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推崇传承。记者日前从即墨古城片区规划建设指挥部了解到,始建于元代的即墨文庙,被毁于战火近百年后又重新 “复活”。 4月15日,即墨古城在孔子诞生地——曲阜尼山夫子洞,将圣土圣水恭请至即墨古城。随着今年上半年文庙的正式开庙,即墨古城也将重新担负起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传播任务。
从尼山取来圣土圣水
“从孔子诞生之地取来的圣土圣水,代表的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信仰。而即墨文庙的复建,也将成为传统文化的承载之地。”孔子后裔男儒生以特制盛具从尼山取来圣土,女儒生从夫子洞中取出圣水,身着古装的演员跳起古代风韵的祭祀舞蹈……15日,雨后尼山,静谧而神圣。上午9时许,伴随着庄重肃穆的雅乐,即墨古城恭请圣土圣水仪式开始。经棂星门,至大成门,祭祀毓圣侯,宣读奉礼祝文,祭拜后土祠,大成殿前行礼、宣读祭文,夫子洞中恭取圣水,尼山上恭取圣土,整个仪式庄严肃穆。随后,圣土圣水被迎至即墨古城。
“恭请尼山圣土圣水,旨在以孔子诞生地水土祭祀先师,藉此表达对孔圣人及其伟大思想的深深尊崇,续衍传统文脉,弘扬经国立训,继承儒学精髓,将儒家思想在即墨大地继续发扬光大。”即墨市副市长、即墨古城片区规划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宋宗军如是说。
宋宗军说,先哲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被后世誉为“万世师表”。即墨自古就有尊崇、供奉至圣先师的传统,元朝至正元年(1341年)始建文庙,毗邻学宫、考院、文昌阁、劳山书院,形成了完整的儒学文化建筑群,1929年却毁于战火。为延续历史文脉,即墨市在古城复建文庙,祈愿儒家思想在即墨薪火相传、文脉永继。
文庙今年上半年开庙
即墨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春秋战国时期为齐国名邑,秦代置县,隋朝建城。即墨古城自公元596年迁至现址,历经1400多年变迁,成为即墨历史文化演变重要见证,“青岛之源、文化聚落、时尚之都”区域文化承载地。即墨自古就有尊崇、供奉至圣先师的传统,即墨古城文庙开庙以后,将作为举办孔子祭祀典礼、成人礼、开笔礼等传统仪式的场所,将传承了几千年的儒学精髓继承和发扬起来,续衍中华民族“文明古国,礼义之邦”的辉煌与灿烂。即墨文庙复建始于2015年1月18日,竣工于2016年8月,将于今年上半年开庙。
名词解释:文庙
孔庙,又称文庙,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庙宇。唐代封孔子为文宣王,故称“文宣王庙”,并在各州、县立庙。明清时代,全国几乎各大小县城都建孔庙。即墨孔庙始建于元代,当时庙宇规模很小,到明朝嘉靖年间,即墨城倡导尊孔的各界名流,集资重修孔庙,重修后,占地面积约三亩。在庙前临街处,立一高六米、宽四米的石雕牌坊,牌坊横匾上“圣门”两个大字,为即墨人蓝田(蓝田十六岁中举,后中了进士,官至河南道御史,即墨当地流传有蓝田写“圣门”,省银三千两的故事)书写。明万历七年编著的《即墨志》中有关于孔庙祭器、乐器、乐章、礼仪等内容的记述。清朝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即墨城增修城楼,城内主要建筑群就有即墨县署和孔庙、城隍庙等处,可见当时孔庙的辉煌。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1月上旬,侵占青岛的德国军人闯入即墨县孔庙,将孔圣像四体破坏。1929年,文庙毁于战火。