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胶东育儿所300多名乳娘用无私母爱抚育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5-08-24 08:16:11 字号:A- A+

    抗战时期,随着胶东妇女解放事业不断发展,妇女干部队伍不断壮大。由于战争环境,不少妇女干部生了孩子,无法带在身边抚养。为了解除妇女干部的后顾之忧,使革命后代健康成长,胶东行署和胶东妇联共同研究,决定筹办一处战时胶东育儿所。

    1941年冬,胶东妇联派苏政到荣成县一个村庄搞育儿所的筹备工作,任政治指导员。1942年四五月份,育儿所搬到牟海县(现乳山)东凤凰崖村。1942年7月,张福芝到育儿所任所长,同年9月育儿所搬到牟海县田家村。东凤凰崖村处于乳山、牟平、海阳三地交界处,是日军统治的边缘地带,也是胶东军区的重要根据地昆嵛山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之一,有名的胶东第五兵工厂就建立在这里。这里群众基础良好,成为八路军子女寄居的主要村庄之一。

    300多名乳娘哺育千名革命后代

    乳山市崖子镇田家村的村民们对胶东育儿所的故事如数家珍。胶东育儿所旧址,是前后两排共12间的大房子,直到现在依然是村里最好的房子。屋主71岁的沙红基称,他的父亲沙树臻当时是地下党。这两排房子是爷爷带着叔叔伯伯们给父亲盖的婚房,被父亲捐给胶东育儿所当住所。为了让孩子们能生活得好一点,父亲特意在房子里盘了两个大炕。大一点的孩子生活在育儿所,小一点的孩子则在乳娘家里寄养。

    田家村87岁的村民沙树坤曾经是守护育儿所的民兵,他称当时民兵都配发真枪实弹,每两个小时换一班岗,不允许陌生人靠近育儿所周围。

    在当时的情况下,给八路军的孩子当乳娘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带孩子不但要吃苦,而且要担风险。育儿所的工作人员积极与周围村的党组织和妇救会联系,物色了第一批乳娘。这些哺乳期的妇女听说要喂养八路军的孩子,主动给自己的孩子提前断奶,有些乳娘的孩子刚刚夭折,便将所有的爱倾注到八路军的孩子身上。很多乳娘本身就是军属或者烈属。为了隐蔽,孩子们随乳娘分散在各村居住,他们从小到大都称乳娘是“妈妈”。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胶东育儿所所在地,有300多名无私的大嫂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超过1000名革命后代。

    育儿所内八路军子女健康成长

    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1944年,育儿所将工作人员分成了总务组、医务组和巡视组三个小组,总务组负责生活供应。当时根据地的经济环境也很艰苦,党组织和政府每月按孩子年龄的大小,分别发给细粮22斤、20斤、18斤,每年按春、冬两季把布和棉花发给乳娘,为孩子做衣服。前方部队从敌人手中缴获到的战利品,凡是育儿所能用得着的,部队都会想办法及时送到。医务组的同志经常深入到乳娘家,为孩子和乳娘检查身体,向乳娘宣传卫生常识,以预防各种疾病。尽管当时育儿所的孩子分散在50多个村庄,有些村子相隔百里,但为了孩子们能健康成长,育儿所严格规定每半月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每次都直接检查到每个孩子。育儿所要求每个乳娘做到:春秋季节每三天给孩子洗一次澡,夏天每天洗一次或数次澡,冬天七至十天洗一次澡;孩子的衣服平时三天洗一次,夏天一天洗一次,绝不允许让孩子喝生水、吃冷饭。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入育儿所生活的1000多个孩子,无论是生活在乳娘家还是生活在育儿所里都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1947年8月1日,胶东育儿所召开了庆功授奖大会,育儿所的领导代表胶东区党委向有功人员颁发了荣誉奖章,全所八成的工作人员都领到了奖。

    ■人物·肖国英

    保护革命后代放弃自己孩子

    收养八路军子女的家庭不但面临着敌人轰炸和搜查的生命危险,还要面对生活上的窘迫。按照胶东育儿所的规定,乳娘每月发粗粮60斤,作为乳娘的口粮及喂养孩子的报酬,但当时斗争形势严峻,敌后根据地物资匮乏,这60斤粗粮有时无法及时到位。这些乳娘不计报酬,在承担生活重担之外,还要用生命保护八路军子女。

    1942年初冬,胶东地区的抗战进入最艰苦的一年,日寇在乳山马石山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马石山惨案”。惨案发生后,八路军育儿所所长张福芝秘密来到东凤凰崖村安置八路军子女。当天,23岁的肖国英从村妇救会主任矫凤珍和治安主任杨锡斌手里接过了刚出生12天的男孩远落(音),当时肖国英的第二个孩子刚刚夭折。远落刚来时身体虚弱,经常拉稀。为了将八路军的孩子养好,经受着丧子之痛的肖国英将3岁的大女儿杨德香送回莱阳老家,自己全心全意地照顾这个素昧平生的孩子。

    1942年11月开始,日军重点“扫荡”胶东地区。为了摧毁八路军根据地,日军在东凤凰崖村的每个胡同口都派驻了一名日本兵,还摆上了一口铡刀,甚至还准备火烧东凤凰崖村,逼出兵工厂的位置。当时,胶东育儿所的二三十个孩子被包围在马石山一带,育儿所的全体工作人员和乳娘们提出的口号是:“宁肯牺牲自己,也要保住孩子,人在孩子在。”

    当时裹着小脚的肖国英,一手抱着远落,一手拽着女儿杨德香往山上跑,躲避日本兵的追捕。半路上实在跑不动了,肖国英把一直哭的大女儿杨德香塞在半山腰的一个山洞里,在洞口盖上杂草。自己抱着八路军的孩子上山躲避。后来日本兵走了,肖国英带着远落回家做好了饭,给远落喂饱了,才想起自己的女儿还在山洞里,赶紧跑回半山腰,把又冷又饿的女儿抱回家。肖国英老人在世时接受记者采访曾说:“远落是八路军的孩子,八路军帮大家打鬼子,把孩子交给你了,这是信得过你。八路军的孩子可比俺自己的孩子重要。”

    在反“扫荡”时,乳娘宫元花同育儿所的工作人员李玉华一起,抱着刚满周岁的福永在凤凰崖一带的山上与敌周旋。夜里,宫元花把孩子包在自己的棉衣里,让孩子的脸紧贴着自己的胸口。她与李玉华面对面而坐,两人的手都插在对方的胳肢窝里,共同用身体温暖着孩子,从白天坚持到黑夜,从黑夜熬到天明,直到鬼子撤退,她们才带着孩子回到田家村。在1944年六一儿童节纪念大会上,宫元花和李玉华被授予“育儿模范”的光荣称号。

    尽管日本侵略者对我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频繁的残酷扫荡,尤其是“马石山惨案”造成了胶东军民的重大伤亡,但在工作人员、乳娘和人民群众的严密保护下,胶东育儿所没有一个孩子伤亡。

    ■人物·姜明珍

    把生的希望留给八路军子女

    1942年9月,东凤凰崖村姜明珍的孩子刚满8个月,为了抚养育儿所的八路军孩子,姜明珍给自己的孩子提前断了奶,从育儿所接回了刚满两个月的福星。两个月后,日军来根据地“扫荡”,她和婆婆带着福星和自己的孩子藏在山上。两个孩子,只要喂一个,另一个见了就要哭闹。为了避免孩子哭闹暴露目标,她让婆婆照顾着福星,把自己当时十个月的孩子抱到另一个山洞里。她刚刚返回福星和婆婆藏身的山洞,敌人就开始轰炸,她紧紧地把福星搂在怀里。在日本人飞机轰炸的间隙,她清楚地听到自己孩子的哭声,婆婆要出去看看孙子。但为了保护八路军的孩子福星,她忍痛劝阻婆婆说:“妈,你千万别出去,你出去要是被搜山的鬼子发现了,不仅你自己遭到不幸,福星的性命也难保了。”婆婆只好流着眼泪,咬牙在山洞里坚持着,福星一直安全地躺在姜明珍的怀里。

    鬼子撤走后,姜明珍和婆婆扒开被日本人炸塌的洞口,抱出自己的孩子一看。孩子因为受到惊吓,在山洞里爬来爬去,手脚被石头磨得鲜血淋漓,嘴上沾满了泥土和鲜血。孩子的嗓子哭哑了,肚子涨得像小鼓,回家没过几天就夭折了。姜明珍强忍着悲痛,把母爱全部倾注在福星身上,一直把福星喂养到3岁,才让其父母领走。姜明珍先后抚养过4名八路军子女,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这3年期间,姜明珍自己的6个亲生骨肉中有4人因为战乱和饥荒先后夭折了。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朗拿度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