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爱滋病 曾离他一步之遥
43岁的孙龙除了是市立医院心脏中心的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还是此次中国援坦医疗队达累斯萨拉姆市分队的队长。在拿到援坦通知之前,加拿大渥太华心脏中心向他伸来了橄榄枝,邀请他前往加拿大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对很多医生来说,这是梦寐以求的学习机会。但在接到援坦通知后,孙龙思考再三,最终还是放弃了前往加拿大进修。
“虽然坦桑尼亚的环境比加拿大差很多,但我并不后悔这个选择,治病救人是医生最该做的事情,坦桑尼亚的病人更需要我。 ”孙龙说。作为一名心脏外科医生,孙龙每天带领当地医生查房、进行病例讨论,并参加心脏手术。一年来,他已经完成100余台心脏手术,成功开展了坦桑尼亚第一例 “二尖瓣成型+主动脉瓣成型+三尖瓣成型”手术,以及坦桑尼亚第一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主动脉瓣成型”手术,病人术后恢复良好,孙龙也因为精湛的医术,得到了坦桑尼亚同事们的尊敬。
亲自动手制作“孙龙牵开器”
孙龙讲述,坦桑尼亚非常贫穷,他工作的莫西比利国立医院心脏外科中心是由中国政府援建,其中很多医疗设备都是中国政府援助的。莫西比利国立医院虽然是坦桑尼亚最大的公立医院,但医院连正常的手术器械——乳内动脉牵开器(价值大约2万美元)都买不起,没有这种手术器械,会严重影响很多手术的顺利进行。心灵手巧的孙龙因陋就简,在中资企业工人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乳内动脉牵开器,他把自制的乳内动脉牵开器展示给当地同事时,所有的医生护士都震惊了,他们围着孙龙欢呼雀跃,称赞中国医生心灵手巧。正在坦桑尼亚访问的印度心脏外科专家们看了以后,也连连惊呼“不可思议”。他们一致认为,孙龙制作的这个“乳内动脉牵开器”,比他们在印度使用的更好。坦桑尼亚当地医生为了表示感谢,把孙龙制作的“乳内动脉牵开器”命名为“孙龙牵开器”,并把孙龙的名字刻在了上面,以纪念孙龙做出的贡献。
孙龙在那里还遇到一个“熟人”——当地心脏外科主任Nyangasa博士,他是孙龙读博士时的同学,他非常喜欢与孙龙搭档做心脏手术。“与孙龙一起做心脏手术,仿佛又回到了在中国学习时的那段美好时光,孙龙既是我的同学,又是我的老师。 ”Nyangasa博士说,平时手术中,孙龙总是手把手地教当地医生手术操作技巧,当地医生遇到了疑难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向孙龙请教。
手术中受伤沾染艾滋病人血液
孙龙称,他在坦桑尼亚有过3次惊险的经历,最凶险的一次就是跟艾滋病擦肩而过。
坦桑尼亚当地居民患艾滋病的比例很高,援坦医生在手术或者医疗操作时不可避免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此前就曾经发生过援坦志愿者感染艾滋病的先例。孙龙虽然小心再小心,但在坦桑尼亚工作半年后,意外还是发生了。当时他在给一名当地病人做心脏手术,没想到手术中病人提前苏醒,并开始躁动,当地的手术助手有些心不在焉,孙龙先是不慎被缝针扎伤了手指,他简单处理伤口后继续手术,但孙龙向器械护士伸手要手术刀时,护士直接把刀片这一端递到了孙龙手上,注意力集中在手术上的孙龙没有及时发现,用手一抓,手掌又被刀片划伤了,而且伤口直接被病人的血液沾染。孙龙知道这名病人患有艾滋病,他强忍着对疾病的恐惧,简单冲洗伤口后继续完成了手术。手术结束后,孙龙立即进行艾滋病筛查,结果显示为阴性,但艾滋病存在窗口期,孙龙的心一直悬着。在等待检查结果的那段时间,孙龙日夜难安,常常胡思乱想,感觉对不起年迈的父母,担心无法陪伴妻子和孩子,有时还会暗自流泪。他没敢把手术出意外的消息告诉家人和朋友,而是留在坦桑尼亚坚持工作,直到第三次复查,检查结果都为阴性,孙龙才松了一口气。
曾两次遭遇生命危险
“坦桑尼亚的社会治安很差,而且没有枪支管制,经常发生抢劫事件,我就亲身经历过一次。 ”孙龙说,为了保障队员们的安全,医疗队除了出诊或者急诊,夜间很少外出,外出必须两人或两人以上结伴开车出行。
去年10月14日晚上9时,孙龙刚刚结束一台手术,开车离开医院返回驻地,半路上遇到6名黑人青年,他们挥舞着棍棒和砍刀冲过来,砸着轿车的引擎盖,叫喊着让孙龙停车。 “当时我要是停了车,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我看到他们手上没有枪,就先故意放慢车速,让他们放松警惕,开到他们附近时猛踩油门,从他们身边冲了过去。 ”孙龙说,这次经历让他记忆犹新。
孙龙讲述,他第三次遇险是在驻地的宿舍里,他是援坦医疗队里第一个患疟疾的医生,当天晚上他在卫生间里腹泻不止,后来因为脱水,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幸好当时他拿着手机,赶紧给住在附近的谢伟峰打电话求助,谢伟峰拿着之前预留的房门钥匙打开门,将脱水严重的孙龙送去医院急救,他才转危为安。
联手抢救两名中枪同胞
谢伟峰曾经是一名海军军医,2009年进入市立医院东部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这些年成功抢救的患者不计其数。援坦一年来,谢伟峰治疗重症患者200多人,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50多次,气管插管20多次,参与重大抢救30多次,同时还对当地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指南解读,并指导他们进行深静脉置管、机械通气的应用等。
“我记得我刚来报到,就遇到一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患者,他的脉氧只有80%左右,且吸氧浓度高达100%,患者呼吸频率高达每分钟40次,镇静效果不佳,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谢伟峰称,他仔细观察后立即更改呼吸机模式,并调整患者体位,调整治疗方案,患者病情才逐渐平稳,并最终顺利脱离呼吸机。经过这件事后,当地医护人员碰到棘手的情况,都第一时间向谢伟峰请教。
让谢伟峰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去年11月18日清晨,他和孙龙等援坦医生正在坦桑尼亚Morogoro省的 “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进行大型义诊,突然接到援助请求,两名中国同胞在坦桑尼亚遭遇抢劫,被散弹枪击中后送往莫西比利国家医院抢救,两人伤势非常严重,急需中国医疗队的支援。谢伟峰和孙龙驱车赶回医院,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援救。谢伟峰回忆说,这两座城市间没有高速公路,路况条件非常差,两人颠簸了4个多小时才赶到医院。他们得知,受伤的是两名中国游客,他们本来已经打算回国了,没想到却遭遇不测,两人的胸部和手臂不同程度受伤,并发起了高烧,其中男同胞的伤势非常严重,出现腹痛、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
没有手术中使用的X光机和超声仪,连手术用的电刀都经常坏,医生根本无法精确判断子弹在患者腹部的位置。孙龙和谢伟峰推着患者先后到放射科和超声科检查,围着检查仪器,一点点地找,一点点地看。孙龙凭借丰富的经验认定,伤势最重的男性患者,子弹是从他右侧后腰射入,在肠道穿了两个弹孔后,最后停留在了腹壁的肌肉内。孙龙和谢伟峰与院方进行了多次沟通后,终于在11月20日实施手术,女同胞经过12个小时的抢救顺利脱险。对男同胞的手术证实了孙龙在手术前的判断准确,他们从男患者腹壁肌肉内取出了子弹,但子弹造成的肠穿孔非常严重,孙龙不得不进行第二次手术,将部分受损严重的升结肠切除。孙龙和谢伟峰为此两天一夜都没合眼,这两名患者脱险后安全回国。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对这次抢救非常满意,两名青岛援坦医生的事迹先后被《东非瞭望》杂志和非洲《华侨周报》报道,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记者 黄飞 通讯员 肖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