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兵们在发射车内一丝不苟地训练。
密林深处,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演习激战正酣……
战车列阵,一枚导弹拖着烈焰腾空而起,精确命中靶机。几个娇小的身躯随即跳下导弹发射车。
“原来是群‘花木兰’!”诧异之余,观战双方纷纷竖起大拇指!
这群“花木兰”来自我陆军首支女子战斗连队—第41集团军某旅导弹二营搜索发射连。该连2013年组建,组建当年形成战斗力,在重大演习任务中表现出色,创造了某型导弹实弹射击多项纪录,被广州军区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队”“军事训练尖子连”,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新近又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从保障性岗位走向一线作战岗位,是现代女军人编配的新趋势。2013年,广州军区第41集团军党委决定,抽调女兵组建一支导弹发射连。
是年3月20日,一群女兵走进湘江之畔某旅大门,集团军党委希望女兵连10月份参加实弹射击。旅领导打开花名册,皱起了眉头:话务员、卫生员、打字员……谁都知道,导弹技术含量高,系统操作复杂,没个三年两载训不出合格操作手。从连队组建到首次实弹射击只有短短7个月。她们行吗?
“请叫我战士,不要叫我女兵”,连队首次军人大会上,战士粟练代表女兵放出豪言。
坚硬的铁甲,柔弱的身躯。为尽快练就操作硬功,女兵们每天几十上百次从战车爬上跳下,常常磕得头破血流、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一次协同训练中,3号手肖烨登上3米多高的发射车顶时,因鞋沾露水打滑,右小腿重重磕到电缆盘挂钩上,肖烨全然不顾,继续跟排长脱战车护衣、对转塔解锁。等训练结束从车顶艰难爬下时,排长才发现肖烨的裤腿右侧已被鲜血染红,小腿肌肉裂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赶紧将她送往卫生队。
某型导弹装备有10多个分系统,一台搜索指挥车上就有300多个开关按钮。女兵们刚接触操作教材时,面对密密麻麻的电路图、流程表如看“天书”。她们每天在狭矮的战车方舱内,对着开关按钮、电路板认真识练,常常一蹲就是大半天,下车时双腿麻得挪不开步子。
女兵爱美,可在她们眼里,维护装备远胜于顾惜形象。每次射击回营后,为了不让海沙腐蚀战车,女兵们一头扎进导弹车库,卸下上百斤重的轮胎,把轮毂、油气管上附着的海沙一一刮下,连螺丝缝隙都不放过;清除底盘上的海沙时,打着手电筒仰躺在地上,用工具甚至手指或刮或抠,将每个凹槽的海沙除得干干净净。爬出车底,女兵们头发被掉落的废油粘到了一起,脸上、口鼻里全是带油的黑沙。
有一次发射车入库时,藏族战士、驾驶员斯娜拉姆听到车后传来异常的声音,立即熄火检查,没检查出结果,向正在巡检的修理营几位老班长求助。在车底后轮侧传动箱,四级军士长张进晴发现了问题。拉姆把头伸进去一看,被眼前一幕惊呆了:传动轴防尘套被割开,两个连接齿轮脱落,裸露在外面。拉姆眼泪夺眶而出。“别哭,拉姆!”听到“女汉子”拉姆的抽泣声,张进晴赶紧安慰:“这是垫圈老化造成的,不是你的问题,会修好的!”拉姆一边抹眼泪,一边拿起工具钻进了车底。“丫头们称战车为‘男朋友’,看来真不是开玩笑啊!”老班长们感慨不已。
2013年10月21日,女子导弹连首次亮相实弹射击场。20时整,靶机信号闪现在搜索指挥车雷达显示屏上。搜索员李枫迅速移动操纵球,稳稳套住目标并发送给发射车。发射车内,主操作手延海楠紧盯屏幕,敏捷操纵开关按键。车体随即一阵剧烈震动。数秒后,显示屏上靶机回波信号消失。“打中了!”女兵们跳下战车,紧紧拥抱在一起。
去年10月,该连勇敢接受挑战,在气象条件不佳、靶机航路多变的情况下,凭借平时练就的过硬本领,一举创造某型导弹击中目标高度“最低”纪录,为未来实战积累了宝贵数据。“巾帼神箭”扬威祖国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