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透露,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十一号飞船将于2016年发射。
张柏楠说,天宫二号是一个空间实验室,就是缩小版的空间站,将为中国空间站提供再生生命保障技术的实验,为实现维持人类长期居住的环境做准备。该技术能够回收利用二氧化碳和废水。
神舟十一号将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之后发射,主要任务将是向天宫二号“送人”。
“神舟飞船以后慢慢就会像班车一样。”张柏楠说,“班车走的时间越短越好,越快越好。”
其后,中国将发射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为天宫二号补加燃料。张柏楠说:“为支持长期在轨飞行,燃料的补加是必须克服的难点。”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透露,中国的空间站将于2018年发射,2022年基本建成。
张柏楠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正在研制中的空间站将建成多舱段组合运行模式,容纳多种实验内容,中外科学家一起工作。
张柏楠指出,做空间站的难点在于在轨道上长期飞行,技术涉及交会对接、补加推进剂等。“现在的空间站就希望能够解决人在太空中的长期生活问题。”他说。
“人在上面能长时间待,需要一种维持人长期居住的环境,这是再生生命保障技术。”他说,包括二氧化碳吸收、尿的回收利用、呼出的水蒸气的回收等等。
张柏楠透露,在2011年发射的天宫一号、将在2016年发射的天宫二号都在尝试这种“再生生保技术”。
他解释,天宫一号和二号涉及物理、化学方法的再生生保技术,而更先进的是以生物的方式做可再生生保,即构造一个小生物圈。
张柏楠透露,目前,中国仅在地面尝试了构建封闭的小型生物圈,希望通过动植物的方法构建一个系统,种某种蔬菜能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同时菜本身还能提供食品,而人的尿液可以当肥料。
“技术人员希望这个封闭系统不依靠外界就能够自我生存。”他说,“但是难度非常大,平衡稍一打破,就不行了。”
张柏楠认为,载人航天主要有两个应用方向,一大方向是在地球周围近地轨道为人类服务;第二大方向是探索更远的宇宙。
他相信,将来如果人类要移居其他星球,必须要依靠生物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