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有春(左)现场和老人进行家庭医生签约。 本报记者叶琦摄
家庭医生制度有诸多方便之处:医生与患者经常面对面交流,上门提供服务,当好居民健康守护人,在基层承担起预防保健、常见病诊治、慢病管理等一体化服务功能。然而,签约人数猛增,医生总数却有限、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年轻居民健康意识淡薄等,这些都是家庭医生发展之路上需要正视与解决的困难。
——编 者
背着医药箱,走村串户,每到一家,乡村医生陶有春张口就能叫出这户家庭成员姓名、道出他们的既往病史以及药物过敏经历,这是十多年前的出诊场景。
如今,成为社区医院家庭医生的陶有春,通过增加与居民的熟悉度,在有意识地“恢复”上述场景。虽然走村串户被概括为网格化管理,居民的看病需求被进一步细分,身为医生的职能也从治病延伸至“治未病”,但服务的初衷和目标并未改变。
6月底的周五,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部主任陶有春的家庭医生团队坐诊,负责录入签约家庭成员信息、电话回访、根据居民需求提供上门服务、为患者办理双向转诊服务等事宜,忙碌却充实。
上门给老人换药,好口碑带高签约率
2012年,陶有春通过招聘考试来到该社区医院,成为一名全科医生。该社区医院共有9支家庭医生团队,每组5到6人,由医生、护士、后勤人员组成,除了每周3天的门诊坐诊外,还要承担健康教育、讲座,社区义诊,健康档案的录入与管理,慢性病群体回访,特殊人群体检等项目。
“今天要去许老家换药,记得带上签约本。”上午9点,陶医生就出门了。72岁的许士珍老人住在辖区史河路医药公司宿舍,5月份因为左足部腱鞘囊肿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后期伤口需要换药,“家在4楼,又没电梯,怎么上下楼去医院呢?”
最后,许士珍通过拨打114电话,联系上了陶有春的办公室。听完老人情况,陶有春带着护士来到家中,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换药,与大医院没什么区别。
“出诊费9元,换药18元,材料费6元,一共33元。”许士珍告诉记者,不仅比大医院便宜,还非常方便、很贴心。
最后一次换药结束,陶医生带来了家庭医生签约表,耐心讲述了签约好处,“比如今后预防老年病、服药和日常保健需要注意的细节,还能不定期享受各类健康咨询服务。”许士珍二话没说,直接签约,还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邻居,带着大家一起签约。
陶有春把这种服务叫做“口碑营销”,上门服务对象基本属于老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此前还有居民提出要上门提供输液治疗服务,存在一定的医疗风险,明显不符合规定,家庭医生要耐心解释,但理解和不理解的声音都有,“总觉得家庭医生是万能的”。
常与居民当面聊,一键转诊大医院
时间回到1997年,当时陶有春还是村里的一名乡村医生,每天都要背着药箱,走遍近百户的村庄。
如今,这种场景在慢慢地重现:定期举办义诊,与居民面对面沟通,上门回访和记录,了解慢性病患者健康情况,“一来二去,相互之间熟悉了不少,但服务人群太多,没法跟过去那种精准的熟悉程度相比了。”家庭医生主要来自全科医生,其职能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因而又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陶医生觉得,家庭医生就要与居民搞好“互动”,培养双方之间的信任感,每次坐诊后,他都会在病历上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便于回访沟通。上午11点多,住在海亚当代小区的瞿林响找到陶医生,称最近一阵阵头晕,持续快两周了。瞿先生才45岁,有五六年高血压病史,一直靠药物控制,也是陶医生的签约对象之一。
陶医生判断可能是药物不良反应,建议去大医院作系统检查。换做过去,瞿林响就得另外去大医院排队挂号,耗时费力。这一次,陶医生拿出了手机,点击进入与医联体单位共建的双向转诊平台,输入个人信息、病史,一键完成了转诊操作,“已挂上号了,你明天下午去安医大一附属医院找全科(慢病)门诊的胡华清医生。”家庭医生团队拥有一定比例的医院专家号、预约挂号、预留床位等资源,方便签约居民优先就诊和住院。
陶有春还不忘叮嘱,见到胡医生后就来个电话,他会将既往病史与近期治疗情况进行双向沟通,此举一来可以让专家及时掌握病人既往病史,便于诊断,其次也能通过沟通加深对这种药物反应病例的印象,让自己也多一次学习机会。
“如果有统一的信息平台,以后签约对象的既往病史能全部联网互通的话,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能实时回传,就更便利了。”陶有春告诉记者,在治疗流程上,居民在病情严重、确有必要转诊的情况下,会选择去大医院就诊,治疗结束后,医院也会把患者在医院的治疗情况、检查结果和患者出院后需要哪些日常护理及时通报给家庭医生,以便开展日常的健康服务。
激励机制跟不上,年轻人覆盖还不够
现在,该社区医院开辟了家庭医生电子化签约服务,每一位家庭医生都注册了自己的二维码,居民可以同时选择一位或多位进行扫描添加,特别是下班时间,如果居民有咨询需求,就能直接在线沟通,医生有问必答,提供最实用的参考意见,“现在有四五百位居民加入进来,多为备孕夫妇和年轻父母,通过平台咨询孕期保健和育儿知识。”
上门送医疗服务,优先安排就诊,签约家庭医生固然能带来诸多利好;但赢得部分居民好口碑的背后,家庭医生的发展,却也面临一些隐忧。
对于如何实现国家提出的“2020年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的既定目标,家庭医生今后的路如何越走越宽,陶有春也有自己的见解,“首先要加强基层医生的队伍建设。现在签约人数在不断增加,医生数量却没有明显变化,工作量猛增,激励机制却上不来,就无法保证服务质量。”他觉得,与大医院医生相比,家庭医生在薪酬、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难以吸引和留住优质人才,既然要形成长期的契约关系,就要抓住和解决市民的现实需求,推出相应的服务项目,比如基层影像人才、儿科专家就严重缺乏,有时不得不从医联体合作单位找专家坐诊。
“要克服水土不服,医生与居民的获得感都很重要。”社区医院主任周明明认为,家庭医生签约率在不断上涨,但如果居民不了解家庭医生的职能和作用,或对签约不知情,这样“健康档案”就会尘封为“死档”,签约人数成为数字游戏。最重要的还是观念改变,“在签约的人群中绝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却很少,他们对健康观念意识还很单薄,总觉得生病了才想起看医生。”其实疾病是发现与被发现的过程,家庭医生真正参与到居民日常健康互动中,形成“一对一”的定向服务关系,为签约对象提供个性化的保健、健康教育和指导等,建立令百姓信任的医疗水平和环境。
》》时间表
“家庭医生”新政推出
现阶段家庭医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以及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医师和中级以上职称的退休临床医师,特别是内科、妇科、儿科、中医医师。
今年200个城市开展服务
今年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
明年家庭医生签约率超30%
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