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市区120新增4个急救站

来源:青岛早报-- 2014-02-22 06:21:36 字号:TT

    我市将加大医疗卫生经费支出,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完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

    【数字】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标准由每人每年 300 元 提高到 340 元。年内依托市南、市北、李沧、崂山等区的医疗机构增设4个急救站,对市南、市北、李沧、崂山等区挂靠医院的急救站,依据有关标准对其服务成本给予补偿。 

      【实事解读】 卫生投入: 每年一个百分点增幅

    从今年开始,我市将按照每年一个百分点的增幅,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到2016年政府投入占比达到7%。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筹资标准要达到每人每年40元以上,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市要积极开展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国家试点工作。

    今年我市将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及科学的补偿机制,调整和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在市中心医院、市妇女儿童医院开展院长职级制改革和按照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满意度为评价要素的新一轮薪酬制度改革试点。今年规划建设大型医疗设施项目18个,新开工项目面积56.8万平方米,竣工17.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3.7亿元。

    今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标准由每人每年300元提高到340元,个人缴费标准也会略有提高,但报销额度也会提高,收益更大,居民享受的医保待遇只会提高不会减少,具体提高的幅度正在制定中。整合后分类还是分段缴费正在研究中。

    今年我市将全面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体系和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我市新农合制度建立于2003年,目前实行区(市)级统筹,参保居民430万人。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建立于2007年,目前实行市级统筹,参保居民80.8万人。这两项制度建立以来,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总人数已经达到510余万人,筹资标准逐年提高,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已建立起由政府和个人共同筹资,以保障住院和门诊大病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卫生应急服务: 增设4个院前急救站

    院前急救体系是公共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提高院前急救服务能力,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市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加剧,有限的院前急救资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院前急救需求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快捷、安全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2014年,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依托市南、市北、李沧和崂山等四区的医疗机构增设4个院前急救站,同时对市南、市北、李沧和崂山等四区挂靠在医疗机构的全部急救站,根据运行的全部成本,结合工作量、服务质量、指令性任务完成情况、群众满意度等综合因素进行测算、考核后给予资金补偿。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缩短院前急救服务半径和反应时间,改善院前救护设备条件,有效调动院前服务挂靠医疗机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升全市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市民评说】 医疗投入人人受益

    今年内,我市将启用市三医、市妇儿医院二期,完成市立医院、中心医院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开工建设市人民医院(红岛医院)、市立医院东院二期、青大附院二期、省眼科医院等项目。“我家就住在三医附近,老三医的医疗设备有些落后,已经难以满足周边市民的需求。”家住李沧区的官波告诉记者,如今新三医已经建好了,这将大大提高北部市民看病的医疗条件。官波告诉记者,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经费的投入,将使得每名市民受益,真正实现“病有良医”。

    官波还表示,我市实施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全科医师制度的核心是建立居民和全科医生之间的联系,由全科医生长期跟踪居民的健康情况,这可以满足市民新的就医需求。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