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3月18日开幕,这是全国“两会”之后首个国家级高层论坛。论坛主题为“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论坛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环境治理、高水平对外开放、跨境资本流动、网络安全与网络治理等议题展开。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就《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大结构性的失衡:一是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供给体系产能虽然十分强大,但是大多数还只能满足中低端、低质量、低价格的需求,难以满足公众日益升级的多层次、高品质、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二是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失衡,存在着资金脱实向虚的现象,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不仅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还进一步加重了实体经济的融资困难。三是房地产和实体经济的失衡,有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曾经一度带动了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的房价过快的上涨,进一步推高了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本。
何立峰在论坛上提到,2017年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随着去产能等重点任务的深入推进,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问题可能日渐凸显,面对可能增多的各项挑战,我们既不能畏难厌战,又不能急功近利,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引领和指导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大结构性的失衡:一是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供给体系产能虽然十分强大,但是大多数还只能满足中低端、低质量、低价格的需求,难以满足公众日益升级的多层次、高品质、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二是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失衡,存在着资金脱实向虚的现象,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不仅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还进一步加重了实体经济的融资困难。三是房地产和实体经济的失衡,有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曾经一度带动了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的房价过快的上涨,进一步推高了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本。
为了化解上述这三大失衡,我们必须瞄准主要矛盾,向结构优化找出路,在供给侧上下工夫,用深化改革的办法,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一是要坚持各方协同,增强合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原则。一方面要遵循市场规律,完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壁垒、阻隔和地方保护,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的精神,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的活力和社会的创造力,用政策引导市场,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律规范市场行为,做到政府行为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
二是要坚持目标引领,保持定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有足够的历史耐性,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不断开创新的局面。我们一方面要久久围攻打好持久战,既要做好长远打好顶层机制,重塑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又要立足当前,注重实效,步步为营,善于集中力量打好歼灭战,化解当前的一些突出矛盾,解决一些主要问题。另一方面要勇往直前,打好攻坚战,对于前进道路上出现的短期阵痛要勇于承受,不能因为有阵痛就止步不前,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坚持埋头干到底,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地向前推进,实现我们的预期目标。
三是要着力扩大有效需求,稳定宏观环境,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要保持消费平稳增长,持续推进扩大消费的行动,要精准扩大有效投资,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协同发展,扎实推动三大战略,打造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新的功能平台,不断形成新的增长带。
四是要着力防控潜在风险,坚决守住底限,坚持底限思维,摸清风险的隐患,不断提升风险防范能力,降低风险处置方式。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深化土地改革,加快监管协调机制,妥善处置不良资产,确保不发生系统性的风险。要坚持因城因地去库存,按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分类调控因城施策,控制信贷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业,加大政策解读和信息发布的力度,加强市场主体的沟通,增强政策透明度,向社会释放积极的信号,引导各方面对未来发展形成良好的增强市场的信心。
五是要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立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供给侧的质量和水平,统筹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的相对统一,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深入细致的做好社会托底工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