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种兵的队伍里,海军某特种部队连长李烨睿已经小有名气。八一前夕,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进海军特种兵部队,探秘中国海军特种兵是如何炼成的,特战连长李烨睿到底经受了怎样的历练?
现场
睡觉都穿着防弹衣
记者走进训练场时,李烨睿正带着全副武装的战士进行训练。每名战士都已看不出本来的样子,浑身泥水,蓝绿迷彩已经全然成为土黄色。
训练场上硝烟弥漫,特战队员们爬泥潭、扛圆木、抱弹箱、过障碍、滑降、格斗,一样接一样往复训练。
哪怕是俯卧撑这样看起来最容易的项目也因沙地加大了难度。特战队员双手握拳用手指关节支撑身体,沙石直接嵌在队员的皮肤上。
战士欧阳森锐在介绍日常训练情况时说,“我们每天训练项目不一样,比较多。除了跑步、器械等体能训练,还要进行攀登、滑降、障碍、射击等训练。此外还有战术训练和海上科目训练。”
因训练强度大,特种兵往往是晒得最黑的。部队长王海峰说,有时候出去开会,特种部队的人坐在里面一眼就能看出来。
特种兵所担负的任务与一般意义上的侦察兵有很多不同,主要是袭扰破坏、侦察、紧急解救,以及反恐怖和反劫持等。
“对于特种兵来讲,除了自己的本专业外,一般的潜水、跳伞、机降等都要学习和掌握。”战士张春光说,特种兵对人的素质要求很全面。执行任务时要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张春光说,首批护航时,他和另外5名队员一起到一艘中国商船上随船护卫了近一个月。在船上,他们6位特战队员轮换值班。“其间,大家睡觉都穿着防弹衣,怀里抱着枪,以防有突发事件发生”。
目前国际上著名的特种作战部队有:美国的海豹突击队、俄罗斯的阿尔法别动队、英国的SAS特别空勤团等。中国军队特种兵担负着特殊的使命任务。其中,海军特种部队被称为“蛟龙突击队”,承担着护航、维和、海上反恐及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
挑战
“海特”吉尼斯纪录 每月刷新一项
“海特”吉尼斯是海军特种部队的一项极限挑战活动,也是一套引进并改良的训练方法,在每个月最后一个周末定期开展。最初是李烨睿留学归国后,在连队与战士比赛谁用最短的时间成功钻木取火演变来的,当时创下的32秒纪录至今没人打破。
新的“海特”俯卧撑纪录已于北青报记者采访前诞生,1432个。据北青报记者了解,这项活动自开展以来,几乎每个月就有一项纪录被刷新,每一季度就有一个科目成为新的挑战项目。
技能
炼狱式训练打造铁汉
特种兵总是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仅是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兵种,还因为传说中的特种兵残酷得有如炼狱的训练方式和适应各种恶劣条件的单兵素质。
忍受瓦斯和虐俘考验
几年前,李烨睿赴某国特种作战学校军事留学,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被授予“海上突击队员”称号。据介绍,李烨睿留学的这所特种作战学校,选拔淘汰率高达88.8%,每年学员的死亡率近3%。留学归来,李烨睿被任命为连长。
李烨睿说,让他感受最深的是淘汰学员最多的瓦斯耐受训练。每天他们都要被扔进一个不大的加盖密闭深坑,一颗催泪手雷从外扔进来,瓦斯的烟熏让呼吸道和肺部产生剧烈的疼痛,不住地咳嗽,不少学员的心理防线在这时就崩溃了。
更残酷的还有连续52小时的虐俘考验。李烨睿被蒙住头,反绑手,脱光衣服拖到荆棘丛生的原始热带雨林,暴打、溺水、藤条抽打、烙印、拔脚指甲……严酷折磨轮番上演。在这过程中,他的两颗门牙被打断裂,如今的牙齿是重新补过的。
野外生存没有退路
野外生存实兵对抗训练是特战队员的炼狱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一次野外生存实兵对抗训练中,李烨睿为绕过对方追捕陷入绝境。
“在树木参天,黑漆漆的森林里,不要说找路,就连判断方位都是个难题。”战士易炬波记忆犹新。
当时,前路是连绵的群山,来路是好不容易翻上来的悬崖峭壁,面对弹尽粮绝的尴尬境地,有的战士失去了信心。下一步行动也产生了分歧:一是回,至少能找到方向,虽然输掉比赛,但大家不会有生命危险;另一种就是原地打信号弹等待救援;第三种就是继续前进,但单兵定位系统已经没有信号。
不少战士在接受采访时均对李烨睿的一番话记忆深刻,战场上没有发信号弹等救援的机会。他说,“训练就是打仗,在特种兵的字典里,没有后退两个字,就算是死,也要牺牲在前进的道路上!”
李烨睿凭借军事地图和白天走过地形的记忆,判定出自己的位置,找出一条理论上通向敌军的小路。而在路的尽头,他们又碰到沼泽区。为顺利通过,李烨睿用树藤将枝干连成一块板,用翻滚的方式,渡过沼泽区,成功实施了斩首行动。直到对抗结束,李烨睿和战士们都没有发出任何求救的信号弹,对方也始终想不出李烨睿是从哪个地方渗透过来的。
射击训练多弹要同孔
精准射击是特种兵必备的技能。李烨睿要求战士掌握数弹同孔的本事。
别人立姿举枪训练20分钟,李烨睿却要求1小时,而且要悬挂重物,对着太阳练瞄准练眼力,越障越野后练击发练稳定。
起初,经过强化训练,全连射击成绩已经屈指可数。“我们除了99环就是100环,还这么玩命地练射击为了啥?”中士袁辰说。“因为我们是特种兵,失之毫厘就会差之千里,大家的射击水平还是有进步空间的。”李烨睿说。
有人不服气,觉得连长李烨睿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李烨睿端起枪,五发子弹出膛。报靶的战士大声喊:“命中一发,10环。”当时,人群里响起了笑声。
突然,报靶那名战士又喊道:“不对不对,命中5发,50环,5弹同孔!”有老兵拿过靶纸一看,在10环中央的确只有一个弹孔,只不过这个弹孔比较大,在靶位后面的木桩上,5个弹头挤成一团。
此后,在该连叫响一个口号:99环太少,100环不多,多弹同孔才是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