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学一年花5万元上高考“保过班”,却只考了215分,要求退费却只能退3000元……近日,山东省济南市一高考生陷入了与一家培训班的纠纷中。记者调查发现,正值暑期“培训热”,不少消费者都声称被培训班“坑了”。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同时消费者也应当“擦亮双眼”。
休学上高考“保过班” 5万元换来215分
毛子敬是山东省济南市的一名文科类艺术特长生,刚参加完今年高考。她告诉记者,去年她妈妈看到了济南学峰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宣传广告,随后带她听了一次课,“当时感觉还不错,就动了在这里进行高考培训的心思。”
“当时那的老师跟我和我妈讲,我在他们这里学习,绝对能考450分以上。”毛子敬说:“我们当时觉得有点悬,那老师就说,考不了450分,考350分是有把握的。”
为了学习,毛子敬请了高三一年的假。培训班的学习地点是在槐荫区一个居民楼里面。毛子敬说,培训时,有时有老师来讲课,“更多的是让我们看教学视频,这中间还有老师给我承诺,考350以上没问题。”
毛子敬称,参加培训班后,前后一共交了50100元。但高考结果出来后她傻了眼:仅考了215分。而山东省今年艺术类文科本科文化录取分数线为313分。
“最开始就我自己(接受辅导),到今年4月陆续来了两个人,总共就我们3个人。”毛子敬告诉记者:“那两个人当初得到什么承诺我不清楚,他们都考了300多分,也上不了本科。”
记者在当事双方签订的合同中看到,合同第2条写着:“甲方孩子在2017年济南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中考到420分或分数不低于该录取分数线,则甲方须再付给乙方50元/小时”。但合同没有写明,如果没有达到该分数线应怎样。
公司:没有对学员承诺分数
济南学峰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孙某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于2015年,没有在职老师参与。“我们是搞家教服务,就是介绍老师到学生家里去辅导;但后来有学生家长提出来,到家里不方便,能不能到我们公司来辅导。刚好我们公司也有地方,所以有部分学生就在这里接受辅导了。”
孙某说,这家公司并不是开办辅导班,只是“把教育咨询服务进行了一定的延伸”,并称“这不需要相关的教学资质。”
“我们从来没有宣传过保过班,这不符合逻辑,更不符合教育规律。”孙某说,他们的收费“相对低廉”,而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每节课170元;第二部分则是当学生考试达到了预期分数,才收每节课50元。
孙某告诉记者,他们并没有对任何学员承诺考多少分。“我们不会承诺的。合同里的约定是,学员考试达到一定分数,再付给我们每节课50元。这是学生对我们的承诺,不是我们对学生的承诺。”孙某说。
对于辅导班里有多少学生,孙某表示不方便透露,“可以说的是,绝对是个位数。”
7月24日上午,当事双方到槐荫区工商局进行了协商。毛子敬说,学峰教育咨询公司先答应退还1000元,后来又说退还3000元。而最终双方没有谈拢。孙某则称,24日的协调,培训方是“出于道义,打算退一部分钱”,并称“对方可以到法院起诉我们。我们之间有白纸黑字的合同,一切按合同办事。”
专家:选择培训班需“擦亮双眼”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的“保过班”不在少数。一些培训班与消费者玩起“文字游戏”,等到消费者想退费时才发现“交费容易退费难”;一些培训班则夸大培训效果,涉嫌虚假宣传。
哈尔滨的杨女士报名参加了一个培训班,但培训班未按期开课。杨女士去退费时被告知,虽然一节课都没上,但还是要扣除810元的手续费。也是在哈尔滨,一家知名英语教育培训机构频繁更换老师、无故停课,消费者要求退学,经营者迟迟不给办理,最后经营者竟携款“失联”。
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编造、夸大教学效果等误导消费者。“押题命中率98%”“交钱保过,7天后拿证”“顶级教师一对一”等不少虚假、夸大的宣传,让消费者浪费了金钱与时间。
黑龙江孟繁旭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景荣等认为,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大力度查处乱收费、虚假宣传等行为,同时建立培训机构诚信档案,向社会公开,从源头上治理培训机构乱象。此外,培训机构也应当加强行业自律,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培训市场环境,才有利于培训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黑龙省消费者协会提示消费者,有些培训机构没有相关的许可和资质,宣传和实际授课不符,教师能力良莠不齐;有些培训机构只是口头承诺,不签定合同或协议,出现问题后难于举证维权。因此,在选择培训机构时要“擦亮双眼”:首先要注意查验该机构是否有办学相关许可,其次是要注意查实和分辨相关信息的真实性,一旦发现有不符合规定的地方,要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