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4月26日电题:“光盘”永远在路上——发起人徐志军谈“光盘行动”
新华社记者 马牧旺青、魏兆阳
“光盘行动”启动已经4年。记者日前采访了行动发起者——就职于国土资源报社的徐志军。在他眼里,盘易光,陋习难改,从观念的转变到行动的落实,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光盘”:一场全民追捧的“盛宴”
23日晚餐时间,四川大学南园食堂。清洁员阿姨指着泔水桶说:“过去一餐要倒掉两三个泔水桶,没怎么动过的菜,整盘整盘地倒,看着都心疼。现在,一餐连半桶都不到了。”
近年来,“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正逐步成为社会共识,铺张浪费少了,适量用餐多了,一些地方自发地开展以“光盘”为主题的活动,许多人还常常自豪地在微博、朋友圈里晒出自己“光盘”的照片。
这一切得益于2013年开始的“光盘行动”。
徐志军说,其实,他早在2012年4月22日就提出了“光盘”。那一天,是世界地球日。在此之前,媒体关于粮食浪费的一则报道让他感触颇深。当天,他以“徐侠客”的名字在微博上发出了“光盘”的号召,并配上了“光盘”照片。
此番行动当时并没有引发社会关注,但徐志军仍坚持每天“晒”着光盘。
中央八项规定公布后,引起巨大社会反响。2013年1月,当徐志军再次在微博上倡导“光盘行动”时,得到了一些知名人士及广大网友积极支持和响应。“光盘行动”这个词传遍大江南北。
“这还是借了中央政策的‘东风’。”徐志军笑着说,在党中央制定出台八项规定、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大背景下,“光盘”迅速成了流行语,拒绝“剩宴”的理念被更多人接受。
“‘光盘’让我收获了别样的快乐”
挺拔的身板、健硕的步伐……看着面前的徐志军,谁都不会想到开始“光盘”前的他,体重竟然超过了180斤,身体发福明显。如今,他“吃”瘦了30多斤。
“吃光同样减肥,‘光盘’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阳光的心态。”徐志军说,“每一份进嘴的食物都经过了选择,总量控制,荤素搭配,不瘦也难。”
因为“光盘行动”,徐志军一度成了网络名人。他不仅投身于推广“光盘行动”,还开始参加其他志愿服务活动。他坚持开免费顺风车帮助遇到困难的陌生路人,此举也迅速得到了社会的响应。“‘光盘’让我收获了别样的快乐。”徐志军说。
徐志军曾在西藏挂职过半年。在那期间,他先后组织过27次“光盘活动”。每次活动,他请每个人聚餐时带一盘菜,分享一个故事。用餐过程中,每个人畅谈经历,仿佛一场“家庭聚餐”。徐志军说:“吃饭时大家不再胡吃海塞,人与人之间交流变得更加纯粹。”
“‘光盘行动’更重要的是让中华民族勤俭节约、助人为善的传统美德回归社会,让每个人都能乐于传递温暖。”徐志军说。
“光盘”永远在路上
尽管“光盘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但在徐志军看来,盘易光,陋习难改,从观念的转变到行动的落实,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016年底,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15年,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
记者在一些地区采访时发现,受传统落后观念影响,婚丧嫁娶铺张浪费现象仍时有发生,甚至有的地方还出现因红白喜事返贫的情况。
对此,徐志军坦言,改变这个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过程。从这几年“光盘行动”取得的成效看,关键还在于党员干部带头。他们以身作则,就能够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推动社会各界投身于“光盘”之中。
谈到未来计划,徐志军打算成立一个“光盘基金”。“要让节约常态化,让节约的每一分钱都用于公益事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徐志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