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9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占山东获奖总数30%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徐栋 2017-01-10 07:03:06 字号:A- A+

    原标题:青岛9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占山东省获奖总数的30%其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时隔6年再获国际合作奖

    昨天,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其中,青岛9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更是时隔6年再度荣获国际合作奖。

    获奖 >>>

    我市9项成果获奖居全省首位

    昨天,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在此次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选中,我市共有9项成果(候选人)获奖,约占山东省获奖总数的30%,在山东省各获奖地市中位居首位。特别是,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德国院士维尔纳·胡芬巴赫被授予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这是我市乃至山东省时隔6年来再次有候选人获得国际合作奖。胡芬巴赫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与中车青岛四方联合在德国建立起高端轻量化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帮助中国在轨道交通装备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据介绍,在项目奖方面,电子信息、轻工、油气工程等领域成绩喜人。此次评选,青岛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为海尔集团控股子公司北京海尔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DTMB系统国际化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及应用”。我市共获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其中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腐蚀研究院牵头完成的“材料海洋环境腐蚀评价与防护技术体系创新及重大工程应用”为我市单位牵头完成的项目,其余四项是由我市单位参与完成的,分别是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参与的“功能性饲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参与的“延长油区千万吨大油田持续上产稳产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和中国海洋大学汪东风教授参与编写的“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院士、教授告诉你食品添加剂背后的那些事”丛书,其中汪东风教授参与的获奖成果是我市首次在科普类项目中获奖。本次评选中,我市还获技术发明奖2项,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合作的“深海高精度超短基线水声定位技术与应用”;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参与的“复杂岛礁水域无人自主测量关键技术及装备”。

    青岛9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DTMB系统国际化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材料海洋环境腐蚀评价与防护技术体系创新及重大工程应用功能性饲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延长油区千万吨大油田持续上产稳产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院士、教授告诉你食品添加剂背后的那些事”丛书

    ◆国家技术发明奖:

    深海高精度超短基线水声定位技术与应用复杂岛礁水域无人自主测量关键技术及装备

    ◆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德国院士维尔纳·胡芬巴赫

    获奖科技成果介绍

    为国之重器提供高精度水声定位

    由哈尔滨工程大学孙大军教授团队联合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吴永亭研究员的科技成果——“深海高精度超短基线水声定位技术与应用”,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科技成果已实现成果转化,依托于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科技园落户青岛明深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走向深海是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高精度水声定位技术是深海研究、开发与利用的关键。超短基线定位系统定位精度高、安装使用方便,是现代深海作业船必备的海洋调查观测仪器与设备,广泛用于深海资源调查、科学考察、油气资源开发以及国防安全等领域。该项目成果自2012年起装备于“大洋一号”“科学号”和“探索一号”等系列远洋科考船,为我国7000米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深海缆控潜水器ROV“海龙号”和深海水下声学拖体等多种水下潜器提供了水下精确定位服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建立国家级海洋腐蚀试验平台

    今年,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承担的 “材料海洋环境腐蚀评价与防护技术体系创新及重大工程应用”项目研究成果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市的青岛钢研纳克检测防护技术有限公司也是项目主要参与单位。“材料海洋环境腐蚀评价与防护技术体系创新及重大工程应用”项目瞄准材料海洋腐蚀与防护领域的迫切需求,围绕野外试验-数据积累-机理规律-标准制定-防护技术-共享-工程应用等腐蚀与防护学科独有的全链条研究体系,通过长期基础性研究与公益性服务,建立了国家级海洋腐蚀试验平台,系统阐明了我国海洋环境腐蚀失效规律和机理,建立了我国材料海洋环境腐蚀评价与防护技术新体系,有效提高了海洋重大工程及装备设施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项目实现了海洋环境腐蚀评价技术系列化创新,海洋腐蚀基础研究和综合防护技术在包括荔湾3-1等30余座海洋平台和海工装备、航空航天、舰船、武器型号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经济效益显著。公益性的数据共享平台为数千家单位提供了直接服务,并产生了重大的军事和社会效益。

    中德成立轨道交通联合研发中心

    据介绍,此次获得国际合作奖的胡芬巴赫教授是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高级教授,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轻量化和复合材料学院(ILK)创始人。胡芬巴赫教授是欧洲著名轻量化技术和复合材料专家。他从事轻量化技术教学与研发30多年,是著名的“德累斯顿系统轻量化模式”的创始人和实践者。胡芬巴赫教授对中国非常友好,十分关心和支持中国的发展,他坚信:“中国正在由世界制造工厂向技术创新大国迈进,中德双方合作将取得双赢成果。”并为此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在科技部领导下,胡芬巴赫教授作为主要发起人,2015年5月11日在德国与中国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车工业研究院联合成立了 “中德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双方充分发挥中国快速发展的轨道交通市场优势和德国先进的科技资源优势,联合深入开展轨道交通技术研究,将对世界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和中德科技合作,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基础上,构建两国在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深化合作的辐射基地。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集合中德双方优势科技资源,共同开展高速列车、城市地铁等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研究,开展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技术研究和标准体系和规范的研究,以及人才交流与培养等工作。目前联合研发中心已正式运作。(记者 徐栋)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龙喵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