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剁手族”们欢天喜地迎接“双十二”到来的前夕,一颗重磅炸弹在这帮“马云背后的女人们”中间炸开了锅——12月8日,支付宝在自己十岁生日这天发布了十年账单,网友们在微信、微博上晒出自己的“败家记录”,支付总额少则一两万,多则上百万,“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没想到自己也曾是个土豪”,“十年竟然败没了一辆好车”……网友们看了账单之后哀嚎声四起。支付宝的对账单能否作为用户的消费参考?“剁手族”的“败家”行为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账单服务对阿里的未来布局是否另有深意?
“十年账单”有没有参考价值?
智能记账与财务分析合二为一 VS 记账重复不准确娱乐成分居多
刘佳旎
我们的父辈或许现在还用纸笔的传统方式记账,而现在的年轻人却很少有记账的习惯。之所以大多数人看到支付宝十年账单的第一反应是错愕,是因为大家对自己平时的收支情况没有记录,根本不知道自己弹指一挥间花了多少钱。从支付宝这次发布的十年账单里,除了能看到自己的总支出和理财收入,还能查看每年的支出、花钱去向等,个人在服饰、家居、转账、通讯、交通等各方面消费的百分比都能直观呈现。不少网友发现,在支付宝产生的消费里,淘宝和天猫等网购只是一小部分,其他转账、水电缴费、手机充值等生活服务类占了很大比例。而支付宝10年账单,将账本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从以前由自己记录变成了专业化的数据库记录,从个体的收支情况扩展到了反映国民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变迁的晴雨表。这样一个“智能记账本+财务分析师”的功能,恐怕是纸质账单和电子账单App很难达到的。
孙 欣
确实,在此次公布的支付宝账单中,我们可以发现,十年统计数据中的总花费指的是“支付宝账户的资金流出总额”,而并不是购物花费总额。正是因为它仅仅记录资金流出额,所以会出现重复记账的现象,使得账单的可参考性大大降低。例如,小明在淘宝上用信用卡买了一台5000元的电脑,月底又用支付宝来还5000元的信用卡刷卡额,那么支付宝记录的资金流出额则是1万元。账单出炉后,网上更有文章教网友如何不花钱成为榜单首富:找两个支付宝账号,然后互相往对方账号转钱,转账几百次甚至上千次,明年榜首肯定是你!虽是玩笑文章,但不免暴露出支付宝在记账上的一些不合理之处。不过,十年账单所记账目虽不准确,却起到了很好的娱乐和社交效果。朋友圈里争相晒账单,找“土豪”做朋友,一时间,“你账单多少?”甚至成为朋友、同事见面的问候语,话题营销的效果可见一斑。
账单能否挽救“剁手族”?
有助于抑制冲动消费 VS 震惊过后积习难改
刘佳旎
不少网友查到账单之后都会心生疑问:“钱都花去哪儿了?”想了半天并没有发现家电、数码产品等“大件”,尤其是一些女性消费者反映,自从有了支付宝和快捷支付,她们买起东西来眼都不眨,服装、化妆品、生活用品往往不是因为“需要”,而是因为打折、便宜就买回去屯着,尤其到了“双十一”这种网购狂欢节,购物支出更是达到峰值,有用的、没用的买回家一堆。对消费者来说,十年账单上触目惊心的6位数起码可以给自己提个醒,在以后的网购过程中,想想这东西是不是必需品,促使“剁手族”的消费趋向理性。支付宝每年年底定期发布的账单也可以让消费者对自己的消费结构进行评估,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存在冲动消费或透支消费的情况,考虑一下自己是否需要加强理财意识,从而对自己的收支统筹规划。
孙 欣
首先,由于支付宝账单有重复记账的现象,所以在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可能含有不少“水分”。这会令部分“剁手族”产生一种自欺心理:反正这其中包含很多其他项目,所以并不能说明我买的多。其次,对于冲动消费的“剁手族”来说,与十年账单这种对过去消费行为的大总结相比,各种铺天盖地的网购促销攻势对他们的影响力更大。账单只是定期发布,而且要用户主动打开才能看到数字。但促销信息却是被想方设法地不间断推送到用户面前,两种信息的影响力度明显不同。第三,朋友间相互晒账单,甚至还有可能催生一种不健康的攀比。一位在榜单排名第三的用户,在看到领先自己的好友账单后,或许会产生一种“奋起直追”的心理,这样只会使“买买买”更无节制。
账单服务有何用意?
账单数据或将助力信用消费 VS 账单数据不应被过度解读
刘佳旎
账单本是很私人化的记录,但随着支付宝十年账单的公布,无数个体汇聚成十年来中国网民个人财富、消费方式变化的大数据,掌握这些一手材料的蚂蚁金服和阿里巴巴完全可以利用支付宝用户的数据和关系网,为构建个人信用体系和风险控制系统起到支撑作用。比如结合消费和个人资料判断用户经济实力;根据用户是否购买汽车配件,判断是否有车等等。能够让数据产生价值,是阿里巴巴在金融领域进行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天猫分期付款、京东白条,这些都是互联网金融基于消费者信用推出的产品,综合消费者以往的交易记录、消费能力、会员等级等数据对其“授信”。此次十年账单中,支付宝给用户的“信用能力”打分普遍较低,而且表示“潜力巨大”,想要挖掘消费者这方面的潜力,蚂蚁金服和阿里或将借机推出更多信用消费类产品。
孙 欣
通过对全国支付宝用户的数据分析,来发展信用消费乃至其他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仍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在这个愿景的背后,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包括支付宝在内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必须能够覆盖足够丰富的支付场景,这样才能取得更为有价值的数据。例如,某用户账单显示,他的主要支出用于购买基本生活用品。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就是一位消费能力低的用户。或许是他更喜欢用其他支付方式来买车、买房;抑或是他在很多线下场景想要通过支付宝付款,但收款方却并不支持。因此,在布局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单单凭借某一支付工具的用户数据很难做出有价值的预测。所以,对各种网络账单,笑过之后,不必太过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