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15日联合在北京发布《中国创新报告2014——国家治理现代化元年》。报告指出,党政“一把手”腐败问题正成为当前反腐败的重点和难点。
报告收集整理了2000年到2014年3月底所公布的367名厅局级以上官员腐败案例,其中担任“一把手”职务的有219名,占比约60%。
在整理的案例中,有172名官员曾包养“二奶”,占47%;有44名官员曾在政法系统任职,占12%;有24名官员曾在中央任职,占7%;63名官员曾在国有企业任职,占17%。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表示,报告所涉及的“一把手”是指党政机关、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党委或行政最高领导,其职位包括党委书记、市长、局长、总经理、校长等。从行业分布上看,党委、政府、交通、司法以及国企等部门“一把手”更容易腐败,治理“一把手”腐败应当成为纪检监察机关的优先任务。
报告认为,反腐败的最终境界是让官员“不能贪、不敢贪、不想贪”。要减少腐败,特别是减少“一把手”的腐败,限制是基础,监督是关键,激励是保障。
在限制权力方面,减少各类行政审批权,从而减少“一把手”的审批权;可试行让全部党委常委拥有干部提名权,按特定比例扩大候选人范围,对拟任命的职位施加技术性限制条件;强化对重大决策权的事前约束;转变政绩观,减少赋予“一把手”的政治责任。
在监督权力方面,加强自上而下的监督,推进纪委系统由半垂直管理向全垂直管理过渡,加强对“一把手”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加强自下而上的监督,特别是新闻媒体监督和网络监督;及时公开招投标信息和结果,减少项目腐败;通过公开财政收支明细,减少“三公”腐败;通过公示官员财产,减少隐性腐败。
在提高激励方面,实行现代“品位分等制”,对一些低级别职位上的官员给予更高的权力、待遇和地位激励,造就一批“高官阶低职位”官员。此外,还要适当提高“一把手”的物质保障水平,提高其腐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