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宫
乾隆“卧室”漏水 防渗难定方案
新京报:修复后,这些文物将恢复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效果?
王兆华:要最大限度地恢复当时的历史信息,保留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能断代。有观点认为文物修缮就是修旧如旧,其实不是外表上的修旧如旧,是要尽可能使用原材料、原工艺、原方法。
新京报:在传承原工艺原方法方面我们具体会怎么做?
王兆华:文物修缮和现代建筑工艺不一样,现代工艺可以浇筑,混凝土直接打进去,修缮古建筑不行,比如刷漆,我们不用现在市场上用的化学漆料,而是用传统的古建筑专用的生物漆料;做地杖用的灰料里面就有猪血和面粉,增加它的黏合度和透气性,而不用现代的水泥和白灰,这就是传统工艺。
新京报:面对这么大的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会不会遇到一些难题?
王兆华:有,乾隆裕陵的地宫现在渗漏得很厉害,由于地宫渗水,券顶的石构件因受力不均而变形,接缝之间崩裂的情况很多,掉下来一块一块的,我们俗话叫“崩瓷”了。
修复方案还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讨论,专家们讨论得非常细致,已经讨论两稿了,针对裕陵地宫究竟怎么做防渗,一年多了还没有定最终方案,因为必须得慎重,如果做得不好会渗得更厉害。
新京报:修复方案最大的分歧在哪里?
王兆华:现在能确定的是渗漏水源是雨水从宝顶和四周渗漏,事实上目前防渗漏的技术很成熟,但修复古建需要尽量使用当时的技术,这就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还原古建,同时最小程度干预古建,出于这个考虑,现在方案一直没确定。
新京报:一直渗漏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王兆华:渗漏进地宫的灰浆会腐蚀内壁的经文和雕刻,最后让内饰受损无法还原。
新京报:渗漏的来源明确了吗?
王兆华:专家论证已经排除了地下水渗漏,现在针对是雨水从上方渗漏还是周围渗漏还不确定,所以方案定不下来。
前景
当务之急是“保命”
新京报:《盗墓笔记》和《鬼吹灯》都要拍成电影,可能会带来新一轮的盗墓文学热和文物热,在你看来,这种热潮对于清东陵是一种压力还是机遇?
王兆华:我是比较排斥这种热潮的。对于文物保护来讲,这类题材的作品往往会渗透一些盗墓的技巧和方法,对于全国的古墓葬的保护不利。
但反过来看,对于旅游又是一种促进,它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清代皇家文化对于现代人来说有足够的吸引力。清东陵本身就是用砖、石、瓦、木写成的一部清朝历史。
新京报:故宫现在利用互联网手段在品牌营销上有很多新的花样,清东陵在这方面是否有计划?
王兆华:我们还没有呢,现在当务之急是“保命”,得把这些东西保存下来,所以顾不上那些。2010年开过一次座谈会,很多地方的文物景区都有人参加,当时有人也说,怎么提高展示水平、怎么提高接待能力,我说你们都是从中心城市来的,啥时候你们去我那看看,我们那警卫得靠人和狗,房子用棍支着呢,我们哪还有精力想别的,保命都保不起。
现在,我们也开始提升了,有数字化保存、网络化营销、国家五A级景区创建等等。
新京报:这次投入这么大,会给景区以后的经营带来压力吗?
王兆华:这方面没有压力,国家投入没有把这部分成本转嫁到景区身上,其实我们每年的运营成本也不低,得投入1000多万,就拿灭火器来说,每年更新的费用就得十几万,这都得从景区收入里支出。
新京报:清东陵这些年的游客量处在什么规模,旅游接待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怎么协调?
王兆华:每年的游客量近60万人次。其实对于这些古建筑来说,有人来旅游是好事,因为这让这些建筑有了人气,更容易保存,如果没人来,这些房屋不出几年就变糟发霉了。这次修缮肯定会对旅游有影响,造成游客不便,我们最大限度地安排好旅游线路,减少对游客的影响。
新京报:在你看来,文物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价值才会发挥到最大?
王兆华:文物修缮与保护只是第一步,目的是为了展示,传递文物的历史信息和价值,展示的目的又是为了延续,延续的不仅仅是文物本身,更是一种文化,包括宫廷文化、墓葬文化、祭祀文化,也包括修缮的技术和记忆。再过一百年,我们这代人不在了,那时的人们再看这些记录,会知道原来公元2014年前后,清东陵是按照清朝的工艺修缮的,我们也可以这么修。(记者 贾鹏 实习生 王蕴懿 /记者 王嘉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