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学生平时不能随便出校门
导读:“看到你们这些整天把蓝翔挂嘴边的人,我真想挖个坑给你们埋了!说到挖坑,那么问题又来了……还得找蓝翔!”这是最近在微信朋友圈里传得很火的一个段子。
不过,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这家“逆天”的技术学校,在毕业生眼中并没有那么强。
蓝翔是谁? 学费通知单列出广告营销成本
蓝翔目前被称为是中国最大的民办职业技术学校,在其五个校区里常年有3万人的学生规模。其中蓝翔最核心的三个校区分布在济南市以“蓝翔”命名的公路的两侧。
之所以能做到全国最大,与蓝翔的自我推广能力关系密切。上世纪80年代创立之初,蓝翔创立者荣兰祥就开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做广告招生,这在全国民办技术学校中算是开了先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蓝翔又开始了电视广告,引发此后四川、河南等地的民办学校纷纷效仿。再后来,蓝翔又率先引入了形象代言人,曾经扮演过毛泽东、诸葛亮的唐国强在农民心目中颇具正能量,他每天都会在电视台里伸出大拇指推荐蓝翔。
荣兰祥曾经坦言,每年蓝翔花在广告宣传上的费用高达数千万元,结果则是几乎每个蓝翔的学生都是因为广告而来这里上学的。据一位自称毕业于蓝翔的学生小胡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在他们的学费通知单上,学校甚至会明确列出一项成本是广告费,大约在5%左右,一些热门专业广告费的比例则要更高。
此外,蓝翔的市场营销能力确实不容小视。如今在蓝翔技校的官方网站上,只要你一登录,就会弹出对话窗口,随时会有客服人员为你介绍学校、解答问题。而且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QQ交谈,又可以邮件留言,甚至你只要输入你的手机或固定电话,过一会儿就会有人把电话打过来,目的是不花费你自己的电话费。
蓝翔怎么样?
军事化管理 被称为技校里的“富士康”
“在蓝翔学不到技能,跟清华北大还有什么区别?”这段据称是蓝翔开学典礼上的校长训话,也曾让蓝翔火过一把。虽然最后这被证实是网友的调侃,但却实实在在地反映了蓝翔培养学生的理念—实用。蓝翔的一位校领导曾向媒体表示,网友的这次调侃让他们很受用。
据一位民办教育专家向北青报记者表示,像蓝翔这样的实用技术培训学校,可能让很多大城市的人不屑一顾,因为他们本身对这些行业的从业者就不屑,是一种观念上的轻视。而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年轻人来说,能够进城而且能够找到一份养活自己乃至改善家庭生活的工作,对于他们是相当迫切的。
农村的孩子想进城不外乎两条路,一是考上大学,毕业后想办法留在大城市;二是掌握能够进城谋生的技能愣闯。对于前者,终究只是少数幸运儿能够获得的机会,而对于大多数想进城的农村孩子而言,民办技能学校是最佳的选择。北青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农业人口大省山东,这类职业技能学校相当多。如何选择学校,对于信息渠道闭塞的农村家长们来说,不外乎是口口相传,再有就是看广告。而蓝翔恰恰抓住了这一点,所以近年来学生总数一直能保持在两三万人的规模。
“蓝翔更像是中国教育行业的‘富士康’,只不过它生产出的是掌握劳动技能的学生。”在网上有一个蓝翔毕业生的QQ群,其中不少都是从蓝翔毕业的学生,其中不乏他们对蓝翔的评价和抱怨。“蓝翔是军事化管理,学生必须服从管理,遵守纪律,按时作息。”据自称是蓝翔毕业生的人称,这里的学生平时不能随便出校门,临时用的生活用品只能在校内购买,校内商场是蓝翔自己经营的,其商品价格往往要比外面更贵。还有学生反映在蓝翔学习期间每月的生活费要1000元左右,比别的学校偏高。另外还有学生称蓝翔的伙食太贵而且很差,很多人经常靠方便面度日。
谁去上蓝翔?
学校每天去济南火车站接新生
尽管会拿自己和清华北大相提并论,但蓝翔的生源质量显然无法真正与千军万马中能度过独木桥的少数佼佼者的清华北大相比。在蓝翔的学生中,虽然也有高考考不上的应届毕业生,但数量微乎其微,在家混了多年后想学点真东西的、外出打工后想回家自己干点事的、辍学后想走另一条路的,总之每个来蓝翔的学生都有着比传统大学生更复杂的经历。“如果和你同班的既有读完初中就辍学的学生,也会有已经成家有孩子的中年人,这些都没什么奇怪的!”自称毕业于蓝翔的小胡告诉北青报记者,“更关键的是你的同学流动也很快,有的人可能读了一半就再不见踪影,也有随时插进班里来上课的!”据了解,蓝翔每天都有在济南火车站接送新生的班车,随时都会有学生新加入这所学校,而完全不按照学期的概念。“当然,也有因为各种五花八门的原因中途离开的!”
“学生的成分甚至比几年前还复杂,年龄层也有偏大的趋势!”小胡告诉北青报记者,以往农村孩子的路径比较简单,如果不想上高中、大学,早早就开始谋划出路来上技校。但现在却不一样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有条件的孩子都会选择上高中参加高考,一次没考上还要再补习复考,直到两三次都考不上可能才会死心转过头来上技校,这时年龄也就大了!这种现象在相对富裕的农村地区非常普遍,而目前山东农村的富裕程度在全国已经居前。
还有的已经在城里打工好几年,甚至都已经结婚有孩子的人也有多学些技能进一步改善生活的愿望,那么他们也可能会回到技校重新学习。这使得蓝翔这类技校的生源结构日趋复杂。
在蓝翔学什么?
转专业学费减半 老师能提成
蓝翔目前最具实力的两大专业是烹饪和汽修,而这两大专业都曾经是特定时期社会上最热门也最急需人才的行业。至于挖掘机专业则是蓝翔近几年才开始的,这也正顺应了国内基础建设大幅上马的人才需求。据了解,蓝翔所设置的专业基本都是眼下社会需求的热门专业,并且会紧跟社会用工需求热点不断调整。比如十几年前,摩托车维修专业相当热,而现在汽修专业早已替代了摩托车维修。而当年招生旺盛的缝纫专业现在也基本萎缩了。目前这里共设有汽修、烹饪、美容美发、数控、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焊接、计算机等八大专业100多个工种。如今汽修和烹饪是目前蓝翔对外宣传力度最大的两个专业,挖掘机则是被网友炒起来的。蓝翔校长荣兰祥曾经对外表示,“那些就业不好的、工资不高的专业统统要砍掉。”
在这里,所有的学生可能会像从一个模子刻出来,不需要个性和天赋,只要按照流程就能毕业、就业。学生就像是学校生产出的产品,衡量的唯一标准就是能不能找到工作。
有蓝翔的毕业生说,在蓝翔学习的花费通常要比其他民办技校高50%左右,而且其中还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费用,比如转学毕业费等。而这些额外费用往往跟老师的收入挂钩,这都是公开的秘密,因此当老师劝你交这些费时,学生往往不好回绝。以转班为例,学生学习一个专业后如果再转学另一个专业就能享受便宜一半的学费,这样就会促使很多学生在这里转学很多新的专业,老师则能从中提成。
此外,在QQ群里毕业生对蓝翔最大的抱怨也在于分配工作上。“说是百分之百包工作,只给介绍一个月才1000元的工作怎样干?”还有网友抱怨,学校随便给找个工作就算解决就业了。
另据了解,虽然蓝翔的宣传是“百分之百保证就业”,但如果不服从学校分配则要缴纳一笔“就业费”。有学生抱怨,蓝翔经常会对学生异地分配,明明能在自己老家工作可能故意把你分配到别的地方,如果你不去就要向学校交费。他们认为异地分配实际就是蓝翔向毕业生多收费的一种手段。不过对于毕业生的这些指责,并没有得到蓝翔的官方证实。
另外有行内人透露,很多民办技校在介绍工作时有时会两头收钱—一边收学生的学费,另一边收用人单位的介绍费。但这些交钱招人的工作显然不那么有吸引力,因此当毕业学生想离开单位时往往还会与向学校交了钱的单位发生纠纷。
在蓝翔怎么学?
真要学会挖掘机油钱就得一万元
就说眼下流行的挖掘机专业,蓝翔在电视广告中高喊“挖掘机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北青报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发现,目前国内各地都有大量的挖掘机培训机构,不过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则很少见。除了山东之外,湖南因为拥有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大型工程机械企业,挖掘机培训也相当多。这些机构的培训期大多为一个月到两个月,培训内容主要是基本操作,并不包含机械理论,学费则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从4000元至10000元不等。而且几乎所有的培训学校都承诺“考证包过”和“百分之百就业”。
而北青报记者向蓝翔招生老师咨询后了解到,蓝翔的挖掘机培训时间比其他培训班要长,大约是两个月到四个月,培训内容也是挖掘机的基本操作,但老师强调“时间长,就肯定会与其他学校不一样”。相应的,蓝翔的学费也比其他学校要贵,在6000元至16000之间。同时招生老师也强调“考证包过”和“百分之百就业”。
不过北青报记者从一个蓝翔毕业生的QQ群里了解到,一些蓝翔毕业的挖掘机专业学生表示,他们在工地实践中并没有明显感觉到蓝翔多一倍的学习时间比其他学校有太明显的优势,“来了工地才知道,其实这些实践操作还不如直接到工地拜师学,差不多一年能学出来,花费肯定比学校低!”有挖掘机操作工人则告诉北青报记者,这种技能可不是在学校就能学出来的,在学校里会操作可不代表在工地就会用。他说,正常情况下,至少要100个小时的实践操作才能真正掌握要领,如果单是学习,光这100个小时操作的油钱就得10000元!
文/本报记者 张钦 制图/巨琳
新闻内存
美国媒体曾为蓝翔“做广告”
起家于1984年的山东蓝翔最初只是在山东省内颇有名气,其他地区的人只是偶尔电视换台到山东卫视时会听到几声枯燥的叫卖式广告“学技术哪里强,中国山东找蓝翔”,但很少人会因此把频道停留在这里。
蓝翔真正被“全国人民”所熟知,还要“归功于”两家美国大报为它做的“免费广告”。2010年,美国谷歌等大公司的网络系统遭受了黑客攻击,美国媒体称此次黑客攻击与中国山东济南的蓝翔技校有关,谷歌称攻击行动的源头在中国的济南市,当地有一家“蓝翔”。“蓝翔黑客”事件最终不了了之,因为哪方最终也没有拿出进一步的证据。虽然蓝翔对于黑客事件立即予以否认,但这显然让蓝翔名声大震,而且“震”到了海外。
有人说这是蓝翔的炒作,而且蓝翔一直善于这样做。不过,能够让美国这两家极具影响力的老牌媒体帮助一家中国民办学校作秀,这从常理上来说有些说不通,更何况这涉及中美两国间敏感的政治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