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7月份雨季成验房最好时机 黑心开发商暴露

来源:新华网-- 2013-07-20 14:08:30 字号:TT

  7月,青岛雨季的开始。

  与之相伴的是小区居民对房屋漏雨的投诉与维修,如果日久年深的老房子漏雨当属自然老化,然而让人意外的是,根据青岛当地媒体接到的投诉热线显示,多处漏雨的房屋都是交房5年内的新楼盘。

  按照《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5年。遮风避雨的房屋受漏雨所累,除了业主在装修时改变房屋构造引起以外,一个与建筑质量紧密相关的事实也显露出来——施工方偷工减料是造成房屋漏雨的关键所在。

  找谁维修?

  2009年收房的清江路路某楼盘业主被前几天的暴雨弄的焦头烂额,原来从第二年起,业主就陆陆续续遭遇屋顶漏雨渗水的情况,且一年比一年严重,波及面也越来越大。业主贾先生认为这是建筑施工时偷工减料造成的,因为“现在大部分楼梯的保温层已经开裂了,单纯堵漏无法解决漏雨渗水的问题”,多次与开发商和物业沟通后,贾先生对他们修一修下雨接着漏的糊弄方式颇为无奈。

  像贾先生一样的业主还有很多,城阳区去年交房的一个楼盘业主干脆把漏雨问题反映到青岛市政务网,因为业主多次要求开发商对漏雨的房子进行维修,开发商每次都应下,不过从来都没有实际维修过。

  实际上,房屋漏雨的解决一直缺乏合理的方案。已经入住的楼盘业主遇到房屋漏雨渗水的时候,通常只能找到物业公司,而物业又推脱这是开发商的历史问题。开发商与物业公司的拉锯扯皮已是公开化的隐秘,对业主而言,这种推诿根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徒增的只是无尽的困扰。

  只能等时间来检验

  去年在浮山后买了房子的孙先生就遇到了这个问题,以至于最后他想到了房屋维修基金,他认为买房子的时候交了房屋维修基金,现在房顶漏雨了,就应该发挥房屋维修基金的作用。颇为遗憾的是“到处打电话,但是没有人知道怎么办?”后来,一位律师告诉孙先生,“从交房之日起,在规定年限中,只要不是人为因素导致质量出现问题,业主都可要求物业部门或开发商维修,这是开发商和施工单位应尽的义务。如果超过五年,就只有依靠房屋维修基金了。”

  相对孙先生的无处问询,住在哈尔滨路的黄先生“幸福”很多。黄先生的房子前几年也遇到了漏雨的状况,经过申请,有关部门动用房屋维修基金重新在屋顶封了一层沥青用来防水。黄先生对这一层黑乎乎的沥青的防水效果究竟如何抱着怀疑,他说,“防水工程质量的好坏从来和吃减肥药一样,只能等时间来检验”。今年开春后,黄先生家中两面不同位置的墙开始长出霉点,黄先生颓了,“你都不知道该找谁去负责”。

  并非所有的漏水都因建筑施工方偷减工料而起,业主在装修时的不当操作也是引起漏雨渗水的一个原因,因此,有开发商和物业公司给出漏雨的解释是,“交房时阳台是非封闭的,当时做好了防雨处理。不过业主在封闭阳台的过程中,有的可能拆除了玻璃护板,所以影响了防水效果。”

  车库也受累

  相较房屋漏雨渗水的情形,车库漏雨虽然不至于居住生活的空间受涝雨之灾,却也是让人焦心的事情。

  张女士在李沧区山河城小区买了一套商品房,每天都开车上下班的她最近和小区内的500多名有车业主遇上了烦心事。张女士的感受是“小区的车库湿度太大了,车在车库里停一夜就跟淋了一天雨一样,除了担心车体的零部件受损外,还有业主因为路滑出了事故。”起初认为这是青岛天气潮湿所致,但是不分阴晴天天如此让业主开始寻找原因,他们发现车库的多门设计是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随后车主们与物业公司沟通要求打开车库的通风设备,以加快空气流动缓解车库内的潮湿状况,可是物业公司一直都没有答应。

  花了8万元买来的车位给张女士和其他业主添了烦恼,“车身上满是水珠,天花板不时往下滴水珠,像下雨一样,地上的积水都能没过鞋面”,她说实在受不了这样的车库,更无法接受物业公司为省钱而不打开车库通风设备的做法。

  雨季是验房的好时节

  屡见不鲜的房屋漏雨渗水已是常态,因此业主收房时对此越发重视,更有专业的验房师掌握了一套验房的技巧。

  夏先生是青岛一家验房公司的负责人,按照他的说法,他也是摸索出来的验房技巧,因为“我买房收房的时候就吃过不少亏。”按照他的经验,雨季是验房的好时节。“雨季可以清楚判断窗户是否密封,外墙是否渗漏,顶楼的业主还可以顺便检查屋面防水”。夏先生的提醒不止这些,他还建议除了注意自己的新家外,购房者还可以留心观察整个小区的情况。比如室外排水是否通畅,地下车库是否会漏雨,底层架空层是否有大面积积水,甚至靠近水景二、三楼的业主可以听听水流加急产生的噪音是否影响老年人休息等等。”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