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记者从市质监局获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地方标准已正式发布。
其中要求,地铁车厢内每平方米最多站5人,列车运行最小间隔在2.5分钟内,通道换乘行走平均时间不宜超过3分钟。车站用空调时,站厅和站台温度分别按29℃、27℃设计,相对湿度控制在40%-70%。
据了解,上个月以来,本市地铁客运量屡创新高,本市地铁全路网日均客流千万成常态。编制组表示,该规范对北京客流特征、城市老龄化等都有考虑,总体上都采用了较高标准。
载客车厢内每平方米最多站5人
规范:城市轨道车厢内有效空余地板面站立乘客标准宜按4.5-5人/平方米(定员)设计,车辆结构强度应满足9人/平方米(超员)站立标准。
解释:本市以往是按国标设计列车载客量,即车厢内有效空余地板面站立乘客 6人/平方米,而实际高峰时间车厢内拥挤不堪,因此调整了标准。
地铁车厢新旧标准载员对比
标准 一节A型车 一节B型车
旧定员标准6人/平方米 310人 230-250人
新超员标准9人/平方米 432人 327-354人
时间最小间隔将不超过2.5分钟
规范:轨道运营远期设计能力不小于30对/小时,高峰时段最小运行间隔初期不宜大于4分钟,远期不大于2.5分钟,初、近、远期平峰时段不大于6分钟。列车一般站的停站时间为30秒,换乘站为45秒。
解释:据研究结果显示,客流量随着行车间隔的减小而增加,但增长量变化逐渐减小。行车间隔4分钟时客流量弹性系数最大,因此初期行车间隔不宜大于4分钟。另经计算,列车开关门时间为19秒,近远期为17秒。同时,由于北京地铁客流量大,因此停站时间为30秒或45秒。
换乘平均行走时间为3分钟
规范:在换乘站,岛式双柱节点台、台换乘车站最小站台宽度不应小于14米,台、厅、台换乘或通道换乘最小站台宽度不应小于13米。同站台换乘的行走时间不应超过1分钟,节点换乘的平均行走时间不宜超过3分钟,通道换乘的平均行走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此外,站台滞留人数超过400人,评定该站台换乘能力差。
解释:与国际标准一致,除去上下车和候车时间,适宜的换乘平均行走时间为3分钟。
站台疏散撤离不大于4分钟
规范:站台上的疏散设施能力应满足乘客从站台撤离时间不大于4分钟,即高峰时段该站台上的候车乘客和进站列车所载乘客通过楼扶梯、疏散通道等安全出口的时间不得超过4分钟。同时,离站台疏散设施最不利的点乘客撤离到安全区时间不应大于6分钟(除了乘客反应时间,其他时间都包括在内)。
解释:站台疏散撤离时间不大于4分钟的标准和美国的一致,比现行国标要严。
距离车站到小区出入口间距10米
规范:车站出入口、消防专用出入口与人员集中的体育场馆、影剧院、展览馆、游乐场,以及居住小区、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等场所的进出口应该有最小距离。
解释:编制组表示,应根据车站主客流进出方向,在车站和道路红线之间留出集散广场,避免出站客流冲击人行道,影响人员集散。
车站出入口与公共场所的最小距离
距居住小区入口:10米
距非道路交叉口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10米
距公交车站边缘:15米
距公园、学校、托幼:15米
距影剧院、展览馆、游乐场:25米
距体育馆:50米
距体育场: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