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国内 > 正文

中国向奇葩证明宣战 互联网+打通最后一公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申冉 孙权 2017-07-10 14:22:40 字号:A- A+

资料图:河南柘城社保采集用人脸识别 证明“我活着”不必再跑路。

    (砥砺奋进的五年)中国向“奇葩证明”宣战:“互联网+”打通民众办事难“最后一公里”

    中新社南京7月10日电 (记者 申冉孙权)“我爸是我爸”之类的“奇葩证明”在中国各地给民众生活造成了不少困扰。自2015年起,一场雷厉风行的改革向“奇葩证明”之疾宣战,从上至下、在全国范围对“封闭而臃肿”的权力进行强制“减肥瘦身”。

    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镇向“奇葩证明”告别的改革是以“互联网+”为杠杆的。

    在徐霞客镇政务服务中心,一家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章女士正在为三名企业员工办理退工手续。她告诉记者:“过去办这个手续,要跑退工、领取失业金和自主缴纳社保三个窗口。现在,从一个窗口递进材料,十分钟不到立等可取。”

    徐霞客镇党委书记叶韩清说,现在的“一窗式”政务服务,民众把要办的事跟窗口一说,办事人员就把事“揽”过来,具体怎么办由政府部门的数据信息库来“跑”,民众不用“跑”。

    据叶韩清介绍,整个镇21个行政村全部建成村便民服务中心,所有服务中心信息都连接到镇级网上办事大厅,从这里与江阴市级行权网对接,信息共享,服务连通。市民或企业需要审批的项目、文件经过中心内部程序流转及审核通过后直接加盖“徐霞客镇人民政府行政审批专用章”,凡下放的审批事项无需再去江阴市级部门“环游”,真正实现了“一枚公章管到底”。

    随着手机APP“微政务”的上线,许多居民甚至不用出家门,在手机上就能办好过去要跑很多“衙门”的审批事项,连“最后一公里”都被省去。

    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认为,人为设置的“奇葩证明”,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从熟人社会向契约式社会转型时期各种问题爆发的一个表面“症候”,“过去在家族式社会中,可以通过熟人担保和人品信任进行证明的,现在要通过书面证明来背书”。

    “也恰是因此,导致中国缺乏一个完善的、可溯源的基础信息库,比如一个人从出生起产生的所有信息,都可能在任何环节遗漏或散失,成为‘证无可证’而‘不得不证’。”周孝正指出,更糟糕的是,由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造成了基础信息的高度集中,“甚至一个部门的上下级之间,信息都无法共享,那么来往于各个窗口的循环证明也就出现了”。

    近年来,各地政府都在考虑打通各部门信息壁垒、整合分散保管的个人信息资料。例如徐霞客镇建起了基础信息库和各部门共享信息的网络,下放上级审批权限,当地居民不再需要去各处盖章开证明了。

    在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25个国家级试点镇中,江苏占了4个。其改革关键词是“基层扩权”“一站式窗口服务”,实现这些改革目标的手段和条件就是“互联网+”。

    今年6月,江苏政务服务网正式开通上线。该信息平台贯通全省65个省级部门、13个市、96个县(市、区)。通过“一网、一端、一号”三个服务渠道,连接线下办事大厅,为3000万江苏用户提供基于实名的线上线下实时在线服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服务、“不见面”审批。

    据中国国家发改委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中心的最新数据分析显示,网友对各级政府政务服务“放管服”的改革,满意度从2015年的84.85%升到2017年的89.90%。

    “政府要努力当好服务创新的‘店小二’”,江苏省委书记李强上任后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也成为很多地方政府主政者的共同目标。而“互联网+”政府审批改革,正在冲破中国传统的人情社会纠缠,用信息共享大幅度压缩“奇葩证明”的生存空间。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中国政务服务信息化改革的浪潮之下,“奇葩证明”会真正成为远离民众生活的历史陈迹。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朗拿度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