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国内 > 正文

十余省份调低消费增长预期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孙韶华 林远 2016-01-26 15:55:19 字号:A- A+

    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梳理,截至25日,已经有近30省召开了地方两会。其中,有十余省份公布了今年消费增长目标,相比去年的目标,除了天津调高预期外,其余大多数省份均下调了全年消费增长预期。与此同时,相比往年“扩大消费”的提法,今年“供给侧改革”、“发挥消费基础作用”、“培育内需新动力”等成为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汇,相关举措也更加侧重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发力,具体而言,医疗、养老、旅游等服务类消费以及绿色消费、信息消费等将被重点扶持。

    记者了解到,商务部等部委也在部署新消费政策,着重供给侧发力培育新消费。业内专家预计,在消费结构升级的持续带动下,今年消费仍然能够平稳增长,对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加大,“十三五”期间,消费对经济的贡献有望攀升至70%。

  赵乃育/绘

    预期 十余省份看低消费增长目标

    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梳理,目前已有包括天津、内蒙古、福建、重庆等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今年消费增长目标,其中除了天津调高预期外,其余大多数省份相比去年均小幅调低了全年消费增长预期。例如,重庆从12%下调至11%,内蒙古从11%下调至9%,福建从13%到12%,江西从12.5%到11%。

    此外,还有一些地区弱化了这一目标,没有提及或者仅设定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目标和消费价格目标。

    记者注意到,有一些地方明确提出了刺激消费的政策,例如河北提出“启动新一轮汽车下乡政策,支持城市出租车、公交车等淘汰更新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不少于3.5万个标准车。”

    不过,相比起往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扩大消费”这一普遍提法,今年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最多的则是“供给侧改革”“发挥消费基础作用”“培育内需新动力”等新提法,各地也多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发力。

    例如,北京市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重庆提出要“适应消费分层、分化的趋势,引导企业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满足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提高有效供给能力”等。

    具体而言,医疗、养老、旅游等服务类消费,以及绿色消费、信息消费等被地方列入2016年重点扶持领域。北京市就明确提出要“完善绿色消费政策,扩大节能减排产品、新能源汽车、有机农产品等绿色消费。鼓励信息消费终端升级换代,加快发展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等信息服务”,以及“增加多元化养老健康供给,壮大养老健康消费。实施旅游消费提升计划,做优古都文化、京郊休闲等旅游板块,扩大外来消费”。

    引领 供给侧发力培育新消费

    不仅是地方层面,记者了解到,商务部等部委也在部署新消费政策,着重供给端发力培育新消费。商务部已经将“大力改善市场环境,充分挖掘消费增长潜力”列入今年商务工作重点任务之一。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今年的政策重点,一方面顺应中等收入群体快速增长趋势,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满足基本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推进商业智能化,鼓励餐饮住宿业转型发展,积极打造品牌服务平台,做大品质消费。将重点挖掘养老健康、信息、汽车等行业的消费潜力。

    发力点则将更多转向供给端。“比方说,建设现代市场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打击侵权假冒、打破地区封锁、加强信用建设、培育中华老字号等,这些都是供给侧改革。”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郑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要为扩大消费营造好的条件,主要是做好流通工作。具体包括推动流通体制改革,尤其是在体制创新层面。还要推进流通的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来推进流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等。

    去年,国务院接连出台两份鼓励新消费的文件,《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包括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农村消费和品质提升型消费等在内的六大领域将作为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此外,国家还出台了《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

    专家指出,国务院连发两文鼓励消费升级,从文件内容来看,在引导消费增长方面,将更加注重供给侧的改革,即不再像过去那样强调在需求端的消费刺激政策,而是将更加注重新消费模式的供给以及消费环境的改善等。而在获得重点鼓励的几大领域中,服务消费备受重视,有望成为引领消费升级的“主引擎”。

    前景 全年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各地消费增速预期目标下调,主要与经济前景不乐观有关系。一般而言,消费是总需求中的稳定因素,它受收入增长及其预期的影响较大。由于工业、投资、盈利等仍将继续下行,消费很难独善其身,其增速有较大的下行风险。在他看来,2016年消费增长将寄望于消费结构升级的持续带动,预计网购、信息、家居等相关消费将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落实,智能节能消费、绿色消费、服务消费、品质消费、便利安全消费等市场热点继续发展,预计2016年消费市场整体稳步增长,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消费结构将持续改善,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将不断增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认为,2016年我国消费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近年来保就业的政策效果比较明显,就业形势比较平稳。此外房地产和汽车市场有望在2016年趋于平缓,其对消费的负面影响预计会减弱。他表示,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增加居民收入,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围绕消费结构升级,推进旅游休闲消费升级工程和教育、文化、体育消费升级工程,大力促进与群众需求密切相关的日用消费品行业发展,积极促进境外消费回流。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邢厚媛对记者表示,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一方面通过供给侧改革促进消费升级,另一方面,消费也会对供给产生反作用,引领供给和投资,为我国经济稳增长和调结构带来更有利的支撑。她表示,预期在“十三五”时期,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持续上升,对经济贡献率有望进一步攀升至70%。记者孙韶华 林远 实习生 章静怡

    国家酝酿建立产能过剩退出通道

    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为推进化解产能过剩,国家有关部门正在酝酿推出一系列政策,建立产能过剩行业退出通道,帮助企业解决产能过剩行业退出引发的人员补偿包袱过重等问题,进一步推动市场化的产能过剩退出步伐,优化产业结构和产能升级。

    记者了解到,上述政策由多个部委参与,最快将在今年上半年出台。一位参与讨论的政府人士告诉记者,上述政策的核心内容包括,财政将拿出专项资金,用来解决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退出后人员安置、地方化解过剩产能中的人员分流安置奖补。下一步国家将研究一系列政策并建立和完善产能过剩退出通道,包括支持金融机构做好呆账核销和抵债资产处置,完善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支持保险资金等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并购重组等内容。

    国务院日前召开会议明确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目标,钢铁行业将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吨至1.5亿吨;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新增产能的技改和产能核增项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上述政策将首先在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展开,随后将延伸至其他产能过剩行业。

    “国家实际上就是要通过政策护航,为这些需要缩减的产能建立一个有效的退出通道。”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作为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化解产能过剩无疑是本轮改革成败的关键,但不容忽视的是,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提及多年,政府也频频下文,但是因为缺乏有效的退出通道,政府光下硬指标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产能过剩情况反而愈演愈烈。以水泥行业为例,近十年来,国家先后出台数十个相关文件淘汰水泥落后产能,然而水泥的产能却一路走高,目前全国水泥产能利用率不到70%,东北地区更是不足50%,产能严重过剩。但中国水泥协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3个省区依然有新建的水泥项目上马。

    产能严重过剩也是钢铁行业当前最主要的问题。2014年,粗钢产量8.23亿吨,产能却达到12亿吨,远远超过需求。正是由于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今年以来钢材价格长期跌破成本线,导致钢厂亏损严重。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严控新增产能,并要求在2017年前压缩8000万吨粗钢产能,但是去产能进展缓慢。

    一位不愿具名的地方政府人士告诉记者,相关部门已进行了长时间调研,目前比较大的难题是,大量“未批先建”项目如何治理,应采取什么路径和方法遏制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在新建产能的同时,对于旧产能淘汰过慢,导致新旧产能叠加,从而加剧过剩。“这些过剩行业都集中在基础制造业,除涉及大量投资,还增加了地方就业,解决起来面临人员安置、地方负债等问题。”上述人士说。

    “国家鼓励企业自主的市场化退出,通过政策助力解决企业退出可能出现的难题,为化解产能过剩提供可操作的退出通道,为下一步改革扫平障碍。”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就意味着,下一步围绕着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将提速,过剩产能退出的过程一定很艰苦,但随着供给侧改革的继续推进,真正具备竞争力的大批优质企业将会涅槃重生。

    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本月12日在就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中央提出的化解产能过剩的要求,发改委将从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加大政策力度引导产能主动退出,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为地方和企业化解产能过剩进行奖补等五个方面进行引导和调控。本月22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征收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用于支持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文件规定,此资金根据全社会发电量征收,根据2015年的发电量测算,全国年度征收专项资金约为467亿元。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加上地方配套方案,预计中央财政为钢铁、煤炭两行业去产能资金支持规模每年将达到2000亿元,持续4年至5年的时间。2016年,这两大行业将会出现企业倒闭、兼并重组等事件,行业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广发证券认为,以煤炭行业为例,我国煤炭行业前5家、前10家以及前50家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分别约为27%、40%和73%,集中度相对较低,而目前动力煤和炼焦煤亏损面按矿井个数来看分别达到91%和95%,预计“十三五”国内煤炭行业可能逐步展开大规模并购。记者 杨烨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