲的女儿,这是我的命,也是他们的命。
我说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认同了父母对你的认知,但你深感痛苦。她说是,我说那你为什么要认同呢?他们说你不好看不聪明,你就不好看不聪明吗?你已经长大,有独立思考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了,客观而言,你的长相和智商至少也在中上水平,按百分计算,也在80分左右。如果你父母坚持要一个百分女儿才满意,那是他们的事,你可以平心静气地接受甚至享受自己的80分。丁蕴低着头说,我父母比我强大多了,我现在经济上情感上也还要依赖他们,想倔也倔不过他们,只有等时间来帮忙。我心里有点发凉,说时间不会让你的无力变为有力,唯有独立可以,当你努力实现经济独立、人格独立之后,很多事情才会发生根本改变,你渴望的被尊重被认同也会成为现实。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自我实现的预言”,也叫“皮革马利翁效应”:对自己有积极的预期,并做出与预期一致的行为,我们就会成为我们所渴望的样子。
对话
从消耗到怨恨
张娓:彼此不满但联结紧密,你平时的生活和父母的联结也很紧密吗?
丁蕴:嗯,一周在父母家住4天,和男朋友一起住3天。
张娓:和男朋友在一起多久了?有结婚计划吗?
丁蕴:在一起3年了,父母对他的经济条件不满意,一直拖着没结婚。
张娓:你自己呢?
丁蕴:我觉得男朋友人很好,就是运气不好,工作不顺,收入很低。
张娓:你对未来有什么样的期待?
丁蕴:最好是男朋友收入能够好转,父母能接受他。最差也就像现在这样拖着,父母再生气再愤怒也睁只眼闭只眼,我年纪拖大了,他们觉得我反正也找不到好的了,无奈之下就会支持我。
张娓:让自己和父母都陷在最差的状态里,消耗光阴、消耗希望、消耗情感,直至耗竭、绝望、怨恨,确实是很糟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