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国家的生命线。认同是团结的前提,没有认同就没有团结;认同是团结的根基,没有认同,团结就是无本之末。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用“五个认同”巩固生命线,强基固本,书写民族团结新华章。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五个认同”的伟大意义。
图为:2015年8月24日至25日,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一、从“四个认同”到“五个认同”意义重大
团结的本质是认同,通过“五个认同”培养和树立人民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是民族团结的基础。
在2014年5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在2014年9月28 -29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再次明确指出“做好民族工作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让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2015年8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从“四个认同”到“五个认同”的论述,增加一个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执政党,因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选择、实践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党的权利来自人民,党用权为了人民。历史和事实都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
“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只有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才能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图为: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二、认同伟大祖国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首先表现在爱国。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和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思想与道德的精髓,爱国精神穿越时空,一直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灿烂不熄,历经磨难而不分裂就是最好证明。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徐特立说:“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冰心说:“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巴金说:“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爱国主义一直是我们凝聚民族精神、鼓舞人民斗志的鲜艳旗帜。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2013年12月30日下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56个兄弟民族也始终并肩捍卫着祖国的稳固统一。祖国统一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民族的最高利益。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宗教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都要强化国民意识,胸怀爱国主义。要把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同一切分裂祖国行为作坚决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