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百年红陶榼子制作技艺复活 已传承六代(图)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王涛 2016-04-18 07:13:38 字号:A- A+

    原标题:百年红陶榼子制作技艺“复活”

    榼子制作是最具青岛特色的地方工艺,制作材料有木质、黑陶和红陶,其中红陶榼子是民间收藏最稀少的。随着木质榼子和黑陶榼子相继入选省级非遗,红陶榼子的出处却一直是个谜。近日红岛经济区开展“文化寻根”活动,在河套大涧社区找到了红陶榼子的传承人,也给这项消失了20多年的百年技艺找到答案。

    始于太爷爷已传承六代

    昨天上午,记者在村民的引领下来到大涧社区居民李义勤家,62岁的他制作红陶榼子已有40多年。李义勤说,清朝年间,自己的太爷爷曾到莱阳一带的窑厂当学徒,学会了红陶制作技艺。回来后,太爷爷就将这门手艺传授给李氏族人和村民,到他儿子这一代,已传承了六代百余年。

    大涧村原有4个窑厂,李义勤18岁时就到窑厂干活。业余时间,几个工友就坐在一起,研究搞出点花样来。最早他们制作过烛台、香炉,和砖瓦放在一起烧。后来开始做鱼榼子、筷子筒等生活用品,因为有祖传的技艺,李义勤做起这些来得心应手。上世纪60年代,村民过年过节都要制作馒头,于是邻居们纷纷上门借用鱼榼子,但往往是有借无回。渐渐地,李义勤尝试制作更多的鱼榼子。

    六大工序耗时至少半月

    “红陶榼子看似简单,却要经过6大工序,从取材到烧成至少需要半个月。”李义勤说,首先是选土。大涧村以前是一片海,取土时很有讲究,要选择洼地,去除表层40厘米的土层再开挖,不能有杂质。和好的泥块要用塑料纸包裹,放置三四天。其次是打泥,用橡胶锤反复敲打,至少半个小时,这样的泥土密实坚硬、韧性十足。打好的泥块不能直接用,还要经过晾泥,这也需要三四天。

    接下来就是勾样、雕刻和烧制了。勾样时不能用刀,用刀纹理太呆板,必须要用自制的钢丝。出来轮廓后,摘除多余的泥巴,然后再用手抹平。“抹平也不能使用工具,需要借助手感来完成。”李义勤说,完成这一步,再晾两天就进入雕花了,用钢刀在模型上刻出各种纹理。记者看到,用刀时,老李根本不用事先画轮廓,随着钢刀的起伏,一条鱼花跃然泥上。入窑前,制作好的鱼榼子要再放置三四天,等晾干后才能烧制。经过两天的烧制,一件完整的红陶榼子才算大功告成。

    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是红陶榼子在当地最盛行的时期。1982年,李义勤离开窑厂,前后不足10年的时间,经他手制作的鱼榼子就不下三四百件。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木制榼子越来越多,且价格便宜,加上村里窑场关门,红陶榼子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从此一度消失了20多年。今年年初,李义勤将这门手艺又拾了起来。“退休在家闲着没事,给自己找点乐子。”李义勤说,如今除了鱼榼子,他还制作笔筒、砚台,甚至还有各种小动物摆件。不久前,河套街道“文化寻根”工作人员找上门来,对他收集的老物件进行登记和记录。

    百年技艺有了出处

    青岛民俗专家鲁汉告诉记者,他曾收藏了两件红陶榼子,得知李义勤仍能制作,曾特意上门探访。“榼子制作是最具青岛特色的地方工艺,目前仍广泛使用和制作,是一项‘活态’的民间技艺。”鲁汉说,最常见的是木质榼子,以即墨王家葛村为代表,另外莱西的黑陶榼子也传承有序。目前即墨、莱西两地的饽饽榼子制作技艺已入选省级非遗。

    民间保留下来的红陶榼子很稀少,不足1%,虽然也有人收藏,却一直不知道出处,这也给红陶榼子带来一丝神秘。“红陶榼子有百余年的历史,且中间消失了20多年,如今不仅知道出处,而且还有传承人,值得保护。”鲁汉说。据悉,目前河套街道办已着手搜集材料,准备申报非遗。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朗拿度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