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国内 > 正文

猪肉价格连涨16个月后坐滑梯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陈琳 2016-07-06 15:37:50 字号:A- A+

    在持续上涨16个月后,6月中旬开始生猪价格出现下跌。昨天,北京晨报记者走访京城“菜篮子”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了解到,新发地市场6月份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开始逐渐转入下行通道——6月的前半月,肉价小幅波动下行;后半月大幅波动,快速向下。新发地市场统计部门负责人刘通表示:“肉价进入下行通道,是在近一两年内难以改变的事实。”

    肉价快接近去年同期

    北京晨报记者梳理发现,2015年3月生猪价格只有5.8元/斤,而这也是新一轮上涨通道的起始时间。此后生猪价格一路上升,至今年春节过后开始“狂飙”,到5月份,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加权平均价是12.84元/斤,整体肉价到达有记录以来的最高点,比2015年同期上涨48.96%。

    据刘通介绍,从6月中旬开始,生猪价格开始转入下行通道。6月17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12.20元/斤,比6月10日的12.93元/斤下降5.65%;比2015年6月17日的9.35元/斤上涨30.48%。

    上周,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在前期大幅下降以后,继续在高位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向仍然是下行。据监测,7月1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10.90元/斤,比6月1日的12.85元/斤下降15.18%;比2015年7月1日的10.63元/斤上涨2.54%。数据显示,猪肉价格月环比大幅下降;年同比涨幅明显收窄。

    上市量和批发价双降

    监测显示,上周新发地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为1475.14头,比前一周的1511头减少2.37%;比前4周的1513.86头减少2.56%。

    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为1697.86头,今年同比增加-13.12%。刘通表示,出现生猪上市量和批发价双下降,主要是因为现在到了肉类消费的淡季,“市场上销售的白条猪又大多是肥肉型白条,销量自然就会下降,而且也卖不上价”。而肥猪的大量存在,不是屠宰业的过错,是压栏惜售的后遗症。

    刘通介绍,监测数据表明,养殖场压栏惜售加剧了毛猪供应的紧张形势,才使得肉价大幅上涨。但是,这些惜售毛猪仍然被留在圈中。等到肉价回落以后,惜售的心理淡化,毛猪出栏的时候已经错过峰值。

    肉价进入下行通道难扭转

    尽管猪肉价格已开始出现连续下滑,但仍然有声音预测,肉价会在6至8月冲高。但是6月后半月肉价下行的速度加快,导致6月白条猪的加权平均价明显低于5月,这种走势却又出乎了许多“预言家”的意料之外。

    对此,刘通表示,“6月后半月肉价的下滑仅仅是开始,肉价进入下行通道是难以扭转的。”这是由于惜售是有条件的。惜售以后,毛猪延长了留栏时间,毛猪个体会越长越大,由瘦肉型猪长成肥肉型猪。在进入夏季以后,人们在饮食上会追求清淡,肥肉型猪会被市场所排斥。所以,进入夏季以后,肥肉型毛猪的收购价会低于标猪的收购价,此前留栏时间过长的毛猪会积极寻找出路,惜售的心理会不攻自破。

    而随着气温升高,肥肉出现售卖难,大体形的白条批发价明显低于标猪白条,屠宰厂就不愿意收购肥猪了。5月下旬,北京的几家屠宰厂已经获得部分话语权:把肥猪,即单重超过140公斤的毛猪每头收购价下降100元。这种现象的出现,意味着毛猪价格开始出现松动,“如果我们还陶醉在‘毛猪价格坚挺、养猪场一家独大’的氛围中,就可能会错失一些良机的”。

    刘通认为,屠宰厂话语权的获得,是养猪场赠予的。是养殖场过高的预期造成大量毛猪压栏,而大量压栏的毛猪出现滞销又把价格砸了下来。6月下旬毛猪价格下降是被推迟了两三个月的下降,肉价中的水分还会逐渐被挤出。一些急于“突围”、“扩张”的养殖场,需要冷静地思考后期的发展和经营策略。(记者陈琳)

    物价专家预计,下半年菜价明显回落有点难

    转眼进入2016年的下半年,天气一热,杭州市区主要农贸市场的蔬菜价格日趋平稳。记者从杭州市物价局监测预警分局拿到了6月份的蔬菜价格走势,环比5月,杭州市区主要农贸市场46种蔬菜中,33种跌,11种涨,2种平。涨幅最大的为莲藕,涨了23.73%,春笋、花生、青菜、小白菜的涨幅均在10%~11%之间,其余6种蔬菜的涨幅都在10%以内。跌幅最大的蔬菜为冬瓜,达到34.57%,毛豆的跌幅也较大,为20.46%。

    看到这些数据,不少人会发出一声感慨:今年的蔬菜价格,真是像在坐过山车啊!不说别的,光是冬瓜就起起落落好几回了。没错,虽然6月份冬瓜价格环比跌了三成多,但是和去年同期相比,冬瓜的身价依然涨了一半以上。

    今年上半年,杭州市区主要农贸市场46种蔬菜简单算术平均零售价为5.73元(每500克),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15.2%。

    除生姜跌12.2%、空心菜跌9.5%、冬笋跌2.0%外,其他43种全部上涨。其中以冬瓜涨59.8%、大蒜头涨47.2%、青菜涨44.1%为涨幅最大,大白菜、包心菜、花菜、西兰花、茄子同比涨幅均在30%以上,分别为38.7%、32.1%、31.9%、31.1%、30.5%,山药、花生、扁豆、长豇豆、绿豆芽、黄豆芽同比涨幅较小,均在5%以内,其他29种涨幅在5%~30%之间。与去年下半年比,46个品种平均零售价格上涨15.9%。

    “今年1月下旬,全国性寒潮天气是上半年蔬菜价格明显上涨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冬瓜、大蒜头等品种,出现减产甚至绝收现象,涨幅偏大。”杭州市物价局监测预警分局相关专家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同时上半年雨水偏多,叶菜价格也涨势明显。此外,用工成本增加、城市化进行中蔬菜种植面积减少、种植专业化程度提升等因素也推升了菜价总体上行。分月走势来看,1月下旬寒潮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在2月份开始集中显现,蔬菜零售均价同比涨幅高达22.1%,3月、4月价格仍处高位,5月、6月价格逐月回落。”

    一般而言,二三季度气温较高,蔬菜供应充裕,成交活跃,蔬菜价格相对较低。一四季度由于气温较低、节日需求拉动等因素价格相对较高。近年来,极端天气对蔬菜价格波动影响明显,并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物价专家预计,今年下半年蔬菜价格难以明显回落,全年度价格将总体高于去年。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