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向阳红09”船5月25日电 题:随“蛟龙”探海的时光里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告别4800米的深海世界已经两天,脑海中依然时时闪回潜入深海时的场景。5月23日,新华社记者搭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世界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北坡下潜,在4811米至4697米的海底世界作业3小时11分,来回途中共用时5小时09分。深海世界的一切令人难忘,下潜途中的见闻同样印象深刻。
深海“临时之家”是大还是小?
23日那天,当北京还是凌晨4时,在早两个时区的马里亚纳海沟,太阳已经从太平洋上升起。目测两三级的风、一两米的浪,在大洋深水区并不算坏海况。再过一个小时,作为今年马里亚纳海沟第一潜的下潜人员,记者将从这里潜入4800米的海底世界。
6时40分,记者沿着梯子进入“蛟龙”号载人舱,主驾驶“潜航英雄”唐嘉陵和有着十次深海经验的副驾驶刘晓辉已经在舱中。
一个月前,在三亚水域记者曾与“蛟龙”号有过亲密接触。那是由另一位“潜航英雄”傅文韬对作为候选下潜人员的记者进行培训。当时,除了潜水器理论和知识方面的培训之外,就是进入“蛟龙”号载人舱内现场培训。这部分培训,一则看适应与否,二则需要熟悉舱内各种设备,了解下潜时观察、警戒、记录等职责,三则了解应急处理等特殊情况。
“蛟龙”号的载人舱直径是2.1米,乘坐3人,主驾驶安坐中央,两边各坐一人,记者和刘晓辉分坐右舷和左舷位置,3人眼前各有一个观测窗,可以观察外面的世界。
“蛟龙”号载人舱在世界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中并不算小,尤其是在三亚培训初次进入舱内时,感觉非常宽敞。然而,当天的感觉却有点挤,因为每个人都带了一个大包及用品。不像三亚只身进入,这次要在这个深海“临时的家”中呆近9个小时,而且温差大,水面舱内三十多度,深海仅仅几度,需要备上冬天的衣服。
泡沫怎样成为硬块?
入舱前,刘晓辉在“蛟龙”号的样品筐中放了一块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的白色泡沫做实验,检验它在压力下的具体变化。
随着“蛟龙”号下潜,记者看到,白色泡沫慢慢变小。到了700米左右,已经变成了巴掌大的一块。此后,泡沫的形状没有明显变化。
“每往深海进发1000米,就会相应地增加100个大气压力,这说明70个大气压力就把这块泡沫压缩到接近极限了。”刘晓辉说。
刘晓辉说,泡沫在深海经过压缩后,空腔里的空气被压出,就成为实体结构了,所以体积会大幅缩小、密度增大,而且泡沫在返回海面后比下去之前要重,原因是空腔里的空气被排出后,一部分海水进入,使得其体积缩小、密度和质量增大。
像“蛟龙”号这次前往4800米深海,相应地增加480个大气压力。“蛟龙”号可以下潜到7000米,也就是说它的载人舱耐压球壳需要承受的压力,相当于14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正在研制中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还要增加400个大气压,这对潜水器的结构设计、材料等,是极大的考验。
200米水下一片黑暗?
“蛟龙”号载着人们下潜,舱内显控面板上的深度数字逐渐增大,窗外的颜色开始从碧蓝到深蓝,到变暗直至剩下一片漆黑。
下潜时速每分钟38米,下潜到150米时,水下已经变得非常暗,并不像人们常说的是200米变暗。原来,下潜是早上,阳光斜射、透射率低,海水透明度因而不够好。
回程时,记者曾对此留意。15时20分,时速每分钟26米,当升到266米时,已经开始从漆黑世界中走出,越往上越清晰起来。
同一深度能否看到同样场景?
1960年1月23日,瑞士探险家雅克·皮卡尔与美国海军中尉唐·沃尔什驾驶“的里雅斯特”号深海潜水器,在人类历史上首次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处。他们在4800米之前以每秒1米的速度下潜,同时记录了几个场景:
9时01分,300米,一片漆黑,灯光下有浮游生物;9时20分,735米,有少量放射性浮游生物,海水温度10度,舱内寒气袭人;10时20分,4100米,偶有磷光浮游生物闪亮一下。
对于这些深度,记者曾特别留意。在300米和735米处,还真的看到了像流星一样划过的亮点。9时19分,到达4100米,没有看到光亮,而是黑暗一片,4166米则有“流星”划过。
这些亮点和“流星”,正是磷虾类浮游生物发出的光。从200多米到1000多米之间,“流星”划过的频率非常之高,它们丰富着人们前往深海世界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