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万人享长期护理保险 1年统筹金1.08亿

来源:青岛早报-- 2013-07-18 05:55:04 字号:TT

青岛万人享长期护理保险 1年统筹金1.08亿

青岛万人享长期护理保险 1年统筹金1.08亿

  昨天,青岛市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调研座谈会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北区红十字养老护理院相关负责人分别汇报了青岛市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施行情况。据悉,自“制度”实施以来,一年中共评估核准享受待遇人员13311人次,与定点护理机构结算22777人次,护理保险统筹金支付1.08亿元。下一步,我市还将继续探讨扩大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的受益群体及保险基金筹集渠道等问题。

  探访

  老人医院里享养老护理

  当我们走进医疗专护病房的时候,护士正在给一位老大爷喂水。她用针管抽了一管水,一点一点地打进老人鼻子上插着的鼻饲管里,因为害怕老人呛到,冯艳鸽打水的速度非常缓慢。记者了解到,这些老人的一天三顿饭都由护士照料,每天三餐,还有两次水果,如果病人家属有要求,还会给老人加餐。护士每隔两个小时就会给老人们翻一次身,有的老人还需要换尿布。

  冯艳鸽告诉记者,医疗专护病房的护理人员不单单是给老人喂水喂饭这么简单。除了生活上照顾他们之外,护士还要密切注意他们的身体情况,例如老人的尿液减少或者血压不正常,都要及时地向大夫汇报。“我们医疗专护病房的护士确实是比普通病房的累一些。”冯艳鸽说。医疗专护病房的护士每天的工作时间是早上8点到晚上5点,上夜班的护士更是要从晚上5点上到次日8点,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

  现状

  22777人次与护理机构结算

  “青岛市1987年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截至2012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138.78万人,老年人口总数占全市户籍人口的比例已达18.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测算全市城乡失能、半失能老人26.4万。”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汇报,为使老年人、特别是失能老人有尊严地生活,市人社局、市老龄办、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等九部门制定的《关于建立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的意见(试行)》自2012年7月1日,在全国率先建立并实施护理保险制度。一年来,共评估核准享受待遇人员13311人次,与定点护理机构结算22777人次,护理保险统筹金支付1.08亿元。目前,护理保险在床患者共10634人,其中,在养老机构中有1269人,居家的有8867人,医院中有498人。建立护理保险制度,探索了“医养康护”相结合的新型服务模式,实现了“患者减负担、医保少支付、机构促发展”多方共赢。

  据介绍,长期医疗护理保险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为平台,以医养结合的养老护理机构、社区医疗机构为主要载体,开展居家医疗照料和在院医疗护理,建立科学完善的筹资、支付、经办服务机制,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护理需求。护理保险的覆盖范围为参加青岛市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的全体参保人,目前共约365万人。对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导致身体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常年卧床,失能、半失能的参保人,入住定点护理机构或居家接受长期医疗照料的相关费用,由护理保险基金给予相应补偿。目前,全市有29家具有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9家二、三级定点医院、244家医保定点社区医疗机构开展了护理保险业务。

  建议

  拓宽护理保险基金筹资渠道

  市人社局在汇报中提出,要满足老年人医疗护理需求,提高护理费用标准,还需各级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目前我市护理保险基金筹资主要来源于基本医疗保险,因此护理保险的支付范围、待遇对象、服务主体也主要体现在基本医疗保险范畴。但从长远看,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应作为一个单独险种进行制度设计,拓宽筹资渠道和保障项目。因此,建议研究通过调整现行养老、医保基金统账结构,加大财政投入等方式,建立独立、可靠、稳定的护理保险基金筹资渠道。

  同时,人社局建议,引入第三方经办管理,解决经办力量不足问题,例如探索引入第三方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经办长期医疗护理保险的各项业务,确保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健康、有序运行。

  ■成效

  极大地减轻了患者负担

  市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说,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根据参保人的不同情况,主要有三种护理方式:一是入住定点护理机构(老年护理院、养老公寓)接受长期医疗护理(简称“老护”);二是居家接受医疗护理(简称“家护”);三是入住二、三级定点医院接受医疗专护(简称“专护”)。新政实施后,参保人因病、因残产生的医疗护理需求得到制度上的保障有所提高。“通过建立护理保险制度,将过去在大医院长期住院但属于临终关怀的老年患者,转到社区进行医疗护理,在社区定点护理机构个人负担比例为8%左右,同期在医院住院个人负担比例为30%左右,即使是门诊大病个人负担比例也在20%左右。”工作人员表示,通过新政,不仅降低了个人负担,而且实现了老年患者在医院、社区、居家之间的合理有效分流,整体提高了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率。

  促进定点护理机构发展

  目前,全市共有29家具有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可以从事长期医疗护理,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在调研会上表示,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建立了稳定的资金来源,促进了“医养结合”养老护理机构的发展,激励引导社会力量向养老护理机构转移,使全社会的养老护理事业得到新的发展。“这些新政既拓展了养老服务机构的内涵,又促进了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工作人员介绍说,养老服务机构只能通过微利运转,但参与到长期医疗护理后,可以享受到资金支持,反过来也可以有更多的条件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减轻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压力

  根据市人社局统计,护理保险结算标准,仅为医院平均床日费用的1/30到1/6,节约了大量医保基金,提高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缓解了医保基金的支付压力。工作人员介绍说,我市护理保险结算采取了“定额包干结算,超支不补”的办法,引导定点护理机构提供适宜、适度的医疗护理服务,避免过度医疗和护理,实行严格的资格准入及监管,在实现应保尽保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杜绝基金浪费。

  “过去,超过五成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医疗护理要在医院进行,如今9家二、三级定点医院只承接了498人的医疗护理任务。”卫生局工作人员同时表示,有了医保定点社区医疗机构和具有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的参与,医院就能腾出更多的资源来收治各种疑难杂症病号,充分释放了医院的诊治能力。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