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国内 > 正文

泰宁泥石流现场已发现35具遇难者遗体 仍有1人失联

来源:新华社 作者:孟昭丽 沈汝发 2016-05-10 15:30:22 字号:A- A+

    新华社福建泰宁5月10日电(记者孟昭丽 沈汝发)据福建泰宁泥石流灾害救援指挥部最新消息,截至10日13时,泰宁县开善乡池潭村“5·8”泥石流灾害现场已发现35具遇难者遗体,尚有失联人员1名。

    在8日晚召开的有关“5·8”泥石流灾害新闻发布会上,施工方提供原失联人员名单41人。经过各方紧张的搜寻搜救,已联系上其中5名人员,死亡和失联人员总数降为36人。

    气象专家解读南方暴雨“车轮战”:未来几天仍有大暴雨

    新华网北京5月10日电(金佳绪)从5月5日开始,江南、华南部分地区遭受新一轮强降雨袭击,犹如“车轮战”的持续降雨已导致多地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中央气象台于8日18时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中国气象局同日19时启动暴雨四级应急响应,全力做好暴雨气象服务。此轮强降水影响哪些区域?次生灾害风险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和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李宇梅,9日接受新华网和中国气象网记者的联合采访。

    图为马学款(左)接受采访。中国气象报记者 黄彬 摄

    图为李宇梅(左)接受采访。中国气象报记者 黄彬 摄

    记者:5月5日开始,江南、华南部分地区遭受新一轮强降雨袭击,南方这轮强降雨主要影响哪些地区?强度与之前对比如何?

    马学款:这轮强降雨主要影响我国的江南和华南地区,其中,广西、福建、江西和湖南四省受影响尤为严重,出现了持续性降雨过程。截至9日8时,四川东部、重庆、贵州中东部、湖北南部、湖南、安徽南部、浙江、福建中北部、广东北部及广西北部都出现了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福建西北部、浙江西南部、广西北部、江西东部、湖南西北部和东南部的累计雨量超过200毫米,福建西北部的局地降雨量达350至500毫米。

    进入5月,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和海洋蒸发量的增多,大气中的含水量逐渐增多。西南暖湿气流的偏强带来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受此影响,近期出现的强降水局地降雨强度比之前几轮更大。

    记者:造成本轮强降雨的天气原因是什么?强降雨造成的次生灾害风险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马学款:出现强降雨天气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北方的冷空气频繁南下,与副热带高压外围活跃的西南暖湿气流在江南、华南地区持续交汇,给我国南方地区带来了强降水天气。

    李宇梅:这次强降雨过程导致贵州、重庆、江西、福建、广西、湖南等地都陆续出现次生灾害,灾害主要集中在6日至8日。

    目前,强降雨已导致贵州、重庆、江西、广西、湖南出现了中小河流域洪水、山洪以及公路塌方现象,一些降雨量大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如湖北宜章还出现了城市内涝,对城市运行和道路交通等造成较重影响。在此次强降雨过程中江西受灾比较严重,黎川县多个乡镇受到暴雨袭击,7日8时至8日8时,全县24小时平均降雨量达147.3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德胜镇云屯洲站达268.5毫米;8日,黎川县暴发山洪,7条主河道水位超高,县城部分厂区、街道积水严重。

    此外,浙江庆元、临安,江西宜春、新余及贵溪,福建三明等地还出现了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导致人员伤亡。其中,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影响较为严重,截止至5月8日20时30份,已致41人失联。

    记者:为何近期地质灾害突出?后期灾害防御需关注哪些方面?

    李宇梅:近期地质灾害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江南南部及华南大部局地强对流带来的短时强降水所造成。

    马学款:由于南方近期的持续强降雨且落区与前期重叠,降水的重叠效应使灾害风险加大,如土壤含水量将进一步增加,部分地区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升高。有关部门需注意局地短临时强降水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做好实时监测、防汛预警和转移避险等防范工作。当地居民需注意防范强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区域。

    记者:本轮降雨将持续到何时?未来一周南方天气怎样?

    马学款:本轮强降雨将持续到10日白天,10日夜间基本结束。未来几天,南方仍会出现多雨天气。12日夜间至13日,四川东部、重庆西部、贵州、广西中西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贵州局地有大暴雨(100~120毫米)。

    受冷空气影响,14日至16日南方还将出现一次过程性降雨。其中,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及以东大部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最强降雨区域在西南地区东北部、江南中北部及沿江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