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 正文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稳中求进开新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发展述评

来源:新华网-- 2013-11-09 10:02:19 字号:TT

  这是民生改善取得新进展的一年——补短板、兜底线,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准则,坚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一系列民生保障工作和社会建设扎实推进。

  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医疗条件——

  教育事关国家未来。从异地高考方案首次破冰到电子学籍杜绝高考加分弄虚作假,从开展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督查到启动“减负万里行”……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回应群众诉求,聚焦热点难点,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和人才成长。

  医疗关系人民福祉,是实现“中国梦”的健康支撑。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任务已经明确:今年全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参保人数要分别达到2.65亿人、2.71亿人、8.05亿人;以省区市为单位,推开20种重大疾病保障,在明确临床路径和限定费用的基础上,实际补偿比达到70%左右。

  到今年8月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已在23个省份的94个统筹地区开始试点,已有7个省在全省推开,覆盖城乡居民2.1亿,累计补偿金额6.3亿元。

  在基层,药品价格在下降,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在上升。国务院近日进行的基层医改督导显示:基层医疗机构20种常用药进价均明显低于当地零售药店。

  让人民群众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今年中国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就业形势一度堪忧。党和政府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减免小企业税收、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有力措施,激发社会和发展活力、做大增量就业,就业人数不降反升。

  今年前9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66万人,提前完成全年900万的就业预期目标。针对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形势,国家提早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促进计划等措施,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组织起来,纳入到就业见习和就业培训中,使其提高适应岗位的能力,有更多就业机会。

  收入是生活改善之源。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收入继续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9.6%。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这将是未来的常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重点难点在农村、在低收入人群,‘补短板、增收入’将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主攻方向。”经济学家张其佐说。

  让人民群众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十八大以来,研究制定全国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中国正逐渐织就一张全覆盖、保基本的民生保障安全网。

  11月7日,立冬日。内蒙古包头市夜间最低气温已降到了零下5摄氏度。但在北梁棚户区搬迁新区——惠民新城小区居民家里,却是暖意融融。

  “小区已在上周就供暖了,再也不用在老棚户房里受冻了。”33岁的杨力军说。今年6月,杨力军一家三口作为北梁棚改户的首批搬迁者搬到了这里。

  一步跨越几十年。杨力军一家生活的改变,正是当下国家加快实现棚户居民“安居梦”的缩影,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努力改善民生、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生动写照。

  按照规划,今年棚户区改造将超过300万户,而未来5年将达到1000万户。

  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公平的发展机会——

  从制度上为所有人、所有企业创造公平竞争、公平发展的机会,这是党和政府施政的一个着力点。近来,一系列保障起点公平的政策措施连续出台:在就业方面,国家要求完善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加强国有企业招聘活动监管,大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在全国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8.5万个名额,由东部高校招收中西部考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以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用改革创新保障民生,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一切正在路上……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