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9日消息 正值暑假,在学生党还沉浸在轻松悠闲的假期生活时,衡水第五中学八年级学生却要面临8月1日开学的可能,明明“余额充足”的假期时光也随之进入了倒计时。
而令学生和家长们出乎意料的是提前开学的原因:学校校舍租约到期,要通过七、八年级交替上课来解决。
“安排八年级学生暑假上课,然后上一个月后放假,七年级学生继续上课,利用这两个月时间建新校舍,可能吗?”提及此事,八年级学生家长邢先生一脸不满的说。
目前,央广网记者从衡水第五中学了解到,因为家长反对,学校已于昨天(27日)取消了假期调整、交替上课的安排。但紧缺的校舍如何解决,又如何保证学生们顺利完成新学期的课程安排,都依然是悬在家长心头的一个问号。
衡水第五中学本部校区 (图片/韩靖 摄)
假期调整 七、八年级交替上课
7月24日,邢先生突然接到学校通知,要求八年级学生在一周后准备开学。
突如其来的上课通知,不仅打乱了邢先生一家人的暑期计划,也让他对学校新学期的课程安排产生质疑。
记者从学校下发的“暑假调整通知单”上看到:“由于北校区租约到期,租赁方不再续租,且新校区还在紧张施工,因此将升入八年级的学生暑假做出调整:8月1日—8月29日到校上课,8月30日—9月30日补休。”
可见,暑期调整也意味着八年级学生将在暑假期间在校上课一个月,然后补休假期,以便腾出教室给即将招收的七年级新生使用。
“打乱了学生正常作息不算,最主要的还是学生的教学进程也被打乱。”八年级学生家长王女士对记者抱怨:“新学的知识,哪有间隔一个月再继续学的道理。”
据学校官方统计显示,有26%的学生家长不同意接受假期调整。
不仅家长有反对态度,学生也同样对提早开学充满抵触。“我不去!”这是王女士孩子在得知开学消息后说的第一句话。
衡水市第五中学滏阳校区 (图/韩靖 摄)
校舍拥挤由来已久 一个班挤进80人
据了解,衡水第五中学共有三个校区,除本部校区属于自有校舍之外,其余两个校区均是外租他人校舍。除此之外,目前还有一所正在建设中的新校舍。
采访中记者发现,该校校舍紧张的状况由来已久。“学校本部是老校区,我的孩子班上就有大约100名学生,这么多人挤在一间教室上课,空间大小可想而知。”王女士讲到。
除了教室紧张之外,学生的宿舍也同样拥挤,一间房一般会住12—16人,“学校晚上12点就会断电熄灯,夏天孩子总会被热醒,想想都很心疼。”一位家长向记者透露。
记者查找了《河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以下称标准),在办学条件一章中明确表示:“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规模一般控制在18—36个教学班之间。初级中学班额一般不超过50人。”
但邢先生告诉记者:“仅孩子所在的校区就有35个班,每个班平均都有80多个学生。”
衡水第五中学新校区施工地 (图/韩靖 摄)
新校舍刚动工 投入使用遥遥无期
如今,北校区的租期断档,进一步激化了校舍不足的问题。
而建设中的新校舍目前进展如何?何时可以投入使用?开学后校舍短缺问题能否解决?这些问题都成了各位家长的“心头病”。
“假期调整作为缓解校舍压力的一种办法,说到底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何解决校舍不足才是各位家长最大的担忧。”邢先生表示。
记者走访发现,在学校口中“正在紧张施工”的新校区,目前却只能看到刚刚挖开的地基,主体教学楼还没开始施工。“以现在情况来看,想在两个月内建成新校区并投入使用,基本是不可能的事。”王女士告诉记者。
据学生家长了解,今年2月份,北校区出租方已经向衡水第五中学表明不会续约,但时间过去半年,针对校舍紧缺的问题,校方仍未提供明确解决方案。
官方回应:暑假调整计划取消
带着家长对学校假期调整的种种疑问,记者联系了衡水市第五中学韩副校长,韩副校长表示,因为部分家长反对,学校目前已向桃城区教育局汇报,并取消了暑假调整计划,仍按原定时间开学。
但在记者问及学校通知假期调整前是否有向当地教育局报备时,韩副校长并未作出正面回答。他表示,新校舍问题不用家长担心,学校会保证学生们的正常教学日程。
至于如何解决校舍不足的问题,韩副校长表示:“一切都还有变数,现在仍不好说。”
“学校的租期是到暑假,一般每年这个时候都会续约,但由于今年出租方自己要办学校就没续约成。”韩副校长强调:“目前七年级还没有开始招生,开学前,我们会根据学校的实际校舍情况,和教育局沟通后会做出相应的招生调整,以保证学生的上课和生活环境。”
而针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韩副校长一直强调校舍问题不会影响正常上课,但在记者追问下,也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
“开学前的这段时间,学校的投资方会提供解决方案,我们也可能租用其他学校闲置的校舍,只是目前具体办法还没有确定。”韩副校长表示。
随后,针对衡水第五中学目前出现的问题,记者多次联系衡水市教育局和衡水市桃城区教育局,但截至发稿时均未得到正面回应。
“虽然现在学校如期开学,但校舍紧张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心里总是还有一丝担忧,怕会出现孩子没有教室可用的情况。”王女士说。(记者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