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民营经济发展规划:构建“三核十地、三轴多点”新格局

来源: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作者:王 瑜 2017-02-16 13:32:11 字号:A- A+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2月15日,《青岛市“十三五”民营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

    作为全国同类城市和省内各市首个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规划,《规划》创造性地提出了“三核十地、三轴多点”空间布局结构和四大重点发展领域,并对提升优化营商发展环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全市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提出要求。

    经济规模——到2020年,全市私营企业达到40万户以上,年均增长8%以上;注册资本(金)2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6%左右;个体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300万人以上。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6600亿元,年均增长9%,占全市比重达50%。

    经济结构——到2020年,全市民营经济三产结构调整为3∶45∶52。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500亿元;新兴产业领域销售收入达到5000亿元;高科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民营经济重要支撑。

    创新驱动——到2020年,民营科技企业占全部民营企业数量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民营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700家,年增长12%以上。

    对外贸易——到2020年,全市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总额突破600亿美元。服务贸易额突破200亿美元,年均增速在15%以上;服务外包执行额突破50亿美元;年均增长15%以上。

    对外投资——2016年至2020年,累计对外投资额突破100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5%左右。

    民营经济首提“空间布局”

    《规划》提出,着力构建“三核十地、三轴多点”发展新格局——集聚发展民营经济三大核心,延伸发展民营经济十大高地,全面推进民营经济轴带展开,努力强化民营经济多点布局。

    “三核”为全市民营经济打开了空间视野:在金融服务、现代商贸、总部经济、时尚消费、旅游休闲与健康养生、科技信息和文化创意等领域全面发展高端民营服务业,努力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东岸民营经济发展核,为建设有影响力的财富特色金融中心、有吸引力的半岛高端消费中心、功能完善的区域性商务中心和国际知名的旅游休闲与健康养生目的地提供支撑;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旅游度假、通用航空、科技服务、文化创意、蓝色金融、生命健康等领域全面壮大海洋类民营企业,努力形成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西岸民营经济发展核;统筹红岛片区、城阳区和新机场片区,在软件与信息技术、蓝色生物医药、海洋装备研发、高端装备智造、节能环保与新材料、健康休闲等领域全面发展民营新兴产业,努力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的北岸民营经济发展核。

    延伸发展民营经济十大高地。以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四市驻地和蓝谷海洋科技城、董家口港城、鳌山湾新城、胶东国际空港新城等外围组团为重点,着力打造以10个次中心城市为重点的民营经济发展高地,全面打造商贸物流、汽车配件、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节能环保、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生、节能环保、文化娱乐等民营经济重点产业,增强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以滨海蓝色经济发展带、烟威青综合发展带和济潍青综合发展带为三轴,围绕滨海“蓝高新”民营经济走廊、烟威青“智造业”民营经济走廊和济潍青“高增值”民营经济走廊,重点打造城阳棘洪滩轨道交通、即墨龙泉汽车、黄岛董家口高端装备、平度新河生态化工等民营制造业功能区,以及金家岭财富金融聚集区、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邮轮母港国际金贸中心、灵山湾影视文化区、李沧交通商务区、城阳总部商务区、青岛软件科技城、董家口港区物流园、即墨国际商贸城、胶州湾国际物流园等10大民营服务业功能区。通过轴带展开,带动全域民营经济梯次推进、均衡发展。

    围绕重点建设的50个工业产业集聚区,推动民营二三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十三五”时期,争取新增10个民营经济特色园区,形成一批带动作用显著、创新能力强的民营企业。力争到“十三五”末,市级认定的小企业产业园达到100个,小企业创业基地达到50个,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达到10个。全市小企业产业园和创业基地入驻民营企业户数超过7000户,年营业收入达到800亿元,实现增加值达到160亿元,上缴税金达到38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2万人。

    重点发展领域划定

    《规划》对民营经济分层分类明确重点任务,划定了重点发展领域。

    围绕十大新型工业千亿级产业发展民营制造业。依托全市轨道交通装备、汽车、船舶海工、机械装备、家电、石化、橡胶、服装、食品、电子信息等十大新型工业千亿级产业,实现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围绕十大新兴产业推进民营企业智能化,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具有基础的新兴产业,组织研发工业机器人、三维(3D)打印、高档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和智能化生产线,推进高端芯片、智能仪器仪表等关键智能部件研发与产业化;鼓励民营制造业发展新经济业态和商业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众包设计、柔性制造、个性化定制等制造新模式,培育大数据、网络传媒、卫星导航、虚拟现实、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等新兴产业。

    着重发展十大民营现代服务业。强化民营现代服务业的金融贸易、运筹决策、创新创意、消费时尚等服务功能,围绕提升区域性服务中心功能,突出服务高端化,构建高效生产服务体系和优质生活服务体系,推动民营资本重点进入金融、科技服务 (含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现代旅游、现代商贸、高端商务 (含总部经济)、文化创意、教育、健康养老 (含体育)、会展等领域。支持民营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实施广告拉动发展战略,至“十三五”末,全市广告经营单位突破1.5万家,年广告经营额突破60亿元,全市广告产业经营规模、创意服务水平和辐射效应保持全省第一、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涌现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一批广告龙头企业。

    民营资本在蓝色经济中地位正日益提升。《规划》提出,全面建设蓝色粮仓,大力发展蓝色制造业和蓝色服务业。鼓励民营企业发展远洋捕捞和深海养殖,到2020年,作业远洋渔船总数达到200艘,年产量超过20万吨。大力发展蓝色制造业,突破发展海洋生物、海水综合利用等优势产业,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孵化和生产基地城市。突出发展蓝色服务业,以航运物流、滨海旅游等传统海洋服务业为重点,促进涉海金融服务、海洋大数据服务、海洋科技服务、涉海电子商务、涉海高效物流、海洋文化体验、海洋体育休闲等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促进海陆产业相配套,形成民营蓝色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

    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农业和公共事业。《规划》提出,将发展现代种业、现代渔业、现代畜牧业、粮食、园艺农业、生态林业、农产品加工业、节水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智慧农业等十大现代农业,培育10万农业创客,打造10家农业重创空间,建设100万亩粮油高产示范区。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到2020年,各类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达到1000所;将社会办医纳入相关规划,到2020年,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张床位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让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的主体,到2020年,民办养老床位达7万张,占养老床位总数的70%。(记者王瑜)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