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社会 > 正文

震惊!一中学生受同学欺凌被逼吃粪便(图)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2017-06-29 08:34:07 字号:A- A+

    又一例校园欺凌事件曝出!

    近日,北京市某中学一学生在厕所受辱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一中学生被逼吃粪便,内容细节令人作呕,很多大人表示不忍直视。

    也许你曾幻想过,自己的孩子应该如何聪明懂事,如何多才多艺,如何优秀,如何过快乐的人生。可是,如果你知道,被你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在校园“小恶霸”的嘲笑辱骂下,只蜷缩成一个瑟瑟发抖的小小身影,也许你的要求就只剩一个——所有欺凌,远离我的孩子!

    当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时,施暴学生家长应当反思,自己的孩子为何会对同学施以如此欺凌?被欺凌学生的家长们有没有反思过,孩子是否曾发出过信号,自己有没有疏忽和不当呢?更多家长是不是也该思考,怎样避免孩子成为下一个被欺负的对象呢?

    中学生受辱视频令人震惊欺凌者竟如此大胆

    校园欺凌视频令人震惊,视频被证属实

    在网传的1分30余秒的视频中,一名身穿校服的少年被逼站在厕所角落,受尽侮辱,细节让人作呕。同时,拍摄者不时飙出脏话,并手持棍棒敲打受害者。即便受害少年带着哭腔求饶,仍遭遇脏话辱骂和敲打。

震惊!一中学生受同学欺凌被逼吃粪便(图)

    随后,6月26日,北京市公安局延庆分局官方微博发布一则情况通报,该视频内容属实,反映的情况发生在6月22日上午课间。此前,被侵害人还曾遭到涉案学生索要钱财累计100余元和伤害身体等欺凌。经鉴定,该学生身体所受损伤构成轻微伤。

    涉案学生已经依法接受处罚

    延庆警方26日,通过微博通报了事件最新调查和处理结果:7名涉案学生在其监护人的陪同下依法接受了警方调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涉案学生构成寻衅滋事违法行为。其中,5人被给予行政拘留并处罚款处罚,因属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依法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2人因不满14周岁依法不予处罚,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震惊!一中学生受同学欺凌被逼吃粪便(图)

图片来源延庆警方微博

    据中国青年报27日报道,在全面调查基础上,经延庆第二中学研究决定,对7名涉事学生中2人给予留校察看处分、4人给予记过处分、1人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对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家长进行警示谈话,要求他们切实履行对孩子的监护和管理责任。

    延庆二中将继续对受害学生进行专业心理疏导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学校还将分析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对实施欺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帮助其改过自新。延庆区教委在全区教育系统内通报事件调查详细情况,开展反校园欺凌专项行动,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北京市教委要求并坚决支持延庆区教委依法依规处理此事,对触犯法律法规的学生严肃处理,并加强对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启动问责机制。在确保受辱学生情绪稳定基础上,做好维护学生的个人权益和身心健康的各方面工作。

    相信,很多网友看到视频后的反映都是震惊,愤怒,几个十几岁的学生,何以做出如此恶劣的行径?在他们受到相应惩处的同时,许多身为家长的朋友肯定会由此想到,怎么才能让校园欺凌远离自己的孩子?

    你要能尽早察觉孩子遭受欺凌

    在以往校园欺凌的报道中,小编发现,不少家长都是在事情曝光之后才得知孩子在学校的遭遇,有心理专家分析,因为遭遇校园欺凌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很多事情不愿意和父母倾诉。如果尽早被老师和家长们察觉,遭受欺凌的孩子就不会产生持续而严重的创伤了。

    可是或许有家长会问,孩子不说受欺负了,我们怎么能知道呢?其实,及时察觉校园欺凌事件,家长还真的可以做得更多。如果您的孩子回到家后,出现了以下这些现象,您可能要格外留心了。

    突然表现得不愿上学

    原本并不排斥学校,成绩也不错的孩子,如果突然表现出不远上学的倾向,可能并不是孩子厌学了,很可能因为学校里出现了一些令他烦恼头疼、不愿面对和处理的事情。请您留意,或许正是孩子在学校挨欺负了!

    无端情绪变化

    孩子放学回家经常闷闷不乐,有厌学的念头,原本活泼开朗的小朋友突然间变得阴晴不定。

    抱怨学校里有人针对他

    这是您的孩子向您寻求帮助的信号了,您可以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教他试着缓解这种情况,并在一定时间内加以询问,或者把同学请到家里来玩,不经意的聊聊天,如果事情长期得不到缓解,您可得多加注意了。

    身上出现打斗伤痕却不愿告知家长

    有些孩子放学回家全身脏兮兮,身上还有伤痕,明眼人一看就是打斗造成的,可孩子还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伤到。

    变得敏感异常

    孩子情绪突然特别不稳定,一点小事就做出很激烈的反应,特别粘人、失眠、爱惊醒、拒绝去学校、变得非常胆小怕人。

    校园欺凌,也考验家长、老师的处理能力

    老师的态度可能决定事件走向

    不能捂被子

    一旦发现校园欺凌现象,要第一时间保护受害学生,并通知双方家长。遮掩问题只会让事情变得愈加严重。

    观察学生的变化

    细心观察近期变化大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猛降、上课易走神、害怕下课回家等学生的状况,有需要可以和他们聊天,取得他们的信任。

    重视学生的倾诉

    如果有受害学生愿意打开心扉,老师务必重视,给学生安全感,且和学生家长做好沟通工作。

    平时建设良好班风

    一个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有助于预防校园欺凌。

    对于有暴力倾向的孩子,要多加留意

    校园欺凌中的施害者多是“惯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老师一旦发现某同学有暴力倾向,就要对其多加留心了。

    重视第一次,家长态度决定孩子的境遇

    家长处理第一次的态度会深刻影响孩子以后面对这样事物的心态。第一次如果父母漫不经心地让孩子忍让一下,也许就会把孩子推向经常遭遇欺凌的深渊。

    如果孩子在被欺凌时吓傻了,没有反抗,那么家长就要让欺凌者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家长可以联系学校和对方家长一起教育欺凌者、或者自己严肃警告对方,一个原则:让欺凌者知道施暴是要付出代价的!

    重视安抚,通过语言给孩子精神支撑

    当发现孩子遭受校园欺凌时,这些话家长不要说出口——

    “你倒是说话啊,怎么欺负你的!我不知道,怎么跟老师说?”(孩子心情已经很糟了,不想再提那些事情!)

    “他怎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我不想听借口,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现在需要的是安慰,不是理性分析。)

    “你要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我又不能保护你一辈子!”(可是眼下的事情孩子已经无法独立解决,这时不伸出援手,还要家长做什么呢?)

    “他打你,你打回去啊!怎么这么老实,这么软弱!”(太理想化了。一个人打一群人,谁不胆怯?)

    “哭能解决问题吗?以后遇到这样的事儿,马上找老师!”(孩子先来找你,首要是安抚,别只把孩子推给老师。)

    当发现孩子遭受校园欺凌时,记得要对孩子说这些——

    “孩子,爸爸妈妈知道你现在一定很委屈/生气/害怕(说出孩子的情绪感受),我们都很心疼你经历了这些事情,如果你还是很伤心,我们在你身边,你想哭就哭吧。这些事情都会过去的,我们能让一切都好起来的,爸爸妈妈陪着你。(家长可以用评价的语气来帮助孩子表达情绪,比如“太可恶了”“太过分了”等,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的心情,与此同时,要让孩子从家长的语气态度中感受到力量和勇气。)

    “我们不欺负别人,也不能被人随意的欺负,爸爸妈妈会为你撑腰的。”(无论父母多么心疼,都不宜过度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家长过激的反应,会强化孩子作为“受害者”的角色,不利于孩子后续心理的平复。)

    重视引导,理性多元地处理问题

    让孩子躲着点施暴者不能真正处理掉问题。一般可以有几个思路:

    环境和资源:我们身处的环境中,有哪些是对我们有利的?班级的班风会对这些事持什么样的态度?资源,包括老师、校长、甚至有关部门,有谁是可以帮助我们主持公正道的? 

    问题的原因:为什么这个孩子会欺负你?要你帮他写作业?嫉妒你成绩好?欺负你成绩不够好?那我们怎么从根源上解决掉这件事。 

    教孩子分析眼前的情况并选择应对方法:

    1、被高年级孩子或多人欺负,对方太过强大,

    自己的安全为首位。先撤离到安全地带或者直接寻求老师保护,切不可盲目与之发生冲突。

    2、对方和自己平分秋色

    A、谈判:也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警告对方,你打人是不对的,我可以原谅你一次,但不能有下次。(父母可以手把手教会孩子说话的方式和严肃的口吻,让孩子多练习)

    B、寻求老师帮助:如果已经警告过了,对方还依旧欺负自己,那么就去找老师吧,让老师来处理这件事情。

    C、加强对孩子身体素质的锻炼:唯有自己强大了,别人才不敢欺负。可以不去欺负别人,但是当受欺负的时候,绝对要有还回去的能力。

    D、加强对孩子心理建设的锻炼:本就是旗鼓相当的两个孩子,自己的孩子却总是受欺负。原因有很多,但孩子自身先认怂了可能是关键的一点。

    重视心理后期建设,让孩子强大起来

    父母要帮助孩子理解为什么会有一种人喜欢霸凌别人,同时,向孩子提出能不能原谅这个孩子。提出而不要勉强。这是要教给孩子宽容和理解,让自己的孩子不会陷入仇恨和埋怨之中,因为谅解别人是为了让自己更好过,不让自己在负面情绪中徘徊。

    要注意两点:

    1.理解不等于认同:理解是说我了解这个人行为的动机和他的苦楚,但是我并不认同他的行为;

    2.谅解不等于再去交往:原谅是为了让自己好过,而不是我还要和这个人做朋友。  

    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不仅家长和老师在努力,教育以及相关部门也先后出台文件,如2016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积极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切实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12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等重点问题预防与应对。

    随着国家的重视,我国中小学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健全,小编相信所有的孩子必将在快乐、安全的校园里成长。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莫非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